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答司马谏议书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共 2 课时第 1、2 课时备课日期: 2022 年 2 月 21 日 星期 一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明快简洁的文风,学习运用演绎推理、假设论证说理的方法。2、理解王安石批驳“致怨”之名所展现的改革家不计得失、一往无前的情怀,感悟宋代文人“心怀天下” “和而不同”的君子风范。教学重难点:1、体会该文说理严谨,立足气盛的行文风格,把握其主要观点2、学习其思虑周祥的说理艺术 学 习 过 程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芜湖市第一中学 徐艳授课思路:导入(士人的济世思想)、写作背景、辩驳方法、文本语言导入:古代优秀的士人,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
2、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变法改革,以期有补于世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代谏臣魏征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谏太宗十思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改革名臣王安石据理辩争、 剖白心迹的书信答司马谏议书环节一:知写作背景,解回信缘由(1)简介“王安石变法”历史背景明确:宋朝立国之时,就有冗官冗吏、冗军冗费的病症。宋仁宗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动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对社会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为王安石的变法打下了一定基础。王安石自幼随父辗转南北,历见民间疾苦,任官越久越觉得北宋政治制度的腐败;1058年,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指出王朝危机,提出改革要求和方法,后受到同僚的推许,
3、其中就包括司马光。宋神宗即位,希冀扫除贫弱,启用王安石进行改革。(2)概述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改革的几项问题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就给他写了第一封信与王介甫书,委婉道出其弊端。在这封信中司马光所批评的问题有哪些?明确:a、执政以来,不孚众望,致使天下怨谤;b、小人当道,下情未达,民不聊生;c、用心太过, 自信太厚;d、背弃儒学宗旨中庸之道;e、搜刮民脂民膏以理财。(3)解读王安石郑重回复司马光的原因面对司马光的第一次批评,王安石只是“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为什么这次却写下答司马谏议书“具道所以”郑重地回信呢?a、司马光曾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在第一封信与王介甫书之后,又写了
4、与王介甫第二书,出于“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的原因,王安石写下答司马谏议书予以回复。b、熙宁变法时,新旧两派的政治斗争在朝廷上下引人注目,文题中,王安石称呼司马光为司马谏议,侧重强调其谏议大夫的身份,说明二人的书信往来并非私人 的,而是带有半公开的性质。双方在论战辩难时都全力以赴,期冀说服对方,所以王安石的回信是慎重细致的。环节二:明批判靶子,析辩驳方法(1)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用3400余字委婉批评了王安石改革中的问题,但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仅用一句话就全部概括清楚。 找出来读一读。明确:王安石用“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一句话概括出五个问题
5、。(2)默读第23段,分小组讨论:针对司马光的批评,王安石采用什么说理方法辩驳的?明确:王安石采用演绎推理的方式。首先立名实,确定辩驳的理论根据。以“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高屋建瓴地提出儒者公认的理论论据,这是大前提。然后,循名核实,逐条反驳名不副实,即小前提不符合大前提的要求。最后得出结论 “天下之理未得”,指出对方的批驳都是毫无根据,难以服人的。补充:演绎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立名实循名核实得出结论(3)王安石对概括出的五个“名”的问题, 是如何以“实”进行逐一反驳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再做分析。名实侵官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
6、有司生事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征利为天下理财拒谏辟邪说,难壬人致怨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a、驳“侵官”:“受”“议”“授”三个动词,说明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都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b、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依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表明变法改革是“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的好事。c、驳“征利”:“为天下理财”明确了“征利”的对象,“为天下”的根本出发点是正确的,“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了。d、驳“拒谏”:拒绝正确的批评才叫拒谏。“辟邪说,难壬人”是批
7、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符合“拒谏”之说。e、驳“致怨”:“固前知其如此也” 一语带过,“固”意为“本来”,充分表达了面对改革的阻力和怨恨早有心理准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又指出士大夫“多媚众”,那么改革者“以寡敌众”,怨诽之多自然也不稀奇。后又举“盘庚迁都”为例,表明自己度义后动,不为士大夫之怨而改其度。环节三:品文本语言,悟先驱品格(1)王安石在批驳过程中主次分明,仅用了四句话批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名,为什么单独用一个自然段来辩驳“致怨”罪名?明确:“致怨”罪名是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提出的第一个罪名。相对于其他四种罪名主观性更强,“致怨”是改革的结果,凡是改
8、革必会遇到敌对面的反对,但并不意味着改革或政策的错误,但是司马光却将“致天下怨谤”作为改革的问题。儒家讲求“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不重点对该问题进行批驳,作为少数派改革者的王安石等人就难以前行。这也充分体现了王安石身为改革者即使孤独寂寞、不被理解,仍要不计得失、坚持己见、一往无前的“先驱精神”。(2)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王安石改革者先驱精神和凌厉气势的语句,读一读并做阐释。明确:a、“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段文字中四个“不为”连用,构成排比。“不为”,即“不算是,不算作”,构成表
9、否定的判断句。排比句和表否定判断句连用,既明确了己方观点,驳斥了对方观点,又增强了气势。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这句话中“何为不”意为“为什么不”,表反问。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此处用反问句既表明“敌众我寡”的现实境遇,点明致怨之广的缘由,又表达了对“不恤国事、同俗媚众”却“气势汹汹”的士大夫的强烈谴责。(3)作为一封书信,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等段落中的谦敬词用得委婉、得体,找出来体会其 表达效果。a、谦词:“某某”“区区”常用 在书信或对话中,表示谦称,相当于“我”。 “窃以为
10、”是谦虚表达观点的方式。“见察”“见恕”“见教”,见+动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b、敬词:古人在书信中,表达对平辈或长辈的礼貌和尊敬。司马光,字君实。王安石在文中5次以“君实”称呼司马光。“蒙”意为承蒙。文中出现3处“蒙”。“上报”即回复您。这些谦敬词体现出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朋友之义与敬重之心。(4)在这封书信中,王安石既对司马光谦敬有礼、敬重有加,又犀利地批驳对方,隐晦地指责司马光是“壬人”“邪说”。他们究竟是敌是友?示例1:是敌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于改革政见不合,文章第一段就点明了。即“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文中注释“每”意为“常常”,“所操之术”意为“所持
11、的政治主”,“不合”和“多异”更是明确表明二人是政敌关系。示例2:是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谈到“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这表达了自己虽然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是却依然仰慕对方。“光昔从介甫游,介甫于著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表明二人曾经关系密切,了解对方的爱好。文中还多次称赞王安石为“大贤”,发自内心钦佩对方的才华。在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一文中作者讲述了 “司马光与吕晦相遇,吕晦告知欲弹劾王安石,司马光惊愕地问:王介甫素有学行,命下之日,众皆喜于得人,奈何论之?”。这也表明了司马光对王安石才华的充分肯定。教师补充:王安石与司马光可谓亦敌亦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写道:“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可见,二人政见虽不同,但本心相同,都具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高度责任感与“和而不同”的君子风度。结语: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圣人先贤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志士情怀。 他们用言行告诉我们君子之交并非总是寻求一致的见解,只要有利于国家、集体,即使意见不同,亦可赤诚相见,沟通思想。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磊落人格,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