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17.81KB ,
资源ID:45472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547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1、单元检测卷(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恺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吸引了满剧院的人。这件丝绸长袍料子的获取途径是()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新航路D太平洋丝绸之路2由于新疆的吐鲁番等地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遗物才得以很好的保存。在7世纪中叶的许多墓葬中,也发现了纬锦。这能够说明()A中国丝织品大量向西方输出的盛况B中国的丝织品开始销到地中海地区C吐鲁番等地的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D商帮经营的丝绸已经远涉欧洲31080年,宋朝政府正式颁布广州市舶条。这是中国最早的涉外经济立法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成文法规之一。它的颁布()

2、A说明当时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B反映了国家开始管理海外贸易C保证了政府垄断了对外贸易D促进了广州海内外贸易繁荣4元代马祖常有诗云:“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战争往事B表达了作者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代中外交流通畅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5据载,唐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品,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物产丰富多样B中外贸易的发达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朝贡贸易的兴起6在公元前1世纪晚期,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为了能不经过中亚地区与汉朝直接贸易,多次派出探险队收集商

3、路情报。此后多位古希腊地理学家在著作中提到从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最终到达赛里斯国都城赛拉(东汉都城洛阳)的商路。由这些记载可推断出()A汉朝与欧洲有密切的直接往来B西域地区成为东西贸易枢纽C丝绸之路提升了汉朝的影响力D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7国家邮政局曾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该纪念邮票一套三枚,图案分别为“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A历史悠久B和平交往C航海创举D技术先进8图中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罗马人的征服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影响D全球化的推进9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

4、发展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步形成B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地区的小农经济迅速解体C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通信工具方便了世界联系D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10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地区加工或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

5、键性一步1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推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推动()A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B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得以消除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对等的利益D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12“哥伦布大交换”是生态史学的一种观点,是一场东西半球之间生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下列有关表述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黑奴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B中国的丝绸瓷器开始传入欧洲大陆C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丰富了

6、世界的餐桌D天主教信仰由美洲传入欧洲和亚洲13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他说:“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B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14“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

7、,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15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以可口可乐弧形瓶为骨架,以不同国家独特的材料制成的民间艺术瓶。这反映了()A贸易的全球化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发展B跨国公司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C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D两极格局结束东西方文化趋于融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

8、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其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

9、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据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整理材料二“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及民国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据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

10、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转变及转变原因,简要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8分)(2)对比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有何新特点?并谈谈当前应该如何更好地共建“一带一路”。(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

11、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2017年5月14日)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0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

12、融合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传递着东方的风物人情和社会景象。它们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的饮食、服饰文化外销商品的定购与生产,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大师。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为中国同行所接受。纵观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尽管中国文化曾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据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整理材料二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

13、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50年前后世界贸易呈现的特点。指出促使从19世纪中叶起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8分)(3

14、)通过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有何认识?(3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源于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在全球扩散过程中正在日益失去美国的印痕而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东西。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等大众文化产品,一旦为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它们似乎就与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联系,成为一种不带有任何特殊文化标记的人类共同产品。摘编自刘小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

15、,提出自己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10分)单元检测卷(四)1解析:由“公元前1世纪”可知当时中国处于西汉时期,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此后开通了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极大地沟通了东西方的商品贸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也随之向西传播。当时恺撒能穿上丝绸长袍,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丝绸贸易,故选A项;海上丝绸之路在西汉时仅开通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是在15、16世纪,排除C项;太平洋丝绸之路诞生于

16、明清时期,排除D项。答案:A2解析:题干中显示的是古代中国的丝织品经由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的情况,途经新疆地区,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显示出是开始输往地中海地区,故B项错误;纬锦属于丝织品,不是棉纺织品,故C项错误;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7世纪时中国是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3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不能判断宋代对外贸易的主要路线,故A项错误;早在两汉时期,政府就开始管理海外贸易,故B项错误;政府出台涉外经济管理法并不意味着政府垄断了对外贸易,故C项错误;广州市舶条的颁布和出台,有利于广州地区对外贸易的有序性与合法性,有利于更好地确保国内外商人的权益,从而促进该地区海内外贸易的繁荣,故D项正确。

17、答案:D4解析:该诗歌与战争往事无关,故A项错误;该诗歌与对疆土的热爱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元代与波斯的贸易往来,体现出元代中外交流通畅,故C项正确;桑麻是元朝与波斯贸易的商品,材料没有反映出元代桑麻质量好坏,故D项错误。答案:C5解析:材料“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品,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表明当时中外贸易的发达,B项正确。答案:B6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1世纪晚期”“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为了能不经过中亚地区与汉朝直接贸易,多次派出探险队收集商路情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汉朝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汉

