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12.50KB ,
资源ID:45387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5387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二).doc

1、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二)一、单选题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B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D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2、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这一变化反映了()A当时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B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C两宋政权官方哲学明显不同D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

2、客观3、北魏后期,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这种认识反映了()A北方经济重心地位仍然较稳固B儒家文化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C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D南方三教合一的趋势日趋明显4、清代前期,清政府大兴编书之风,集中国古籍之大成编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四库全书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并将上述著作分储东北、华北、江浙等地。这一举措()A加强了君主专制B减缓了统治阻力C有利于文化专制D阻碍了西学东渐5、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苏州税监向商人和机户加征商税和织机税,导致“吴中之转贩日稀,机户之机张日减”,继而发生了织工暴动,殴杀税务官,捣毁税监署。此次织工暴动反

3、映的时代背景是,当时苏州()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自由手工业者日益增多C地方政府腐败无能D机户对织工的剥削严重6、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记载,有21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利益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A市民阶层逐渐形成B拜金逐利之风盛行C重农抑商政策强化D史学思想发生变化7、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下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

4、”字()A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B是后世造字的重要参考C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D阻碍了后世汉字的创新8、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万国舆图职方外纪等。这种现象()A反映了西方的文化侵略B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C冲击了宋明理学的地位D开阔了士人认识世界的视野9、鸦片战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A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C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D清政府积极维护关税主权10、民

5、国十一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演讲,提出楚国在春秋初年是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出使齐国后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特别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A意在弘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B意在推动国共的第一次合作C目的是研究传统文化的体系D是在军阀割据现实下的反思11、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编印的政治常识中讲道:“中山先生说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朋友,这一句话说明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这种宣

6、传的根本目的在于()A作好国民革命的舆论宣传B壮大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C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冲击了洋务企业的运作C反映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D反映了中外的平等共处13、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A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B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C说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城市

7、D适应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14、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A国家恢复轻工业的发展B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主导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绝境15、漫画自由图中有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漫画自由,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 A青年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B进步思想与保守思想的并存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科学思想得到

8、弘扬1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B知识分子的认识发生转变C“扶助农工”成为社会共识D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提高17、清政府于1850年10月至1851年5月,共调兵13600名并放银超过一百六十万两到广西。该举措的目的是()A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B镇压大规模反清运动C防范英法发动全面战争D阻挡法国殖民者侵略18、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9、)A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B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C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D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9、下表是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据表可知当时() 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单位:只) 时间 厦门 舟山 广州 澳门 康熙3年一康熙61年 22 14 50 15 雍正元年一雍正13年 1 0 138 10 乾隆元年一乾隆18年 0 1 178 10 总计 23 14 156 15 A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B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C沿海地区丧失了贸易自主权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20、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国民党战区都有苏联军事顾问,唯独在中共领导的军队

10、里没有苏联顾问,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这说明,当时()A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发生了转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冲击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出现了分歧D蒋介石极力防范中国共产党21、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22、下图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4年7月3日视察武汉汉阳铁厂时拍摄的老照片。拍摄该照片的目的是A表达对环境污染的忧虑B展现近代化运动的成就

11、C鼓舞清军对日作战的信心D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反思23、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C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D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24、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这一模式()A集中了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C主要针对世界性经济危

12、机的冲击D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25、1905年,纽约州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时的法律被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违宪无效,理由是该法破坏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契约自由”。该判决结果在30年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最终被联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的新判例中推翻。这反映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A对立法机构的制衡逐渐减弱B对宪法的解释受时代背景影响C逐渐代表底层劳动者的利益D对案件的审判取决于民意要求26、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在一系列黑人民权诉讼案中,否定了种族隔离制度,并强调“若美国决心充当世界领袖,必须解决好国内的种族问题。”美国此举意在()A巩固殖民统治B缓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C提升国际形象D遏制

13、民族独立解放运动27、1954年,美国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安全体系,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8国。美国主导建立该体系的目的是()A组建反共同盟围堵中国B遏止苏联向欧洲的扩张C控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各国D援助新兴民族独立国家28、1978年底,当地物资局通知宁江机床厂下一年产量应从525台降至200台,同时该企业却了解到许多地方买不到机床。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1400台。这表明,当时国家()A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D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29、表: 19751986年

