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6 ,大小:1.29MB ,
资源ID:4561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5611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

2、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B、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B正确;C、细胞学说中没有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错误;D、据分析中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C。2. 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 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这些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C.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 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细菌等,并命名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

3、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命名者;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A正确;B、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这些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B正确;C、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动

4、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既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正确;D、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细菌等,但命名细胞的为罗伯特虎克,D错误。故选D。3. 下列哪一组可解释细胞的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 )A. 相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分化B. 相同的生理功能,细胞增殖C. 相同的化合物组成,细胞分化D. 相同的元素组成,细胞增殖【答案】A【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细胞按照有无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说明细胞的差异性,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这又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详解】

5、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产生多种不同的细胞,这形成细胞的多样性。故选A。4. 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B.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C.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D.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是通过促进细胞代谢而实现调节的【答案】D【解析】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A项正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B项正确

6、;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C项正确;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不一定促进细胞代谢,D项错误。5.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某草原上的一头荷斯坦奶牛 某草原上的全部牛类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 荷斯坦奶牛的红细胞荷斯坦奶牛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整片草原某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荷斯坦奶牛的心脏荷斯坦奶牛的血液 荷斯坦奶牛的循环系统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

7、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某草原上的一头荷斯坦奶牛属于个体层次;某草原上的全部牛类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而是位于种群和群落之间;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属于种群层次;荷斯坦奶牛的红细胞属于细胞层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整片草原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某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荷斯坦奶牛的心脏属于器官层次;荷斯坦奶牛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 荷斯坦奶牛的循环系统属于系统层次。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

8、确层次的是,D正确,故选D。6.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B. b中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 a中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D. 图中所有生物都能独立代谢和增殖【答案】A【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其中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

9、生物。【详解】A、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A正确;B、b中烟草花叶病毒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C、a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增殖必须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错误。故选A。【点睛】7. 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生物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B.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10、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略【详解】A、植物不具有系统层次,A错误;B、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蛋白质和核酸属于任何层次,B错误;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C错误;D、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均能完成相关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层次,D正确。故选D。8. 下列图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组合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C. 若丙是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

11、来的10倍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表示的是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小于;表示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距标本的距离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详解】A、丙的放大倍数大于乙,所以应该选择的组合是,A错误;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D、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

12、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正确。故选D。9. 某营寄生生活的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该链球菌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化C. 该链球菌细胞内线粒体数量较多,导致其能在人体内快速繁殖D. 该链球菌依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菌都是形体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其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详解】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故该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因

13、此,该链球菌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化,B正确;C、细菌细胞没有线粒体,细菌的繁殖方式为二分裂,繁殖迅速,所以,该链球菌能在人体内快速繁殖,C错误;D、细菌细胞内含有核糖体,因此,该链球菌依靠自身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B。10.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该菌体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 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

14、 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D. 该菌是光能自养型,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答案】C【解析】【分析】该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15、;B、该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错误;C、该菌体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能够争夺阳光,可见该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C正确;D、该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C。11. 如图分别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这两种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细胞都可能含有光合膜B. 两者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C. 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两者的染色质结构D. 遗传信息分别贮存在RNA和DNA上【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其中蓝藻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衣藻细胞含

16、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详解】A、两种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可能含有光合膜,A正确;B、两者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C错误;D、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两者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上,D错误。故选A。12. 自然界中存在千千万万的生物,组成这些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些差别。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存在遗传物质B. 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 颤蓝细菌和衣藻细胞均具有细胞壁D. 蓝细菌细胞

17、内没有叶绿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正确;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C、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的一种,衣藻属于低等的藻类植物,二者细胞均具有细胞壁,C正确;D、蓝细菌为原核细胞,体内没有叶绿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正确。故选B。13. 下列有关检测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需要用 75%乙醇

18、洗去多余的苏丹 III 染液B. 花生子叶经苏丹染液染色后,镜检可观察到橙黄色的脂肪颗粒C. 不是所有的糖都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D. 蛋白质变性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仍然可以显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需要用50%酒精洗去多余的

