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传宜疏不宜堵宋仁宗时期,为了缓解财政紧张,有人主张统一货币,废除铁钱,只允许官银在市场上流通,朝廷并未采纳,没想到这一消息像长了脚一样在全国风传,一时间,商家拒收铁钱,人心浮动,市场混乱。为了安定人心,辟除谣言,朝廷下令商家不收铁钱一律治罪,可收效不大,一些商家依旧采取观望的态度,干脆关门歇业。这天,在京城最大的一家绸缎铺贴出了一张告示:本铺代当朝宰相文彦博出售500匹丝绢,只收铁钱。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家看到当朝宰相将这么大笔家产代卖都只收铁钱, 心中立刻有了底: “原来铁钱不会作废。家里的铁钱不会变成一堆破铁! ”想到这些之后, 他们纷纷乐滋滋地回家,张罗买卖去了。谣言很快不攻自破, 铁钱又畅通无阻地流通起来,社会又恢复了稳定。事后,宋仁宗问文彦博是如何想到如此妙计的时, 文彦博回答说: “谣言如风,恐慌如水, 风借水势, 水助风行。当谣言四起的时候, 就像是奔腾咆哮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这时候, 采用行政干预, 就好比是用巨石堵洪水, 只能暂时缓解, 却不能在根本上起到作用。”说到这里,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继续说道: “既然堵不住, 只能靠疏通的办法了。我用自身的行动给大家吃了个定心丸, 让老百姓消除恐慌心理, 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谣传宜疏不宜堵,堵只能解决一时,疏方能解决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