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章末评估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表示内环境主要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解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大部分血浆可以渗透到组织液,组织液又可以回渗到血浆,所以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有些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内成为淋巴液,但淋巴液不能回渗到组织液,只能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内。答案:B2下列物质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血红蛋白葡萄糖解旋酶二氧化碳唾液淀粉酶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尿素胰岛素ABC D解析: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解旋酶存在于各种细胞内,唾液
2、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而唾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答案:B3.如图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细胞外液的三种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Y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则Y的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暂时降低DX、Y、Z的成分及其含量完全相同解析:与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X是组织液,根据XZY的单向箭头可判断,Z为淋巴,Y为血浆。若Y(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Y的渗透压会升高;X(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经过Z(淋巴)进入Y(血浆)中;肌细胞若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X(组织液)会导致X的pH暂时下降,但在缓冲物质的作用
3、下,很快会恢复稳定;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答案:D4.下图所示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蛋白质含量比和多,所以的渗透压高于和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使图中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细胞和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和解析: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比和多,但的渗透压并不高于和,A错误;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4、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使图中液体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并非血液,C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妻是由组织液形成的,D错误。答案:B5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CATP的合成和分解D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其过程为: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膜就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释放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识别和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5、。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答案:B6(2018天津卷)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神经调节可受激素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C错误;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的系统是免疫系统,D错误。答案:A7.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结构乙表示垂体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
6、胞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解析:读图知,结构乙表示垂体,A正确;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C正确;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D正确。答案:B8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A、B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激素C的释放量比之前有所增加C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会形成渴觉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解析:图中的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导
7、致尿量减少,同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答案:D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可以同时与组织细胞、血浆进行物质交换B淋巴中的淋巴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C机体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体就处于健康不患病状态D人体大量饮水导致尿量增加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解析:组织液可以同时与组织细胞、血浆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淋巴中的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而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错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时,人体也可能会患病,如白化病,C错误;人体大量饮水导致尿量增加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正常表现,不属于稳态失调,D错误
8、。答案:A10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A灯光刺激食物 B仅食物C声音刺激食物 D仅灯光刺激解析:灯光刺激食物可以强化该反射,而不会使该反射消退。答案:A11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体温调节受到影响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A BC D解析: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从而通过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腺体。另外,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
9、血糖的调节有关。答案:D1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B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C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直接由记忆细胞分泌,因此抗体产生量更大,反应更快更强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解析: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A错误;吞噬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它和淋巴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淋巴因子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但溶菌酶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不具有特异性,D错误
10、。答案:B13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会引发骨质疏松,对肌肉生命活动影响不大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是内环境稳态的内容之一D甲状旁腺素会使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增强解析:血钙浓度降低会引发骨质疏松,引起肌肉抽搐,对肌肉生命活动影响较大,A错误;由题可知,甲状旁腺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降钙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激素的作用
11、相反,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是内环境稳态的内容之一,C正确;甲状旁腺素作用于肾脏,会使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增强,进而引起血钙浓度上升,D正确。答案:A14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数量快速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注射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A效应T细胞 B绵羊红细胞C浆细胞 D记忆细胞解析: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第一次注射后,小鼠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第二次注射绵羊红细胞时,记忆细胞识别该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12、。答案: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5(多选)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细胞中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只有浆细胞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D计划免疫中多次接种同种疫苗可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解析:免疫细胞中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疫苗属
13、于抗原,注射疫苗后使人产生特异性免疫,即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故多次接种同种疫苗可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增强免疫力,D正确。答案:ABC16(多选)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给予刺激之前,神经元细胞膜上一直有Na和K进出C刺激点与肌肉距离越近,给予处刺激后肌肉收缩越强D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伸肌解析:由图可知,为传入神经,为传出神经,而b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在a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信号,A错误;给予刺激之前,神经元细胞膜上一直存在Na和K的交换,以维持Na和K在细胞膜
