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因此,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从材料可以看出(A)A班图人南迁促进了文明的交流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南迁的根本原因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D班图人南迁前后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帝国解析:从材料“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可以看出班图人的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迁的影响,并未涉及南迁的原因,故B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非洲社会生产发展和疆域的情况,故C、D项错误。2在对公元7世纪时南部非洲的卡祖落遗址
2、的发掘中,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房屋和农作物的痕迹,在其中一间房子里还发现了产自沿海地区的玻璃。这些发现说明(B)A南部非洲手工业发达B当时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C商业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D外来文明推动了南部非洲的发展解析:从材料“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房屋和农作物的痕迹”可以看出南部非洲因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村落,居民过上了定居的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出现对手工业的评价的相关内容,材料中的玻璃也是外来物品,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商业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外来文明的作用,故D项错误。3加纳帝国以商业为基础,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
3、黄金买卖。帝国岁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材料说明了加纳帝国(C)A农业不发达B黄金是流通的主要的商品C加纳的经济是建立在商业的基础上的D加纳资源丰富解析:从材料“帝国岁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可以看出,加纳的经济是建立在商业的基础上的,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农业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B项表述绝对化,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加纳资源是否丰富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4加纳国王被视为具有神性的人,他是诸部落的大酋长,又是军事首领,还是宗教首领,支配着王城附近的圣林(王陵)的祭司们。从中可以看出加纳(A)A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C注重宗教
4、在统治中的作用D实行国王与祭司集体统治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国王既是酋长又是宗教首领,说明加纳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制度,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虽然材料涉及了宗教问题,但是并未说明宗教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国王支配着祭司们,故D项错误。5马里帝国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苏丹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从中可以分析出(A)A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了马里社会发展B马里农业生产落后C实行国王专制集权的制度D黄金是马里最重要的财富来源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马里商品经济繁荣,并从商
5、品交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必然推动社会的发展,故A项正确;马里农业生产的情况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国王权力的问题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化。6马里各城市逐渐发展为学术中心,其中以廷巴克图最为突出。那里的桑科勒清真寺已是一所驰名穆斯林世界的大学。埃及和摩洛哥的学者前来讲学,培养出不少黑人学者。廷巴克图的图书馆藏有大量的书籍、文献和手稿。材料重点强调(A)A马里国力强盛促进了文化的交流B廷巴克图是西非文化的中心C文化的繁荣有助于社会的稳定D马里文化繁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仔细审题,材料问的是材料的主旨信息,从材料“那里的桑科勒清真寺已是一所驰名穆斯林世界的大学。埃及
6、和摩洛哥的学者前来讲学,培养出不少黑人学者”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廷巴克图是各城市的文化中心的代表,并非说是西非的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社会稳定的相关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明显不是材料的主旨。7桑海君主拥有最多的土地,由一村村的奴隶在监工的监督下进行耕种。奴隶劳动在桑海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多半是战争的俘虏。材料反映了(C)A桑海战争不断B在桑海,奴隶是最主要的劳动者C桑海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D在桑海,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桑海还存在着奴隶劳动,君主通过剥削奴隶的劳动获得财富,说明此时桑海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故C项正确;材料虽然
7、强调战俘往往成为奴隶,但是无法看出战争不断,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俘成为奴隶,在桑海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并未说明其是最主要的劳动者,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农业的地位,故D项错误。8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便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类似于大津巴布韦的石建出现于高原的东部、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从中可以看出(A)A战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巨石文化并非是津巴布韦独有C津巴布韦已经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D巨石文明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解析:从材料“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便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可以看出,津巴布韦对外扩张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高原的东部
