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31.50KB ,
资源ID:459777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597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宁市2015届高三生物复习:1-16呼吸作用.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宁市2015届高三生物复习:1-16呼吸作用.doc

1、1-16呼吸作用1酵母菌被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溶液至蓝绿色(酸性较强时,BTB溶液变为蓝色)。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A1号试管可以去除或将1号试管中BTB溶液换成澄清石灰水B该装置无法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C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氧气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不利于发酵D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含氧气,应先将有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入鲜酵母,再加入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解析:1号试管起对比作用;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2号试管中的BTB溶液由蓝绿色变成黄色,无需其他补充装置

2、;80导致酵母菌死亡和发酵过程中酶变性失活;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才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前将葡萄糖溶液煮沸,会使氧气逸出,冷却后加酵母菌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加石蜡油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答案:D2、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含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B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若酵母菌

3、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解析: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不会引起液面变化;若进行了无氧呼吸,则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消耗的氧气,气体体积增大,液面上升。答案:C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分解成丙酮酸(糖酵解),同时产生H和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同时产生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

4、还原从空气中吸收进来的氧,生成水,同时产生了大量的ATP。从C6H12O6被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中18O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答案:D4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不产生CO2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解析: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及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因此不需氧的参与。答案:C5、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解析:红细

5、胞尽管携带氧气,但由于本身不含有线粒体(不含进行有氧呼吸的酶),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红细胞含有无氧呼吸的酶,能够进行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原料是葡萄糖,产物是乳酸和能量。考查红细胞的能量来源。答案:B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解析:A蛔虫生活于动物和人肠道内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易错选,因为红细胞运输O2,认为能有氧呼吸,但忽视红细胞没有氧化酶,只进行无氧呼吸。人在无氧呼吸时不产生CO2。答案:C7、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

6、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原相比,前者H的含量高一些,因此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也会更多。答案:D8、在种子、果实、蔬菜保鲜实践中,下列哪项措施是不合适的()A适当降低环境温度B降低环境氧气含量C形成无氧环境D消毒灭菌解析:若形成无氧环境,使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蔬菜腐烂。答案:C9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

7、O2的浓度比静止时高。实验过程: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mL蒸馏水,测定其pH。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min)、中度运动(步行2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min)后,立即分别向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运动状态安静中度运动剧烈运动实验前pH 6.16.16.1实验后pH 5.95.65.3请回答:(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_ _。(2)该实验的原理是_ _(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越大,_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 _,从而可以验证上述假设。(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_。人体糖

8、代谢产生CO2的细胞器是_。解析:该题的实验目的为:探究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自变量为运动强度,因变量为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通过改变“活动方式”来控制自变量,通过测定相关溶液的pH大小来检测因变量。pH越小,则呼出CO2越多。答案:(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的CO2的浓度增加(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同,通过测定水的pH的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3)运动强度pH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强,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增加(4)糖类、脂肪和蛋

9、白质线粒体10我国青藏高原农区大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BCO2浓度高C雨量充沛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解析:昼夜温差大,白天利于光合作用,而晚上呼吸作用较微弱,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答案:A11有氧呼吸中,产生大量ATP发生在()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时B产生CO2时C氢和氧结合生成水时D丙酮酸大量脱H时解析:ATP大量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答案:C1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是发生在细胞的()A细胞核里B细胞质基质里C线粒体里 D高尔基体里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14种子在缺氧条件下萌发,引起烂芽的原因是()A缺乏氧

10、气无法细胞呼吸B缺少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乳酸多而中毒D发生酒精中毒答案:D解析:种子在缺氧条件下,会因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15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同学认为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该同学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ATP溶液、蒸馏水等进行实验,并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原因。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1) 取锥形瓶等连接如图所示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锥形瓶中都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2)三套装置的2号

11、锥形瓶中,除都加入10mL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1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外,A装置还需加2mL蒸馏水;B装置加_;C装置加_。(3)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N2 5min,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装置持续通入N2,B装置_,C装置_。(4)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 h)。(5)请依据下列预期的石灰水是否浑浊的情况,填写相应的结论。A装置B装置C装置结论浑浊不浑浊浑浊_浑浊浑浊不浑浊_浑浊不浑浊不浑浊_浑浊浑浊浑浊_解析: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原因,实际上是两个

12、实验,即探究是否是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探究是否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前者的自变量为ATP的有无,后者的自变量为氧气的有无;前者的设置方法即在装置的2号瓶中一组加入ATP溶液,一组不加;后者的自变量设置是在装置的1号瓶中一组持续通入空气,另一组通入N2。因自变量有两个,可分三组实验,对照组是不加ATP液,通入N2。因变量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观察指标为石灰水变浑浊程度。答案:(2)2mLATP溶液2mL蒸馏水(3)持续通入N2持续通入空气(5)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制,不受氧气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受氧气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既受ATP抑制,又受氧气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既不受ATP抑制,也不受氧气抑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