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教学目的: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散文的形和神2、散文的景和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 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2、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12社。1921 年 7 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 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 年 3 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 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 1934 年 8 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
3、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板书)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二)读第 1、2 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三
4、)读第 311 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 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
5、出思维的二维空间。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 分析。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
6、苦闷,逃避现实;第二, 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 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教师总结时,可板书: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
7、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故都的秋郁达夫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味味南国的秋慢、润、淡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找出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词语,体味文章紧扣情感来描写景物的特点。2、体会文章语言细腻,节奏感强等特点。二、教学步骤(一)默读第 12 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明确: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
8、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A 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 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 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二)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明确:味。(板书)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
9、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板书: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喻 体 黄 酒与白 干稀 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三)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四)学生朗读全文,并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问题:a、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b、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c、作者为什么不写鲜亮之景?(五)默读课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
10、感基调的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 举例说明。明确: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如:“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再如槐树落蕊一段,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六)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
11、前后呼应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 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 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 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 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七)通过复习总结全文1、教师小结: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希望能“清 静”,内心还有淡淡的“悲凉”。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意,然地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出不写游人如织的公园胜境,而写“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在破腰壁中, 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 。文章紧扣“清” “静” “悲凉”这三个词语,来描绘景物。只对景物作寥寥几笔的勾勒,便将读者带进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无限秋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