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一 东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测)(满分60分,30分钟完成)班级_姓名_总分_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从前门进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合法程序恢复联合国合法 “从后门接纳”是指保留台湾的中华民国的席位,制造“一台一中”的阴谋,故B符合题
2、意。A、C、D皆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2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小平同志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A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转变,坚定了世界大战在较长时间内打不起来的重要判断。正是依据这一思想,中国政府才作出了裁军一百万的重大决策,目的是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C三项都不是主要目的;D说法错误。故答案
3、选B。3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提到:“由于在安全上依赖它强大的盟国,日本在政治上受到了掣肘。那个强大的盟国恰恰是全球安全的主要维护者又是日本在经济上的主要对手。”下列能够支持该观点的有( )二战结束后,日本采取低姿态,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美之间贸易摩擦比较频繁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冷战结束后,日本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既依赖美国又受制于美国,这一现象发生的时间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以排除
4、项。故选D项。4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A欧共体 B欧盟 C不结盟运动 D日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还有一个部分”应该指的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从此,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了一支由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故选C项。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表述:经过二次世
5、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欧洲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冷战的重点是在欧洲,欧洲同时受到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丧失了独立性。所以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故选C。6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
6、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这说明( )A西欧一体化步伐加快程度加深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力局面 C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局面加剧 D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积极展开成效显著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提取材料信息“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不能孤立的反面就是联合。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体现了联合,两极格局下英国要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故A项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7阅读下列材料:极端全球主义者新在何处突出特征国家政府的权力历史轨迹总的观点全球时代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衰落或者削弱全球文明民族国家的终结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
7、义者(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C. “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认识图表核心信息,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题干图表关于“极端全球主义者”的系列描述,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即体现“传统的民族国家的不可存在性”,即符合题干“极端全球主义者”。其余ACD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图表主旨,以及题干要求不相一
8、致,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8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B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C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D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法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材料体现不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C项说法与题文无关,可以排除。题文中体现不出D项说法,可以排除。B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B。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
9、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 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基于此,西欧国家( )A积极推行民主改革 B与苏联展开激烈竞争C走上联合自强之路 D努力抢占新的殖民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考查西欧国家为了不受制于美国而不断地走向了联合自强之路,二战后西欧的衰弱是必然的,但是团结起来就是力量,所以基于此,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之路。 10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
10、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 )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 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形成原因的认识。从材料信息“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20世纪50年代”“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等,可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冷战,但题中问的是这种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即这种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A项是原因,B、C两项是表现,D项表述错误。11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
11、共识是( )(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法德两国的和解是在美苏两国冷战的背景下发生的,这说明欧洲的联合是在冷战的两极格局下谋求生存的结果,答案选C,A B D三项不能准确概括欧洲联合的时代背景和目的。12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12、)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原子弹研制成功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力量,从而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有力的冲击,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B符合题意。13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
13、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B它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C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D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成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主张“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主张反对不结盟、非集团;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故选B。A、D说法错误。C项是对欧洲联合的表述。14
14、“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
15、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说明此时的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的力量。故选D。151974年6月,在美国的一再倡议下,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新大西洋宪章”的“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是在西欧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上升的背景下发表的B美国力图通过此“宣言”,将西欧绑在“美苏冷战”的战车上C发表此“宣言”的实质目的是要维护美国“一超多强”的超级大国地位D“宣言”发表后,美国成功的遏制了西欧经济的崛起【答案】A【解析】
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二战后西欧各国加强了合作,成立了欧共体,其实力不断上升,这使美国调整了与西欧国家的关系。所以A正确;B不符合史实;C一超多强出现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与题干时间不符;D表述错误,没有成功遏制。二、材料题16(15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中心在不断发生变动;影响成为世界中心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美斯塔夫里阿诺
17、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现在大家有机会探讨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崛起的影响。英国剑桥大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复兴之路(1)结合所知识,指出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概括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中国在经济领域中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9分)【答案】(1)美国的扶持(或马歇尔计划);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
18、951年六国欧洲煤钢联营成立,走上联合发展的道路;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答出任意3个即可得6分)(2)表现:五十年代早期: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答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张也可得分)(5分)七十年代后期: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4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西欧要从战后美国扶持、世界体系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政策调整等方面归结。影响主要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上分析。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0年代早期中国在工业化建设方面的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方针。五十年代早期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诚招驻站老师,联系QQ235539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