19、苏丹染液,A错误;B、脂肪小颗粒+苏丹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花生子叶中含有脂肪,经苏丹染液染色后,镜检可观察到橙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C、本尼迪特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非还原糖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C正确;D、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还存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仍然可以显紫色,D正确。故选A。14. 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某研究小组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所有操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然后从甲中取出样液放入试管A1、A2 (均2mL),从乙中也取出样液放入试

20、管B1、B2 (均2mL),在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 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D. 以上结果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

21、)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因此A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成还原糖,A1不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但A2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蒸馏水不能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因此B1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但B2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故选B。15. 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大豆种子萌发至幼苗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纵轴)变化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

22、谢越旺盛。【详解】种子在萌发之前,处于休眠状态,代谢很弱,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小;种子在萌发之后,自由水逐渐增多,代谢旺盛,至发育成幼苗,自由水含量趋于稳定,所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断增大,最终达到一个稳定水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 为验证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将大豆幼苗放在相应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列与实验设计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必须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液为溶有适量铁离子的蒸馏水B. 为保证根系对铁离子的吸收,应尽量提高培养液中铁离子的浓度C. 实验过程中需定期补充培养液,定期通入空气增加培养液

23、中的溶解氧D. 如果缺铁一组出现了叶片变黄的现象,说明铁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实验验证“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则自变量是否含有铁离子,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对照实验的设计:取材编号;分别作不同的处理;观察实验结果。详解】A、本实验自变量为铁离子的有无,且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对照组的培养液为溶有适量铁离子的营养液,A错误;B、铁离子浓度过大会对植物造成损伤,故培养液中铁离子的浓度应适宜,B错误;C、为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实验过程中需定期补充培养液,定期通入空气增加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正确;D、

24、如果缺铁一组出现了叶片变黄的现象,则还需添加补充实验,即在缺铁组加入铁元素,若叶片重新变绿,可说明铁元素缺乏是叶片变黄的原因,D错误。故选C。17. 下列关于脂肪和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B. 脂肪分子中氢含量低于糖类,氧含量高于糖类C. 不同脂质的分子结构差异不大,通常都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D. 在一定条件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植物中的纤维素属于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脂质分

25、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中的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详解】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则室温时呈固态,A错误;B、脂肪分子中氢含量高于糖类,氧含量低于糖类,故同质量的脂肪和糖氧化分解,脂肪消耗氧多,B错误:C、不同脂质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C错误;D、在一定条件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故选D。18. 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与耗氧量如表所示:营养物质

26、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kJ/g)耗氧量(dL/g)糖类1717083蛋白质23518095脂肪398398203根据表中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A.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唯一能源物质B. 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所含元素的相对含量不同有关C. 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有差异可能是因为产物不完全相同D. 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与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成分,多糖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纤维素

27、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详解】A、分析表格内容,无法得出“糖类是生命活动的唯一能源物质”,A正确;B、氧气的作用是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释放能量,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糖类、脂肪、蛋白质耗氧量不同释放的能量不同,由此推测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比例不同有关,B错误;C、蛋白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多,体内分解释放的能力少,原因是体内蛋白质是不完全分解,其中含氮的部分形成的化合物含有能量,C错误;D、表格中数据看出,同样是1g的有机物,脂肪消耗的氧气最多,释放的能量也最多,因此脂肪贮存能量最多,D错误。选A。19.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

28、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结冰和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不变B. 在解冻以后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C. 巯基(SH)一定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D. 抗冻植物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的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1、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会脱氢导致分子量改变。2、氢键是电负性原子和与另一个电负性原子共价结合的氢原子间形成的键,其断裂没有分子量的改变。【详解】A、结冰时蛋白质中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小,A

29、错误;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由题干“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可知解冻后的蛋白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其功能也可能发生异常,B正确;C、巯基(SH)一定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C正确;D、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正确。故选A。20. 枯草芽孢杆菌会分泌一种生物表面活性素,该物质在化妆品、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各氨基酸残基用3个字母缩写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由4种氨基酸组成,含有8个肽键B.

