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地理必修3 第四章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教学设计 第2课时一、课标分析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该标准的行为条件“以某发达地区为例”,是对高中地理课程基本要求的达成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达成基本要求。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理解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及问题,以及对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二是“了解”,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知道问题的对策措施。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旨在学习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问
2、题。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个案研究,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本节内容是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个案例,是对必修2工业区位及城市化知识的具体应用。本节教材内容分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二是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三、学情分析经过必修两个模块以及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分析案例的方法。因此可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引领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珠江三角洲的概况以及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特点、表现等。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基础不牢,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教学中要及时回顾已学知识,同时加强引导启
3、发,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和邻近县市城市化进程等乡土地理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识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及其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3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4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地图资料分析,总结总结珠三角地区的位置特点;通过归类对比分析,总结出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分析区域工业化发展主要特点及成因。3.通
4、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表现及“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城市化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3.强化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通过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关注国际经济环境的意识。五、教学重点导致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发展特点六、教学难点理解珠三角
5、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七、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先学后教,培养自学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形象。“读(看)-议-讲”结合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八、教学流程第2课时 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环节二:讲授新课四、问题与对策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脆弱性思考:为什么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具有脆弱性?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受外资的制约性很明显,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
6、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日显不足。珠江三角洲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市场腹地范围较小。学生通过读地形图来体会(教师出示课件)。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与长江三角洲相比)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的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同学讨论:思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A.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
7、市规模急剧膨胀。B.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严重滞后。C.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3)生态问题日趋严重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的酸雨中心之一。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水质性缺水:即水质受到污染,以致水不能使用,或使水生生物死亡。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地肥力下降。E.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3.采取的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思考:如何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2)构建大珠三角洲城市群思考:形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遍地开花,分散发展”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实施大珠三角经济圈(区),包括以香
8、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形成可以与境内外区域经济相竞争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它将拥有中国20%以上的GDP总量,和占有60%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出口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世界重量级的“成长大三角”。(3)加强规划与管理A.各城市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B.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一方面,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五、总结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珠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外资的推动下,得
9、以迅速发展。也正由于外资的作用,使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了一定的脆弱性。六、补充:泛珠三角的发展泛珠三角包括: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合作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建立共生共赢的经济体系。区域合作是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泛珠三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并且在不同体制框架下实现的区域组合,区域内互补性很强,加强合作将给区域内各个地区和城市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思维拓展
10、:活动P78(分小组讨论)环节三:课堂小结环节四:课堂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预计发改委在 2014 年 6 月出台首都经济圈规划。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北京市中心的中心功能需要做疏解,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一体化。材料二 首都经济圈区城图(1)据材料分析说明首都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首都经济圈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答案】(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利于破解“京津城市病”带来的不利问题,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
11、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整体生产协作能力,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首都的国际地位或知名度。(任答五点,得满分10分)(2)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历史较早,经济基础好;资金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丰富,科技发达;创新理念强;政策优势明显。(8分)【解析】试题分析:(1)城市圈的建设便于各城市产业分工、优势互补;缩小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各城市整体的生产能力;增强北京实力,北京作为首都的国际地位更加突出。便于分散北京的职能进而缓解大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天津、唐山、廊坊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2)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确定区位条件,从位置、历史基础、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条件来分析。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建设的意义和区位条件分析。板书设计一、工业化与城市化二、对外开发的前沿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四、问题与对策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脆弱性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难(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生态问题日趋严重3.采取的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2)构建大珠三角洲城市群(3)加强规划与管理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