14、中国国民收入与外贸进出口数据比较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国民收入 出口 进口 (单位:10亿元人民币) 1975 2503 1430 1474 1978 3010 1677 1874 1980 3667 2724 2914 1986 7790 1082 14986 由上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A逐步改变了外经贸政策B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对外贸易发展日益失衡D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30、1969年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底达到88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B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材料阅读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25分) 材料一 17世纪,公共卫生作为一种专门知识,在医学领域里占有了一席之地。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国家财政主义的影响下,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在19世纪,卫生学成为预防医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关注学校卫生问题。从1890年起,伦敦教育委员会制订规划,委派官员和医生对小学新入学的儿童进行体检,并逐渐开展了定期复查。20世纪初,许多学校陆续设立了保健护理站、诊疗所和校医院,对儿童的眼、耳、鼻、喉、齿等器官的病症进行预防和诊治。学校的取暖、照明和通风等条件也逐渐改善。大规模的排污和公共卫生设施工程,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

16、公共卫生运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孟君、张大庆大众医学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化公共卫生事业逐渐酝酿起来,首先是欧美来华传教士,积极呼吁中国注意公共卫生问题,他们广泛发放关于种牛痘,预防天花、霍乱的知识读物,不断向中国有关官员提出改善卫生的建议。随后中国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思想家等加入呼吁行列,申报也时常有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而租界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经在硬件设施、组织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和中国近代公共

17、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以及给我国现代公共卫生建设的启示。(9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元素 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形式 碳 木材、木船、纸、煤炭、冶炼、石油、天然气、

18、烟雾、二氧化碳 铁 铁农具、冷兵器、蒸汽机、铁路、工厂、大楼、机器、轮船、枪、坦克 金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金本位、金融体系 银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银本位、摄影 钛 飞机、潜艇、涂料、化纤、塑料、癌症 铀 原子弹、核电站、放射性、医疗 硅 装饰、瓷器、玻璃、建筑、计算机、互联网、尘肺病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12分)3

19、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他出发后被匈奴所俘虏,在匈奴人中过了十年囚徒生活,之后逃跑,终于到达大宛。张骞回到中国,带回了葡萄种子,还带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中国才制定了后来在中亚的前进政策。汉武帝据此形成了一个新方案:他展望着一个伸展到极远的西方的伟大外交网,决心要和帕米尔以外的各国开辟持久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反抗匈奴,也意图在国内国外荣耀汉室,同时也是进行奢侈品贸易的手段。从史记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派遣使节出去,或是招待这些被访问国家回访的使团,汉王朝都意图给外国人造成中国伟大的印象。这样,交换使节就成为一种贸易形式

20、,为进一步非官方的贸易开辟了道路。 摘编整理自【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9分)34、【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陈嘉庚(18741961)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894年,陈嘉庚就已开始在家乡厦门集美建立惕斋学塾。他所创办的学校,纵的方面包括幼儿园、男女小学、中学到大学;横的方面包括普通中学、师范、中专、大专。就地域而言,他主张“大学生不分省”,从国外归来的侨生也一视同仁。 民国初期,他就指出:“今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

21、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他认识到“概民智未启,则共和之基础终无由巩固。”他曾说:“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细”。陈嘉庚久居南洋,发现南洋华侨约1200万,其中不懂祖国文化已经“外化”的就有50万,这让他忧心不已。 据统计,1904年至1931年间,他的总支出共1321万元,其中捐资各类学校教育费就占837万元,加上办学利息380万元,占总支出的92%。据估计,他一生中捐献的教育经费总数达1200万元,相当于他的实业全盛时期的全部不动产。 方式光论陈嘉庚教育思想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陈嘉庚办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嘉庚办

22、学的原因。(9分)历史科综合测练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周分封同姓亲族到各地,以维护其统治,故选C项;根据材料“管理殷民七族管辖殷民六族统治夏墟”可知,目的是管理地方,排除A项;根据材料“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受封的是同姓的亲族,排除B项;根据材料“管理殷民七族管辖殷民六族统治夏墟”,目的是管理,非文化交流,排除D项。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

23、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结合所学北宋政权是来自于后周的禅让而南宋是继承北宋而建立的政权,二者为了宣扬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不同的认识,故选A项;材料主要体现政治的变化而不是经济,排除 B项;材料主要展现政治区别不是思想,排除C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者的解释带有主观色彩不是客观,排除D项。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北魏后期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结合所学,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合,故选C项;根据材料“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说明北方的文化正统地位受到一定冲击,排除A项;根据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大规模南迁,文化也自北向南传播,排除

