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素养检测(三)(第三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9江苏单科)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解析】选D。由“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的需求,即宋代的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正确。题干的材料无法反映当时政府的收入来源,A错误。题干的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B错误。题干的材料无法反映政府对市镇经济的
2、积极扶持,C错误。【补偿训练】唐政府规定:市场上的商品分三等定价,每旬估价一次,每年八月商人都需要到官府校正度量衡;手工业者制造的器物要按官方规定,刻上姓名才可出售;纺织品要合乎质量和尺寸要求。材料说明唐代()A.用法规来维护市场秩序B.贸易受时间空间限制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低下D.国家垄断了商业经营【解析】选A。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政府对工商业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说明唐代用法规来维护市场秩序,因此A正确。B、C材料并未体现;D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活动被严格要求,说明私商仍然存在,国家并未垄断商业经营。故正确答案为A。2.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
3、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这表明()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手工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愈发细密C.政府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管控D.古代货币体系和信用关系发生变革【解析】选D。材料中的“禁用铜器”和“飞钱”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的货币体系发生了从金属货币到取钱凭证的变化,人民信任取钱凭证也说明了信用体系的变化,D正确。白银在明朝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发展,B错误;虽然材料中有政府“禁用铜器”,但题干主要表明的是货币的发展变化,C所述不是材料主旨,错误。3.(2019全国卷)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
4、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解析】选D。明中后期江浙一带是经济重心所在,民营手工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北方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D正确。大运河开通于明代以前,交通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革,A错。明朝土地制度并无重大调整,故B错。货币制度的变化与材料中反映的地区间经济的差异无必然关系,C错。4.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次英荷战争的影响B.圈地运动的
5、开展C.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D.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选D。图片数据反映了1500年到1700年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大量增加,当时欧洲列强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故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大量增加,故D正确;A、B与材料无关,故A、B错误;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5.16世纪中叶,英国商人采取了联合起来向外冒险的方式。他们建成了一些特许公司,即获得女王特许的、由大商人合股经营的大贸易公司,去垄断某一地区的市场。如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经营东方的贸易等。推动这一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打败
6、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解析】选D。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英国才不断地向外冒险,建成了一些特许公司进行侵略扩张,D符合题意,正确;16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尚未成为主流,A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时资本主义制度尚未确立,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方面的信息,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补偿训练】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主要说明()A.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内燃机的运用使得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C.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D.世界开始从孤
7、立走向一个整体【解析】选C。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世界贸易进一步发展,材料“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说明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故C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B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革新的原因;D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18世纪英国的商业,一些历史学家使用了诸如“商业革命”“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等字眼。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导致英国商业爆炸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完成的推动B.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解析】
8、选B。经过16世纪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荷兰以及18世纪打败法国,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殖民扩张成为国内商业爆炸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4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是17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D错误。【补偿训练】据统计,英国在1700年至1851年,制成品在进口商品中的比例从28.4%下降到4.9%,原料从45%上升到58.2%,1831年曾高达70.4%,食品从26.6%上升到36.9%。英国进口商品结构出现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A.工业革命开展带来的
9、客观影响B.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更多的原料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日益饱和D.圈地运动造成农业生产持续下降【解析】选A。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从1700年到1851年,英国原材料和食品进口比例上升,制成品进口比例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故选A;此时的英国已经渡过了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的阶段,故排除B、D;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的结论无从体现,故排除C。7.1879-1901年,美国工业部门的托拉斯发展到三百多个,一共兼并了五千多家企业。而在德国,盛行的是另一种形式卡特尔,它是由参加卡特尔的各个独立的企业签订协定组成。这些企业形式的出现(
10、)A.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调整B.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C.结束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D.推动西方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解析】选D。从材料“1879-1901年”“托拉斯发展”“德国,盛行的是另一种形式卡特尔”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国垄断组织不断发展,这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方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故D正确,B错误;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A错误;C说法错误,错在“结束”。8.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俄(联)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
11、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解析】选A。题目中的“追随理想的实验”指的是在落后的经济状态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实行余粮征集制、工商业国有化;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极其不满的情况下,局部地恢复了资本主义,属于“面对现实的实验”;斯大林执政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重新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建立集体农庄,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排斥市场价值规律,属于“回归理想的实验”,故A符合题意。9.下图是
1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当“滞胀时期”来临后,各国采取的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A.自由竞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D.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自由竞争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材料中滞胀时期不符,故A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罗斯福新政之后,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滞胀时期不符,故B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以后,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出现了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故C正确;“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
13、年代,与材料中滞胀时期不符,故D错误。10.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时任欧盟外长的特里谢说:“也许,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当中。”特里谢之意是()A.要重新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以美元为中心能防止金融危机爆发C.只有美国才能拯救世界金融D.全球经济需要重回纪律、重返秩序【解析】选D。根据材料“也许,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当中”可知体现的是全球经济需要重回纪律、重返秩序,D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现的是体系化和制度化,要重新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以美元为中心能防止金融危机爆发的说法错误,B排除;只有美国才能拯救世
14、界金融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C排除。11.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世界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从中可以推知()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C.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D.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选D。图示反映了初级产品比重不断减少,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体现了技术革命导致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故D正确。国际贸易比重的变化不能说明经济的不平衡,故A错误;图示没有涉及国际组织,故B错误;C反映了初级产品的变化,但没有体现制成品的变化,表述不全面,故C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1
15、2.(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引自美房龙著,马晗、治梅译房龙地理材料二荷兰、英国部分历史事件表国家事件荷兰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亚洲贸易17世纪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印度、美洲的贸易,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殖民扩张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
16、开“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的重大事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交往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发展的因素。(9分)【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开“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的重大事件是新航路开辟。关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经济交往的影响可以从世界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表格信息“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亚洲贸易”可归纳为殖民掠夺;“17世纪中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可归纳为殖民扩张;“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可归纳为殖民战争;“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可归纳为殖民贸易。答案:(1)事件:
17、新航路开辟。影响:推进了世界性的贸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因素:殖民扩张;殖民掠夺;殖民战争;殖民贸易。1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944年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组织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材料二关贸总协
18、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一个准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大原因。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成立的历史背景。(1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局限性。(12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国际货币组织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集团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
19、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可以概括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成立的历史背景。第(2)题从材料“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至今仍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局限性。答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金融领域处于混乱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或美国实力空前强大);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局限性: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协定;协定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它必将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备选习题】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
20、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选B。A的重心体现在了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这与题干主旨不符,且结合中国古代绘画的相关知识可知,明代以前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已出现了动物类题材;从题干可以看出,朝臣用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来解释朝贡的奇珍异兽,“麒麟”体现了中国文化观念,就是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B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时期为防止东南沿海一带百姓与倭寇相勾结,继续实行海禁政策,故C说法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的结论,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