30、 不同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C. 该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决定该物质的生物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详解】A、据图可知:该物质由Asp、Leu、Glu、Val4种氨基酸组成,连接两个相邻氨基酸的为肽键,据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6个肽键,A错误;B、不同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B正确;C、该物质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正确;D、氨基酸的结构可决定其生物功能,其结构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31、等决定,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决定该物质的生物功能,D正确。故选A。21. 在医疗实践中,器官移植是拯救某些患者的重要方法。但是,无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往往很难成活,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成活的概率较大。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其原因是( )A. 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完全不同B. 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完全相同C. 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完全不同D. 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相差较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可能相同,A错误;B、有血缘关

32、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不完全相同,B错误;C、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有的相同,C错误;D、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控制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基因相同的概率大,所以相差很小,D正确。故选D。22. 2019年底,某市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病例。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其进入人体肺部细胞后,会被效应T细胞识别,进而引起肺部细胞死亡。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基本单位共有8种B.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肺部细胞引起的肺部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 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人体细胞进行增殖,但其与人的遗传物质

33、不同D.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能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顺序【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组成RNA的单体有4种。【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组成RNA的单体有4种,不是8种,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肺部细胞后,会被效应T细胞识别,进而引起肺部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人体细胞进行增殖,其遗传物质是RNA,与人的遗传物质DNA不同,C

34、正确;D、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来编码,因此,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能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顺序,D错误。故选C。23. 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DNA,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A. 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B. 蔗糖、氨基酸、核酸C. 葡萄糖、氨基酸、核酸D. 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淀粉是由单糖聚合而成的多糖,所以其组成单位是单糖(葡糖糖);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所以淀粉酶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详解】A.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类,而

35、脱氧核苷酸是DNA的组成单位,A错误;B.蔗糖是二糖,不是多糖的基本单位;核酸包括DNA和RNA是大分子物质, B错误;C.核酸是大分子物质,包括DNA和RNA,不是单体,C错误;D.淀粉、淀粉酶、DNA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D。24.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在细胞中有三种,都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B. 人体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其排列顺序决定了 C中c的种类和排列C. 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A、B、C均不同,A的多样性决定C的多样性D. 单体a、b、c在形

36、成A、B、C化合物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中ABC可知,A是DNA,B是信使RNA,C是蛋白质;单体a表示脱氧核苷酸,单体b表示核糖核苷酸,单体c表示氨基酸;元素X表示N、P,元素Y表示N。【详解】A、B表示RNA,细胞中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RNA有三种,mRNA、tRNA和rRNA,A正确;B、单体a为脱氧核苷酸,人体中的脱氧核苷酸根据所含碱基(A、T、G、C)的不同分为4种,其排列顺序决定了 C蛋白质中c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B正确;C、同一生物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不断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因此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都含有相同的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和蛋白质

37、不完全相同,C错误;D、合成大分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单体a、b、c在形成A、B、C化合物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25. 向鱼镖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鱼瞟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瞟重量不再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B. 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外界的水分子不再进入鱼鳔C. 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D. 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减慢【答案】B【解析】【分析】鱼鳔属于半透

38、膜,能够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进出鱼鳔,随着水分的不断进入,鱼鳔内的蔗糖浓度不断下降,而鱼鳔外的蔗糖浓度不断上升,当鱼鳔内、外蔗糖溶液浓度达到相等时,水分进出达到平衡,此时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详解】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相对浓度高,因而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导致鱼鳔重量增加,A正确;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说明水分子进、出鱼鳔的量相等,B错误;C、由分析可知,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或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外部,C正确;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则鱼鳔外溶液中溶质分子数增多,水分子数目