24、B项;根据所学,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趋势,排除D项。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清代前期,清政府大兴编书之风”,清前期,异族统治,编传统古籍有利于减少汉族对满族统治的排斥,故选B项;君主专制主要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决策方式问题,排除A项;“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四库全书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并将上述著作分储东北、华北、江浙等地”,主要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整理、保护,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西学”问题,排除D项。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吴中之转贩日稀,机户之机张日减”可知手工业者受到打击,结合所学可知明末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由手工业增多,由此出现“织工暴动,殴杀税务官,捣毁税监署

25、”,故选 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政策,排除A项;税监是万历派到地方的太监不是地方政府,排除C项;据材料“苏州税监向商人和机户加征商税和织机税,导致继而发生了织工暴动,殴杀税务官,捣毁税监署”可知是税监不是机户,排除 D项。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记载北宋时期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说明市民阶层正在形成,通过“罢市”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是“罢市”,尤其唐代“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不能体现逐利盛行,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唐宋政府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唐宋经济的反映,与史学思想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7【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中“这

26、一套(汉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说明中国文字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据此可知题干中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成为后世造字的重要参考,故选B项;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文字的主要功能是使用性,而非审美性,排除A项;单独一个“日”字并不能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大量的汉字才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排除C项;题干主要以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来论证“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这一积极方面,而非其不足之处,排除D项。8【答案】D 【解析】题干中所提及的时间是明朝中后期,其主要内容是西方传教士给中国带来了一些西方的近代科学,这些书籍被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所了解之后,使得

27、他们的视野有所扩大,故选D项;题干中述及的由传教士带入中国的诸多书籍,这属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不属于文化侵略,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后,传统的华夷观念才开始被打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朝中期,宋明理学仍占统治地位,题干中所述书籍没有对宋明理学产生冲击,排除C项。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中国官员认为外交的成功之处就是“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但是他们不知道“协定后的关税”相比较“自主关税”而言是对国家主权的破坏,说明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故选B项;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自此以后,列强开启了侵华的进程

28、,其危害是非常大的,排除A项;题干所述现象是清政府的关税问题,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关,排除C项;题干现象表明清政府不重视国家的关税自主权,而不是积极维护关税主权,排除D项。10【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梁启超认为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都属于中华文化,据此扩大开来,梁启超在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对于屈原的研究目的在于弘扬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意识,故选A项;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而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梁启超对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研究,而不是传统文化体系的研究,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文化现象,而非军阀割据的政治

29、现象,排除D项。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所述及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可知题干现象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再结合题干“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可知宣传的目的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D项;题干现象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根据题干中“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说明共产党做出该宣传的目的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是与国民党搞对立,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是新三民主义,第二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并没有

30、什么统一的理论基础,排除C项。1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再结合题干中“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现象,可知,该种做法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的洋务企业都是官办的,民族资本家没有实力与其进行竞争,即民族资本主义不会冲击洋务企业的运作,排除B项;在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列强才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中仅是述及“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这一现象,该现象不是中外平等共处的表现形式,排除

31、D项。13【答案】D 【解析】题干中述及了两个时间点,即“1928年”和“1945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该时期阶级矛盾比较尖锐,1945年的中共“七大”处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恢复和发展经济,而此时期的该项任务是需要外国资本的帮助,据此可知,这一政策的转变是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变化,故选D项;在1945年春所召开中共“七大”的时候,国内矛盾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民族矛盾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解放战争是1946年才开始的,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49年春所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

32、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一方面“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另一方面,对于私人承购的纱厂,“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在这两种做法中,凸显了国民政府的作用,即题干所述现象反映了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主导,故选C项;题干仅是述及“日伪纺织企业”,不能就此扩大为整个“轻工业”,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在1936年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这与题干时间即“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不符,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陷入绝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1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

33、漫画所创作的时间1908年,可知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出现在20世纪初,再结合漫画的主要内容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可知该漫画反映出在20世纪初的中国,存在着进步思想与保守思想并存的现象,故选B项;漫画仅是反映“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钟”,并未涉及青年这一类群体,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16【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时间为1920年,即新文化运动后期,再结合题干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

34、厂,深入工人群众”的表述,可知该现象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深入发展有密切关系,故选A项;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一些人”的批评活动,不能说明此时期知识分子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转变,排除B项;“扶助农工”出现在1924年的新三民主义中,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初,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还是比较低下,没有得到提高,排除D项。17【答案】B 【解析】据材料“1850年10月至1851年5月”、“调兵”和“广西”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宣布起义,清政府调兵镇压,故选 B项;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是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间不符,排除A项;英法发动战争是1856

