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B)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C)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解析:第1题,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则人类可用资源增多,则“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A不对;地球
2、上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则使资源的使用量增多,“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B对;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则会使人类可用资源增多,则“地球生态超载日”应该推后,C不对;图示时间段,经济呈上升趋势,D不符合实际。故选B。第2题,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不但无法使人类使用资源的量减少,还可能加大资源的消耗,不会推后生态超载日,A、D不对;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资源量得出的一个估算值,人口合理容量并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不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使生态超载日推后,C对。故选C。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34题。 项目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
3、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3.青海、西藏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C)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4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A)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自然灾害的增多A BC D解析:第3题,根据表格中的数值和所学知识判断,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地势高、气候寒冷,A是;生态环境脆弱,B是;青海、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缺乏,C不是;生物资源少,D
4、是。故C不是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选C。第4题,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与消费水平成反比。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正确。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扩大环境人口容量,不合题意。故选A。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
5、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A和 B和C和 D和6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C)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等值线,四地人口潜力最大的是,潜力指数大于450。最小的是,潜力指数取值范围为100150。取值范围是400450,取值范围为150200。A对,B、C、D错。故选A。第6题,图中各地人口潜力从东向西先减小,后增大,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是不断递减,A错误;地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冷湿,没有优势,B错误;地降水少,人口潜力主要限制
6、性因素是水资源,C正确;地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科技发达,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D错误。故选C。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78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7.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C)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镇化
7、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镇化水平越高D城镇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8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D)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第7题,通过表中四省数据比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之间无正负关系,水资源压力大小和当地水资源总量和人口多少有关;城镇化水平高低与人口对耕地压力大小无正负关系,耕地资源压力大小和当地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口多少有关;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之间无正负关系;故A、B、D项错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水平越高,第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C项正确。第8题,通过图中四省比较,青海省经济水平低,教育、科技落后,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差;河南水资源压力最大,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差;浙江耕地压力最大,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差;黑龙江地广人稀,耕地压力最小,所以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20122017年常住人口总数的变化,据推算该城镇让人幸福生活的人口总数需控制在2 450万人以内。据此完成910题。92 450万人属于该城镇的(C)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自净力1020162017年,该城镇(A)
9、A常住人口数下降 B出生率上升C死亡率下降 D人口迁出减少解析:第9题,从材料中得知,推算该城镇让人幸福生活的人口总数需控制在2 450万人以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通俗地说就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环境自净能力指的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
10、为无害物的能力。对照定义,故本题选择C。第10题,读图可知,常住人口从2 425万减少到2 415万,A对;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出多少无法从图中得出,故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1112题。测算方法适宜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34511.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D)A311345 B207344C227338 D20733812
11、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不正确的是(A)A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镇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解析:第11题,根据木桶理论中的“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故选D。第12题,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因此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会降低人口容量,A错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的措施有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超过最大人口容量,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12、:下表分别表示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与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人均耕地 人均森林面积 人均淡水 1 000平方米1 000平方米2 000立方米/年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面积耕地森林面积年径流总量(有效)6 200万22万平方千米8万平方千米7.5万平方千米5 105亿立方米材料二:该地区现有人口6 200万,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 000万。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将减少8 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1)20年后,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在科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
13、最大的资源是耕地。(8分)(2)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资源是淡水资源。有人认为未来20年内此种资源的质量可能会大大提高,试分析说明其理由和今后在利用这种资源中应注意的问题。(12分)答案:理由:因为该地区未来将退耕还林、还湖,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会使淡水资源的质量提高;治理污染力度可能会加大,水质也会提高。应注意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解析:(1)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总量/人口数。20年后,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为800平方米。由材料中提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湖使现有耕地减少,并与该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其他最低人均消费量相比,由此确定影响未来该地区环
14、境人口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是耕地。(2)根据各资源现有人均资源量及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的比较再结合当地的生态建设对各资源的影响,可推知对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利用要注意节约、保护水质、季节调配等。1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6分)(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7分)(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
15、32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13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7分)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3)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解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