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5252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时分层作业(五)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A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B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C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D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B材料“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说明手工工场对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2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

2、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下列对“特有”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材料“19世纪中叶”“工厂制度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说明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选B项;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出动力方面的革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业革命的发展,排除D项。3现代工厂制生产在早期呈现的显著特色是()A作坊式集中劳动B大机器集中生产C大企业

3、聚合生产 D为垄断资本生产B现代工厂制是在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其早期呈现的显著特色是大机器生产,故选B项;作坊式集中劳动是工场手工业的特色,A项错误;大企业聚合生产和垄断资本生产是公司和现代企业的特点,C、D两项均错误。4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内燃机的广泛推广D垄断组织开始出现A材料“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表明工业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故A项正确。5发昌机器厂是以打铁为业的方举赞、孙英德在1866年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

4、本不过二三百元,工人四五个。它设在上海虹口外商船厂老船坞的对面,专为老船坞打制船用修配零件。记载显示,“发昌”在1869年已开始使用车床。这说明()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B近代民族工业引进西方机器开展生产C民族工业诞生之初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D地主商人投资创办是民族工业诞生的路径之一B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材料中发昌机器厂在1869年已开始使用车床,说明其已经是近代化的企业,由于当时国内不可能生产车床,所以其生产所用车床是引进的,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封建势力,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6下表是美国城市人口在不同时段的统

5、计 年代2 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单位:百万人)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 243.95.11820619.67.2186039231.419.8188093950.2 28.2由此推知,美国()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C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发展已位居世界首位C从材料信息可知,16901880年间,美国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选C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美国城市化的发展,无法说明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1880年,美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信息未涉及美国工业发展成就,也无法

6、说明其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故B、D两项错误。7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由此可知英国()A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B世界霸主地位确立C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D已完成了工业化A由材料数据可知,1770年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远远大于工业,说明此时英国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而到了1821年,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农业,说明此时英国的产业机构以工业为主,故选A项;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就已经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B项错误;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C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工业化的完成,D项错误。8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于1859

7、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它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这说明()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时钟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由材料“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可知,它的安装恰恰处于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之时,材料“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说明在工业革命以后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故选D项。9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尔特法案,成立

8、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A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B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C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D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A材料反映了英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由于工业革命的展开,近代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求教育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思想解放,排除B项;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显示英国教育与其他国家教育比较的情况,D项错误。10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

9、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D工业化强化了性别分工D材料主要说明了在19世纪中期欧洲技工学校与工人学院依照学生性别与课程特点开设课程、招收学生的现象,由“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等信息可得出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强化了性别分工,故D项符合题意。11.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 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 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

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 42.7442.48 78.69 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材料给出的数据,国民收入,特别是“约17901793”到“约18301835”,增长幅度为106%左右,而同一时期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幅度为85%左右,两个增长幅度相差20%,不能得出“同步增长”的结论,故A项不正确;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幅度为85%左右,不能说明“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 由表中数据可知,工业革命期间工人实际工资有较大增长,故C项错误;由图中数据分析

11、,国民总收入增长幅度大,而工人实际工资增长幅度相对小,这说明资本家攫取了高额的利润,工人相对贫困,因此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12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这表明()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 B使用童工现象普遍C工厂制度效率低下 D工人工资明显减少A题干信息“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机器运转时缺工者”“罚款”,反映了当时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故选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12、,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有着一系列的局限。一方面,由于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因而始

13、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另一方面,近代因素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在地域空间上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口岸地区与非口岸地区,在近代化形式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更进一步讲,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力强制的移植,必然与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走上一条扭曲的道路。摘编自陈国灿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其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涌

14、入城市变为工人,促进城市人口的增加,是促进英国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一“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城市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料的高度集中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第二小问,英国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英国近代化推进的重要表现,带动了其他国家的城市化,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提供了典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可知,中国近代城

15、市化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具有不彻底性;根据材料二“近代因素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在地域空间上很不平衡”可知,城市化空间分布不平衡;根据材料二“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力强制的移植,必然与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走上一条扭曲的道路”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与中国社会存在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由于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城市化出现上述特点的重要原因;中国近代城市化“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主要原因还有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占据统治地位,阻碍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中国近代城

16、市化存在明显不足;根据材料二“加上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可知,中国近代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中国近代城市化明显不足的重要原因等从中国近代内部和外部背景的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原因:圈地运动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两次工业革命(或工业化)的促进;垄断组织的形成。意义: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英国的近代化;为其他国家城市化提供了示范。(2)不足:城市化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具有不彻底性;城市化空间分布不平衡(或发展水平不平衡);与中国社会存在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原因: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西方列强的侵略;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

17、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另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

18、家亚当斯密、大卫李 嘉图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小论文的写作题,高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大体可以分作两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本题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是: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在此基本上明确表达学生自己的态度,即表明是赞成或是反对的态度;然后,接着寻找相关的史实论据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往往采用正反论证或多角度,

19、多方面论证两种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往往对提炼或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有一定的困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或根本不会概括,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联系中多下功夫,勤加实践,同时也需要综合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和水平。答案示例: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评析: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评析: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评析: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