8、等地的石建都是由津巴布韦文化传入,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津巴布韦文明发展的阶段,故C项错误;地理环境并不能决定文明的类型,故D项错误。9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长达16 000千米。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原因在于(B)A促进各地文化交流B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方便调动军队C便利人们出行D显示强大的国力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加重视道路的修建,这和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目的密不可分,故B项正确;A、C、D项不是主要的目的,排除。10在古代美洲文明的进程中,玛雅文明曾被誉为“
9、美洲的希腊”。这主要是因为玛雅文明(B)A与希腊文明有相同的内容B与希腊文明有相似的地位C最早被欧洲希腊人发现D与希腊文明一样,以商贸见长解析:在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是中美洲的主要居民。他们广泛分布在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兹。玛雅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远在公元前1500年,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被后人称誉为“美洲的希腊”,因此选B。11阿兹特克的国王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事实上是最高军事酋长,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最高首领国王和贵族高居于民众之上,并拥有强大的军队。从中可以看出阿兹特克(A)A开始
10、向阶级社会过渡B国王没有实权C民主制传统遭到完全破坏D战争频繁解析:材料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阿兹特克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色彩,另一个方面是已经出现了阶级不平等,因此A项正确;材料明确说明国王有强大的军队,是军事酋长,故B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化;从材料无法看出战争是否频繁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12印加国王被称为萨帕印加,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全国以库斯科(都城)为中心,分为4个大行政区,由印加贵族任总督,听命于国王。对此说法错误的是(C)A印加帝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印加帝国利用宗教加强自己的统治C贵族担任总督威胁到国王的统治D印加国王实行独裁统治
11、解析:材料明确说明印加国王是最高首脑,贵族担任总督但是听命于国王,因此无法看出威胁了国王的统治,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玛雅文明曾是地球上最灿烂、最神秘的文明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现今人们对古玛雅的认识建立在100多年来对墨西哥东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等地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的基础上。20世纪初,一些博物馆和调查机构对玛雅文明进行了当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玛雅的考古、建筑、艺术史、古文字破译都是热门研究领域。目前为止,借助古文字破译的成果,我们已基本能理解一篇玛雅历史文献中80%的内
12、容,并能用玛雅语进行朗读。玛雅古文字研究者的兴趣已经不局限于释读文字,而更多关注其包含的文化意义,如象征和隐喻等。摘编自孙妙凝玛雅文明为何“神秘”消失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建筑和文字体现的玛雅文明的特点。(14分)(2)据材料二,指出玛雅文明研究借助的主要载体是什么,说明当代对玛雅文明研究呈现出的新趋向。(12分)解析:(1)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及玛雅文明建筑和文字的特点概括回答,建筑特点是梯形结构,同时作为神庙、天文台和坟墓使用;文字特点是方块图形,一部分是音符,一部分是意符。(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的“现今人们对古玛雅的认识建立在100多年来对墨西哥东部、危地马
13、拉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的基础上”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玛雅古文字研究者的兴趣已经不局限于释读文字,而更多关注其包含的文化意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答案:(1)建筑:梯形结构;同时作为神庙、天文台和坟墓使用。文字:方块图形;一部分是音符,一部分是意符。(2)载体: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趋向:研究领域的扩大化;文字研究的深入化。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多千米的马斯温戈镇附近,是津巴布韦首都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在公元1315世纪,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遗
14、址于1877年被发现,占地达一万多亩。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摘编自王青青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遗址材料二:大津巴布韦遗址之建筑群。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14分)(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12分)解析:(1)状况:根据材料“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
15、。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是曾经作为首都,既为政治统治服务,也为宗教服务;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统治范围较广;会熔炼黄金和制造铁器;贫富差别较大等。(2)根据材料“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并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建筑都用花岗石砌成;圣堂外墙和圆锥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卫城较为粗糙;不施灰浆;拼缝技术高超等。答案:(1)状况:作为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既为政治统治服务,也为宗教服务;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统治范围较广;会熔炼黄金和制造铁器;贫富差别较大。(2)特点:建筑都用花岗石砌成(仅答石头不得分);圣堂外墙和圆锥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卫城较为粗糙;不施灰浆;拼缝技术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