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水北调怎么调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问题: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方面有什么差异?思维线索从三条线的起始点、终点及所经路线的气候、地形、水文、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提示:调水线路东线中线西线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源地水质差(水体污染严重)良好(水源来自丹江口水库,该水库主要承纳山区来水)最好工程量小(利用现有河道输水)较大(干渠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巨大(地形复杂)现有条件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可全线实现自流输水)差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长江流量统计图问题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
2、宜调水?思维线索主要看图中北京的降水分配以及长江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提示: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重,缺水相当严重。长江夏秋季节(610月)水量丰沛,水位高,最适宜调水。问题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思维线索主要从水利工程建设的角度分析。提示: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季节分配不均的矛盾,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问题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思维线索从管理、治污、产业调整等方面分析措施。提示:严格管理,如建设执法机制,采用水务局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的取水许可证;严格治污,将保障输水水质作为重要目标,
3、如在输水干线要实施清水廊道工程,也就是通过截污导流,以污水零排入输水干线为目标,对目前污染较为严重的湖泊、河段进行彻底治理,关闭一批污染较重的企业,并且在输水干线沿线开展绿化工作等。 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表问题1.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以及农业等方面,受水区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思维线索主要从调水的原因及缺水的重点区域方面分析提示: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受水区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问题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什么作用?思维线索从受水区缺水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角度切入分析。提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好,增加供水
4、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改善卫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增加农林牧业用水,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改污水灌溉为清洁水灌溉,减轻耕地污染及对农副产品的危害。提高北方供水能力后,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并可结合灌溉和季节性调节进行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条件,减缓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调水后通过合理调度,可向干涸的洼、淀、河、湿地补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恢复生机,促进水产和水生生物资源的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问题3.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国家提出“先节约后调水
5、,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为什么?思维线索主要从我国的缺水原因上分析。提示:因为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均,人均量少,而且水质污染严重。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调整能源结构国际产业转移市场改变地理环境学思心得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 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资源紧缺的 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资源利用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资
6、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跨区域调配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资源调出地区资源调入地区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缓解资源短缺问
7、题,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我国其他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1)西电东送工程工程概况概况含义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输电线路北路: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路: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西电东送的影响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效益促进资源开
8、发,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电力资源,改变电力供给不足、电力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环境效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2)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而用煤“大户”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重要。虽然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速度加快,但仍赶不上运输需求的增长,煤炭运输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北煤南运北煤南运运量大、运距长,主要采用铁路运输、海运和内河运输。京沪、京九、京广、焦枝等铁路及沿海、长江和京杭运河水路运输线都是北煤南运的
9、主要线路。如下图所示:西煤东运我国西部地区煤炭向东部沿海地区运送。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是煤炭生产基地,产量大,外运量大。“三西”煤炭东运主要靠铁路运输。如下图所示:12010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据了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三分之一,可节省原煤1 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 000万吨。读图,完成(1)(2)题。(1)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A黄河上游的水电 B红水河流域的水电C长江中上游的水电D我国西南地区的火电(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
10、意义是()A有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B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轻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1)C(2)B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主要沿长江流域延伸,且输送的是水电。红水河为珠江水系、西江上游的别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第(2)题,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成,可将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到长三角地区,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但不能彻底解决其能源短缺的问题,可减少煤炭的消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工程建设能够提
11、供就业机会,但不可能解决沿线地区的就业问题。产业转移问题的相关分析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较低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是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
12、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区域的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则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一方面将部分产业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另一方面将部分生产环节通过生产合作的方式转移到其他地区,实现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和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工业三次
13、转移示意图。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国家每个雇员年产值日工资(千美元)年工资/年产值(美元) (%)美国1056020.86德国874518.88英国503626.28中国291.51.89菲律宾2357.94(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源地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对当地产业结构和就业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读图即可得到答案,但必须按照正确的迁移顺序来回答。
14、第(2)(3)题,要结合表中数据,从年工资/年产值的大小、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第(4)题,产业转移会导致当地失业率上升,但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答案(1)第一次:美国日本、德国。第二次: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美国亚洲“四小龙”。第三次: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德国中国东南沿海,美国中国东南沿海。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源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2)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年产值比值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4)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