14、内外分布的特点,B正确;肌肉收缩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与刺激点和肌肉的距离远近无关,C错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伸肌,D正确。答案:BD17(多选)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节过程和中,后天形成的是,与动物相比,人特有的是B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此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岛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收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解析:图中属于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视觉和嗅觉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人特有的是语言,A错误;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
15、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正确;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而不是作用于胰岛,C错误;图中胰腺细胞接收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胃泌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故图中反映出的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4种,D错误。答案:ACD18(多选)桥本氏甲减是由甲状腺被破坏所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引发的病症。从该病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某种自身抗体,此抗体可导致甲状腺功能被破坏。如表为某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报告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检验项目结果单位参考范围游离甲状腺激素0.86ng/dL0.81.7促甲状腺激素(
16、TSH)7.47mIU/L0.33.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140.60IU/mL5100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47.90IU/mL116ATGAb和TPOAb值偏高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B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是机体反馈调节的结果,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C桥本氏甲减属于自身免疫病,该病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D该病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低于常人,口服甲状腺激素后可缓解此症状解析:主要根据TGAb和TPOAb值是否超出正常参考范围,可对患者做出诊断,A正确;桥本氏甲减患者的甲状腺被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17、含量均偏高,B错误;桥本氏甲减属于自身免疫病,不能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C错误;由于该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因此其神经系统兴奋性低于常人,口服甲状腺激素后可缓解此症状,D正确。答案:BC19将小鼠的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一段时间后从家兔体内提取的血清能使小鼠的T细胞出现凝集现象,而未实验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的T细胞出现凝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小鼠的B细胞引起家兔发生细胞免疫B导致T细胞凝集的物质是小鼠B细胞产生的抗体C实验说明家兔和小鼠的B细胞能产生相同的抗体D实验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解析:小鼠B细胞作为抗原被注入家兔体内,其会引起家兔通过体液免疫产生针对小鼠
18、B细胞的抗体,该抗体是由家兔浆细胞产生;小鼠和家兔属于不同的生物,故小鼠和家兔的B细胞产生的抗体不同;已免疫家兔血清与未免疫家兔血清的区别是否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故可判断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答案:D20(多选)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Bc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D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解析:图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表示神经递质,c表示抗利尿激素,d表示胰岛素
19、。a、c、d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但b直接被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故A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故B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故C正确;受体能识别信息分子,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故D正确。答案: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21(10分)如图表示家兔突触结构及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图1图2(1)图1中,A、B两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为_。(2)突触小体中与突触小泡的形成和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_。突触后膜上的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
20、结合,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3)在图1中的处注射乙酰胆碱,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是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突触后膜_的变化。(4)图2中BCD段表示的膜电位变化情况是_,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产生电位差。解析:(1)图1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突触小泡是一种分泌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释放神经递质时,需要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3)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4)由图可知,接受刺激时膜电位为负电位,受到
21、刺激后膜电位发生逆转,表现为正电位,后来又恢复到负电位,其中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答案:(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高尔基体、线粒体糖蛋白(3)兴奋膜电位(4)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然后再变为内负外正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22(10分)回答下列问题:(1)清晨静脉取血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和_。(2)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
22、,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3)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_和_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解析:(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两个途径。(2)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正常,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分泌胰岛素少,故血糖降低的速率较慢。(3)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其成分为蛋白质,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与分泌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答案:(1)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2)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和被利用,胰岛B细胞分泌不足者产生的胰岛素少,故血糖下降速率慢(3)内质网高尔基体23(10分)由某公司生产
23、的甲型H1N1病毒(简称H1N1病毒)裂解疫苗获批准,投入使用。疫苗注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接种疫苗后,疫苗将作为_刺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是指_,细胞将做出的反应是_。(2)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感染甲型H1N1病毒,由于体内已产生_(填图中标号)而具有免疫力。此时,从感染甲型H1N1病毒到快速产生抗体所经过的细胞途径主要是_。(3)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有发烧现象。发烧时由位于_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加速散热,这时会觉得身体发冷,请分析原因(以反射弧形式作答):_。(4)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1病毒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
24、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解析:(1)疫苗的本质是抗原,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指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细胞),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由于注射疫苗后,机体已经存在记忆细胞()和抗体(),从而使人体获得免疫能力。二次免疫过程主要是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3)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散热增加后,冷觉感受器兴奋,最终兴奋被传给大脑皮层,产生冷觉。(4)注射疫苗后再患感冒,可能是由于病毒变异,也可能是由于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答案:(1)抗原淋巴因子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3)下丘脑散热增加体温下降冷
25、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冷觉中枢形成冷觉(4)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或感染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强度不够,体内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写出一种即可)24(10分)(2016天津卷)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信号到_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6、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原因是_。解析:(1)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松果体(其中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体液(或激素)调节。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作用部位是垂体。(3)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雄激素含量的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答案:(1)松果体电化学(2)体液(或激素)垂体(3)降低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