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二)过程与方法1.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 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作者内心的忧思及深沉的爱国之情。2. 品味语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2. 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三、教学方法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 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1. 移情法。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 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2. 诵读法。“书读千遍,其意自见”,朗读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本文是现代 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3. 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四、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填字游戏引出课题。(教师出示诗句,学生口头回答)
3、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3.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4.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些都是关于秋的诗句。秋天以有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他们 笔下的秋天,呈现出万种风情,多姿多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秋的现代散文故 都的秋,一起品味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看看它又显现出何种情思呢?二、探讨文本,理清结构(一)检查预习1字音辨识潭柘寺(zh)廿四桥(nin)驯鸽(xn)落蕊(ru)细腻(n)平仄(z)歧韵(q)
4、椭圆(tu)颓废(tu)2. 词语辨析(1)十足实足二者都是形容词。“十足”指成色纯,如“十足的黄金”;十分充足,如“神气十足”。 “实足”是指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今天来参加抽奖活动的消费者实足(十足/实足)四百人,现场可谓火暴。 (2)悲凉苍凉二者都有“凄凉”之意,但它们的适用对象不同。“悲凉”意为悲哀凄凉,一般形容人的心态或由这种心态产生的声音、情绪、境遇等。 “苍凉”意为凄凉,一般指环境和景色。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从车窗看到的都是寒冷天气带来的一片苍凉(悲凉/苍凉)。看新版少林寺感觉太压抑了,结局太悲凉(悲凉/苍凉)。(3)合适适合二者都有“符合”
5、的意思。“合适”是形容词,可以作定语,要加“的”,也可以作谓语,组成形容词性谓语句。 “适合”是动词,不能作定语,只能作谓语。而且必须带宾语。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藏北有些地区的风很大,一般为八九级的大风,实在不适合(合适/适合)旅行。但在春 节假期,来藏南旅游却是最合适(合适/适合)的。3. 熟语运用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 近日,一名英国女士为了五瓶酒而不顾舟车劳顿,不远万里从英国赶到温州文成县, 感谢南田工商为保护其公司的产权所做出的努力。()请说明理由:“不远万里”指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用在此处正确。(2) 所谓“灰色人种”,邵夷贝的界定是麻木,大家每天
6、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追求物 质,不在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太在乎道德标准,混混沌沌地活着。()请说明理由:“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此处使用正确。(3) 入夜,散步来到游艇码头,木板铺的岸堤就像刚刚刷洗过,让人不能自已地想躺下 来。()请说明理由:“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此句表达的是散步人看到干净的岸堤而产生想躺下的欲望,与感情激动控制不了自己没有关系。(二)破题:“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 的秋”呢?明确:北平曾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 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
7、“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 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的家乡为“故乡”,称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作“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 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三)入题: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课文原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 挈领,统摄全文,是这篇散文的文眼)(四)理清思路:生齐读 12 段,说一说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这两段主要是用对比手法写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作者对北国之 秋的向往之情。请同学们说说,310 段,具体写了哪
8、些景物?并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明确:秋晨所见:破屋浓茶小院碧天鸽声日光残垣蓝朵秋草(视觉、听觉) 秋槐落蕊:触觉秋蝉残声:听觉秋雨话凉:都市闲人秋日胜果:枣树这五幅秋景图体现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请同学们找出这篇文章中的议论性的段落,说说其作用。明确:点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一句,说明:作者进一步赞颂了中国北方的秋更有深味。齐读最后两段,明确内容。明确:与开头呼应,写出了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之秋的无限眷念。合作研讨:故都之秋,可写的景物很多。如颐和园秋色、香山红叶、长城秋景等等, 这些都
9、是名胜古迹;文中也提到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为什么作者不选取这些景来写呢?明确: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平凡常见的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合作研讨:既然作者是为了描写北国之秋,开篇和结尾部分为什么又要写南国之秋?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清”“静”“悲 凉”,其目的是抑彼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 的热爱与眷恋之情。(五)讨论:作者将故都之秋,写得优美而又动人,
10、却为什么会有“悲凉”之感呢? 明确:出示多媒体投影,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个人经历:郁达夫三岁丧父,17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 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 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 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社会背景:此文写于 1934 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 中,也有痕
11、迹。写作理念: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 水的遁世文学”。传统文化因子:悲秋的情愫,已成为一种文化浸润,根植于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内心, 影响着他们对秋的体验。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但有人认为是颂秋。你的看 法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讨论)明确:一曲悲凉的颂歌。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开头“我的 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
12、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还有结尾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我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等语句可以看出,这些句子都直接表达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向往和眷念之情。之所以不用明快畅达的笔调来颂秋,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还有作者本人特有的忧郁气质等有关,在此不一一赘述。四、结合文本,迁移训练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似乎随手拈来几种景物,便作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 曲。今天,我们也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写 一首小令。明确:疏草小院蓝花,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或: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落寞人在故都。 五、布置作业仿照故都的秋写一篇作文“_ _的秋”,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