35、年,排除C项;中法战争开始于1883年,排除D项。18【答案】B 【解析】“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与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补充,故选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的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与“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时空上不符合,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排除D项。19【答案】A 【解析】题干中所述及的时间段是1664年到1753年,即鸦片战争前夕,通过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在该时间段中,东印度公司来广州贸易的船只呈现绝对增长态势,据此可以推知,在鸦片战争之前,广州逐渐成为清政府对外贸易

36、的中心,故选A项;通过题干表格中东印度公司来厦门、舟山、澳门贸易船只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清政府对外贸易管理的加强,而不是放松,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沿海地区的贸易自主权才开始丧失,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就已经开始出现雏形,排除D项。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表明蒋介石对共产党忌惮,严加防范,故选D项;由材料可知,这种现象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导致的,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蒋介石在苏联军事顾问派遣问题上的态度,排除B项;同理,排除C项。21【答案】D 【解析】“美国记者福尔

37、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使国际上更多的人了解了敌后战场,故选D项;“1944年到延安等地采访”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无法打击国民党的实力,不会对两党力量构成影响,排除B项;“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没有对经济封锁采取有效措施,排除C项。2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张之洞表达了自己对创办汉阳铁厂的肯定,故选B项;洋务运动倡导“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尚未有环保意识,排除A项;汉阳铁厂与甲午战争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汉阳铁厂正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体现,排除

38、D项。2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可知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偏向于唯物史观而忽略剩余价值学说,结合所学可知,剩余价值学说解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原因,中国工业不发达,中国要求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适用于阶级斗争学说,故选A项;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年不是十月革命后,排除B项;据材料“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可知是李大钊、陈独秀宣传时选择不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十月革命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是对剩余价值

39、说的肯定,排除 D项。24【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29年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可知是建立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故选D项;国内战争是1918-1921年,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压制了农民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排除 B项;1929年,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排除C项。25【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05年,纽约州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时的法律被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违宪无效,理由是该法破坏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契约自由。该判决结果在30年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最终被联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的新判例中推翻”结合所学1905年

40、盛行自由主义而30年代主张放弃自由主义思想说明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受时代背景影响,故选B项;据材料“该判决结果在30年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最终被联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的新判例中推翻”可知是时代观点改变判决不是司法与行政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30年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说明是时代观念不是底层劳动者,排除C项;据所学,最高法院对案件的审判取决于对宪法的解释,排除D项。26【答案】C 【解析】“若,美国决心充当世界领袖,必须解决好国内的种族问题”,可得出从国际形象角度来改善国内政治,故选C项;“美国最高法院在一系列黑人民权诉讼案中,否定了种族隔离制度”强调是国内,排除A项;“否定了种族隔离

41、制度”不属于两大阵营的问题,排除B项;“美国最高法院在一系列黑人民权诉讼案中,否定了种族隔离制度”强调国内的人权的平等,排除D项。2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美国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安全体系,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8国”,该东南亚条约表示:联合起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张,故选A项;根据材料“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明显针对亚洲地区,排除B项;同理,排除C项;根据材料“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安全体系”,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排除D项。2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78年底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

42、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1400台”,结合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倡导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选B项;材料不能体现产业结构的问题,排除A项;同理,排除C项;根据所学,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2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国民收入、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都在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后中国逐步对外开放,故选A项;材料涉及的进出口贸易不是农村,排除 B项;据材料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增长且幅度相似,排除 C项;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以后,排除D项。3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72年底达到88个”,中国积

43、极改善同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故选A项;根据所学,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排除B项;1972年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排除C项;根据所学,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D项。31【答案】【答案】(1)背景: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先进思想的传播;传教士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租界的示范引领;中国近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任答2点,8分)。欧洲: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长快;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公共卫生状况恶化;政府和社会大众卫生意识的提高;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近

44、代科学理论的发展。(任答2点,8分) (2)表现: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建立相关部门,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开展公共卫生运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任答3点6分)启示:不断加强并逐步完善环境立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发展科技,利用科技改善环境。(3分)【解析】(1)第一小问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据材料二中所提及的时间点19世纪中叶,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先进思想的传播;据材料二“欧美来华传教士,积极呼吁中国注意公共卫生问题”以及“中国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思想家等加入呼吁行

45、列,申报也时常有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可知传教士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据材料二“而租界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可知租界的示范引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第二小问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据材料一中所提及的时间点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长快,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公共卫生状况恶化;据材料一“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国家财政主义的影响下,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可知政府和社会