18、朝与罗马帝国之间没有直接贸易,无法得出A项结论;材料没有涉及西域的地位和儒家文化的吸引力,故B、D两项排除。答案:C7解析:三枚邮票分别体现了人物、外交和技术,与历史悠久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和平交往只体现了外交,没有包括技术,故B项错误;郑和下西洋在对外交往规模和航海技术上是航海史上的创举,故C项正确;技术先进没有包括外交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8解析:罗马人的征服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商业革命,欧洲的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意思相符,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后随着原材料供应和商品倾销的需要,全球范围的世界市场逐

19、步形成,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全球范围的联系加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9解析:由图表可知,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呈上涨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A项正确;早期殖民扩张主要是1617世纪,时间不符,排除B项;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而交通通信工具只是技术手段,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主要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A10解析:材料表明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资本的自由流动,

20、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国际间的贸易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没有涉及国际经济交流的准则问题,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变化,而材料论述的是两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答案:D11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关贸总协定通过采取削减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等举措,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与制度化方向发展,D项正确;“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得以消除”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并不能实现对等利益,排除C项。答案:D12解析:据材料“哥伦布大交换”“一场东西半球

21、之间生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流向世界各地,丰富了世界的餐桌,故C项正确。黑奴成为美洲劳动力来源,故A项排除。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中国的丝绸瓷器已经传入欧洲大陆,故B项排除。天主教信仰由欧洲传入美洲和亚洲,故D项错误。答案:C13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资本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资本主义不是当时欧洲主要的经济形态,受当时制度和思想的束缚,超短裙不会广泛流行,故A项错误;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也随之发展,超短裙会流行,故B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

22、”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主,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会出现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追捧的现象,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利用“新经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应该流行超短裙而不是灰暗的长裙,故D项错误。答案:B14解析:500年前欧洲人拿着圣经到非洲的主要目的是殖民掠夺,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拿着圣经传播基督教只是目的之一,不是主要目的,或者说传播宗教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殖民掠夺,“象牙”的拥有者易手,反映了经济方面的冲突,圣经的传播反映了文化的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化融合,不是冲突,排除A、B两项;材料论述的是经济冲突,不是融合,排除C项。答案:D15解析:

23、根据材料大型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以可口可乐弧形瓶为骨架,以不同国家独特的材料制成的民间艺术瓶”,可知贸易全球化让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这些可口可乐瓶上得到展示,促进了人类文化交流发展,故A项正确;语言、文字是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不是跨国公司,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各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且东西方文化趋于融合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答案:A16解析:(1)第一小问“转变”,据材料一“丝绸之路的1.0时代,其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拓展

24、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端”可得从陆上到海上,从北方到南方。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可从经济重心的转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国力强大等方面回答。第三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可得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材料一“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可得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根据材料一“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可得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2)

25、第一小问“新特点”,据材料二“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可得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政府支持力度小;据材料二“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可得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压制;结合所学可从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以及外贸通商口岸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如何践行”,结合所学,可从传承古代和近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商贸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如何面对风险挑战、如何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等角度回答。答案:(1)转变:从陆上到海上,从北方到南方。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明朝前期国力强大;郑和下西洋的推动。影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中外

26、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2)新特点: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政府支持力度小;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压制;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更大;外贸通商口岸多。做法:传承古代和近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商贸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面对风险挑战,需要有大国心态,积极面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共赢、共建共享。17解析:阅读材料,可提出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之路”。阐述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说明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27、,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说明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最后,总结升华,说明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融合发展的载体。答案: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之路。阐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远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及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

28、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融合发展的载体。18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材料“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反映出以商业活动为依托;材料“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为中国同行所接受”表明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据材料“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可得出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限于表层。第二小问“影响”,材料“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外销商品的定购与生产”反映出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材料“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

29、大师”体现出丰富了中国文化;材料“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表明对西方文化的片面认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转型。(2)第二小问关于促使19世纪中叶起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国际贸易的增长、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等方面思考作答。(3)结合材料从工业革命、世界贸易的增长及引发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思考作答。答案:(1)特点:以商业活动为依托;双

30、向交流;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限于表层。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对西方文化的片面认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转型。(2)特点: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原因:工业革命;国际贸易的增长;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3)认识: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流动;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引起文化交流的国际化。(言之有理即可)19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是开放型试题。首先,从材料“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

31、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中提取出一个能够详细说明的看法,如“经济全球化对于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次,依据材料和所学得出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以及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本土化的问题;最后从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国固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的角度进行总结性的评论。答案:看法:经济全球化对于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评析: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使一国能够接受更多的外来文化。一方面外来文化冲击了本国的固有文化,加速了本国固有文化的改造和衰亡,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因本国固有文化的“过滤”作用,而日益本土化,从而使本土文化更加多元化;如材料中美国的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大众文化产品,在传入世界其他国家后,无不脱离了美国精神文化的内涵而日益本土化。总之,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国固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本土文化多元化的作用,也有加速本土文化衰落的冲击力。(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