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邻水实验学校高2018级2019年秋季第一学月月考政 治 试 题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 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2.下列是文化现象的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2017年3月,40多个城市收紧楼市政策,认房认贷蔓延至二线城市联台国教科文组织将南
2、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党的十九大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高潮A. B. C. D. 3.走进新时代,新词热词层出不穷,如“蓝瘦、香菇”“小目标”“洪荒之力”等网络用语。这些用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社会生活,这表明网络用语反映时代特色 新词、热词提升了我国文化实力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 新词、热词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A.B.C.D.4.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
3、、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A.B.C.D.5.作为近代思想史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梁启超关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言论成为当时治疗国民思想疾病的良药。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
4、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A. B. C. D.6.2017年9月,以“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的厦门金砖国家文化节,促进了民心相通、夯实了民意基础,奠定了金砖国家间经济政治交流和其它合作的人文基础。可见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有促进的一面文化已是经济、政治的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困素A.B.C.D.7.2016年12月10日,旨在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传承精工文化的中国工业遗产联盟正式成立,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制造强国,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刚性推进,更需要工业文化提供柔性支撑和精神动力。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5、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一定的文化能够给予经济重大影响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A. B. C. D.8.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和支持,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赢得普遍的祝福和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布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 9.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但“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它所讲的永远是
6、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文化交流必须增强以文化为基础的综合国力ABCD10.2017年9月,某市各中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校这样做的依据在于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11.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
7、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12.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A B C D13.2017年5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放的国家记忆一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5集
8、专题纪录片,激发了广大于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A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B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C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14.习近平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历久弥新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B.C.D.15.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
9、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新追求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D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16.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合家团圆。而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小孩子们翘首企盼圣诞老人的礼物。这一材料告诉我们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展示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
10、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 B. C. D. 17.中国的儒学文化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的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BCD18.在“入世十五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A.应
11、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19.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ABCD20.2017年5月25日,“山水 心境-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艺术演展”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集中展示了中国优秀传
12、统文化在当下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吸收他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引领主导世界文化潮流A B C D2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带着七分自豪、三分遗憾地感叹。但如果古典诗歌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 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加强文化交流,走向文化的统一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22.日前,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3集电视记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反响巨大。这体现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大众传媒推
13、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走出去”提升了我国综合竞争力ABCD2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为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BCD24.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14、的精神纽带 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ABCD25.从2017年9月份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由教育部直接编写),此次“部编本”教材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增幅高达80%;初中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对此某校学生议论纷纷,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古诗文可跨越时空显示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的精髓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可以领略到诗词的音韵之美学习古诗文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ABCD26.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
15、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这主要说明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A B C D27.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于2018新年之际首次举办“互联网+”艺术大展,通过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影像装置等,呈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华神话。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文化传递的手段发生变革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ABCD28.中宣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
16、指出,2018年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进校园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表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传统习俗的维承和发展表明传统文化是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财富A.B.C.D.29.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A.B.C.D.30.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
17、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这些集中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BCD邻水实验学校高2018级2019年秋季第一学月月考政 治 答 卷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
18、、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与生活”知识,分析专家建议所体现的道理。(10分)2.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既送温暖,又送志气、送信心,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贫困地区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做到“扶贫先扶志”;要认识到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强贫困家庭
19、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到“扶贫必扶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简要说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合理性。(10分)3.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与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至今依然流传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梨园戏。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梨园戏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泉州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梨园戏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
20、,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梨园戏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梨园戏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2分)4.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古村落都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的美好愿望.如今古村落在快速消失之中,依附于其上的文化也在迅速瓦解。有人对此“痛心疾首”,感叹“依依墟里烟”、老牛耕作的景象不再;也有人认为人类从农业文明步入工业文明再到现代的信息社会,
21、原有的粗放农业生产方式必然被淘汰,村落作为村民居住的载体也会自己消失,对待传统村落文化应该顺势而动,最好还是让村民选择他们的居住地、他们的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阐述对待传统村落文化的态度。(8分)选择题:15:ADAAA 610:BDBAB 1115:BCCCD1620:DADCC 2125:CBBBD 2630:BBABC问答题1.2.3.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走出去”过程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保持文化品牌的个性和特点,又要遵循文化共性与普遍规律,搭建中外文化沟
22、通的桥梁。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推动梨园戏“走出去”。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传播到海外,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4.(1)对待传统村落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村落文化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以及其寄托的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的美好愿望这些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反映传统粗放农业生产方式的要自觉加以改造.对待传统村落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待传统村落文化要顺势而动,不断革除陈旧、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村落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