46、大众卫生意识的提高,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 (2)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国家财政主义的影响下,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可知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据材料一“20世纪初,许多学校陆续设立了保健护理站、诊疗所和校医院,对儿童的眼、耳、鼻、喉、齿等器官的病症进行预防和诊治”可知建立相关部门,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据材料一“大规模的排污和公共卫生设施工程,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运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可知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开展公共卫生运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47、第二小问启示,据材料一“从1890年起,伦敦教育委员会制订规划”,可知不断加强并逐步完善环境立法;据材料一“18世纪,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可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据材料一“大规模的排污和公共卫生设施工程,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运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可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发展科技,利用科技改善环境。32【答案】示例一: 铁:变化:古代铁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工具和冷兵器,近代铁主要用于机器生产与机械化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发明和使用了铁农具,生产力提高,加速了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产生,小农经

48、济出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出现。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飞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世界格局。铁的作用日益突出。铁元素对推动生产力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铁也被应用于战争,使得战争的残酷性加强,两次世界大战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 示例二: 碳:变化:从使用木质材料到使用碳化石燃料 人类文明早期直接使用木材,并用之制造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机的应用导致大量使用煤炭。煤炭资源的广泛开采,促进了机器制造业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碳元素的利用,一方面极大推动了生产力进步,但工业革命后,大量的碳排放,也污染了环境,造成气温

49、上升,威胁人类生存。 金:从贵金属到金融体系。 金作为贵金属代表着财富。15世纪,随着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渴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此后西欧的殖民扩张,掠夺黄金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采用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汇率制度,维护了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对黄金的追逐推动了历史发展,但也滋长了人类的贪欲,西欧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示例四: 硅:从日常生活的瓷器用品再到高科技通讯产品。 早期硅元素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建筑、瓷器、玻璃产品等。20世纪中期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

50、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硅在计算机和通讯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硅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世界互联互通和新的经济系统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硅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大量电子产品的出现对地球环境造成压力,由硅产业引发的疾病也对人类造成危害。【解析】首先,分析表格信息,选择一种元素,从表格元素发展历程,结合材料阐述提炼元素的变化形式;其次,根据元素的发展阶段结合所学列举具体史实并分析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33【答案】(1)背景:匈奴多次犯边,边患严重;汉王朝经过休养生息

51、,有了解决边患的经济基础;汉朝企图扩大在西域的影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增加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了解,提供了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扩大汉朝的影响力;有利于官方与民间贸易的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的出现)(每点3分,任答3点得9分)【解析】(1)据材料“为了中国反抗匈奴”结合所学可知匈奴多次犯边,边患严重;据所学汉初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得出汉王朝经过休养生息,有了解决边患的经济基础;由材料“意图在国内国外荣耀汉室”得出汉朝企图扩大在西域的影响;从所学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52、解决王国问题得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 (2)据材料“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结合所学中原与西域民族的交流得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由材料“在中亚的前进政策”可知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从材料“张骞回到中国,带回了葡萄种子,还带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中国才制定了后来在中亚的前进政策”说明增加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了解,提供了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由材料“汉王朝都意图给外国人造成中国伟大的印象”得出扩大汉朝的影响力;由材料“交换使节就成为一种贸易形式,为进一步非官方的贸易开辟了道路”表明有利于官方与民间贸易的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的出现)。34【答案】(1

53、)特点:涵盖各个学段;包含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分地域,有教无类;时间早,投资大;个人捐资办学。(每点3分,任答2点,共6分) (2)原因:民族危机深重,以教育推动救亡图存;开启民智,以巩固共和制度;以教育振兴实业,维护民生;传播祖国文化,以维系华侨祖国认同;陈嘉庚爱国爱乡,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每点3分,任答3点,共9分)【解析】(1)根据材料“包括幼儿园、男女小学、中学到大学”,涵盖各个学段;根据材料“包括普通中学、师范、中专、大专”,包含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根据材料“大学生不分省从国外归来的侨生也一视同仁”,不分地域,有教无类;根据材料“1904年至1931年间,他的总支出共1321万元,

54、其中捐资各类学校教育费就占837万元,加上办学利息380万元,占总支出的92%”,时间早,投资大;根据材料“他一生中捐献的教育经费总数达1200万元,相当于他的实业全盛时期的全部不动产”,个人捐资办学。 (2)根据材料“今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民族危机深重,以教育挽救民族危亡;根据材料“概民智未启,则共和之基础终无由巩固”,开启民智,巩固共和基础;根据材料“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细”以教育振兴实业,提振民生;根据材料“南洋华侨约1200万,其中不懂祖国文化已经外化的就有50万”,传播祖国文化,维系华侨祖国认同;根据材料“这让他忧心不已”,他个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