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区域的主要特征1,2,3,7,8,13(1)区域空间结构10,12,13(2)(4)区域产业结构4,5,6,9,11,13(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答案A解析B、C、D三项所表述的仅仅是区域的某种类型,不是区域的概念。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明确的
2、边界明确的区域特征一定的政治地位A B C D答案C解析有些区域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并不具有政治地位,故和错误。3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其分别是()A相对一致差异 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C差异整体 D地带非地带性答案A解析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读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14年)图,回答46题。4图中A、B为中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A8.12.3 B8.11.3C10.11.3 D9.11.3答案D解析用百分之百分别减去两国其他两产业的百分比。5.中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太
3、大 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 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答案C解析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有47.8%,远低于美国的78.0%。6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答案A解析产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表现,产业结构也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能力提升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79题。7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答案B解析甲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4、;乙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乙两区域相比,甲区域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8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答案A解析乙区域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沃的水稻土。乙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耕地分布较为分散。9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发展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变化,示意该区
5、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据图完成1011题。10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图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Aacb BbacCbca Dcab答案B解析a、b、c三幅图中,c图中城市数量最多,交通线最稠密,经济水平应最高;b图中城市数量最少,交通线最稀疏,经济水平应最低。因此三图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bac,故B项正确。11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是()Aa、b、c Ba、b、cCa、b、c Da、b、c答案C解析区域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应越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结合上题可知,对应关系应为a、b、c。故C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
6、8分)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1)在表示的地理事物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4分)(2)从总体上看,区域和区域有何区别和联系?(12分)(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的原动力。(12分)答案(1)(2)区别:区域乡村地域的范围远大于区域城镇地域;乡村地域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主要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同时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3)天津市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发展中期,
7、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解析第(1)题,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城市表现为点状。第(2)题,区域为乡村地域、区域为城镇地域,二者的区别主要从地域范围和主要产业活动两个方面归纳;二者的联系主要从相互影响的角度思考。第(3)题,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下表为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表。项目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197937.020.542.519856.741.951.420001.250.548.
8、320150.0341.1758.80材料二截至2016年10月28日,深圳地铁共有8条线路、198座车站、运营线路总长285千米,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居中国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排名世界第9位。(1)改革开放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那时的区域特征是_。(4分)A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B对区域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强C区域的集聚作用加强D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2)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它的扩容表明深圳的区域空间结构范围扩大,试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10分)(3)结合材料一,分析深圳多年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8分)(4)阅读材料二,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城市发
9、展的角度看,深圳目前的空间结构特点是什么?(6分)答案(1)A(2)社会经济活动密度加大;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联系日益密切。(3)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三、一、二”格局逐步转化为目前的“三、二、一”格局。(4)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说明其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第(2)题,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后,凭借其区位和政策优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的集聚作用明显,城市地域迅速扩大。第(3)题,结合深圳的产业结构变化表分析即可。第(4)题,材料二中,指出深圳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居中国第4位,排名世界第9位。说明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