39、相对减少,因此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减慢,D正确。故选B。26. 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表所示。下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装置编号甲乙丙半透膜面积SS/2S蔗糖溶液体积TT2TA. 1丙;2甲;3乙B. 1乙;2甲;3丙C. 1甲;2乙;3丙D. 1丙;2乙;3甲【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表分析,漏斗内液面高度变化快慢与水分的渗

40、透速率有关,但高度大小最终取决于水分渗透总量,而水分渗透总量和蔗糖溶液的量呈正相关。丙的半透膜面积为S,水分渗透速率较快,蔗糖溶液体积为2T,水分的渗透总量最大,因此最终漏斗液面高度最高;而甲和乙蔗糖溶液的体积都为T,最终水分渗透总量一样,所以漏斗液面高度最终一样,但甲的半透膜面积为S,是乙的2倍,因此刚开始一段时间水分渗透速率较快,液面高度上升较乙快,最终是一样【详解】结合图与表分析如下:由于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甲、乙装置的蔗糖溶液体积相同,甲装置半透膜的面积是乙装置半透膜的面积的2倍,故相对乙装置而言,甲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数量较多,导致

41、液面上升速度较快,但由于两装置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体积相同,最终漏斗颈的液面高度持平,则甲对应曲线2,乙对应曲线3;甲和丙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但丙装置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体积是甲装置的2倍,故相对甲装置而言,丙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数量较多,导致液面上升速度较快,但因丙装置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体积较多,漏斗颈的液面高度最终比甲装置高,则丙对应曲线1,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27. 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第2分钟前甲溶液中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B.

42、 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 第6分钟时甲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 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溶液中的液泡直径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发生自动质壁分离复原,说明甲物质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乙溶液中的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只发生质壁分离,说明乙物质不能进入细胞液。【详解】A、第2分钟前乙溶液中液泡直径降得更快,细胞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A错误;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是否已经死亡无法确定,B错误;C、第6分钟时甲溶液中细胞在质壁分离复原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正确;D、由分析可知:甲、乙两种溶液溶

43、质种类不同,溶液浓度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C。28.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叶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已知实验过程中蔗糖分子不进出该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单向移动的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吸水: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活动叫做渗透吸水。渗透吸水:渗透作

44、用,即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的浓度变小,说明甲吸水,即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丙失水,则丙的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2细胞膜、4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

45、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b中的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平衡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大于、等于或小于三种可能。(4)由于萝卜条A的重量变化大于萝卜条B,所以萝卜条A细胞液浓度大于萝卜条B细胞液浓度.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吸水,其细胞液浓度降低;观察萝卜条A的体积变化,长度越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越大,则甲戊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乙丁甲戊丙;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吸水,其细胞液浓度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结

46、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4. 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状态),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双层的原因是:_。(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

47、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右侧液面;如果此时用图乙的蛋白质替换蛋白质,再进行试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右侧液面。(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性。(5)图丁中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_结合,其本质成分是_,图示过程最能体现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答案】 (1). 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2). 载体蛋白 (3). 葡萄糖和乳酸 (4).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能量,而红细胞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 (5)

48、. 等于 (6). 低于 (7). 等于 (8). 一定的流动 (9). 受体 (10). 蛋白质 (11). 信息交流【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乙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丙代表渗透作用的装置,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详解】(1)磷脂分子有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因此在水中成两层排列。(2)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仍然产生能量

49、,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3)A侧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1mol/L的乳酸溶液,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图乙中的蛋白质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葡萄糖向B侧运输,导致A侧溶液浓度下降,B侧溶液浓度上升,则水分从左侧运输到右侧,则左侧液面将低于右侧液面。如果用图乙的蛋白质替换蛋白质,(是运输乳酸的载体),再进行试验,乳酸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由于缺少能量,因此乳酸不能从B向A运输,则两侧溶液浓度相同,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4)人工膜包裹大分子后,容易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信号分子需要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传递信息,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该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异同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渗透作用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