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与失误。C.国民经济的劫难。2.能力目标a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b通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c.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运用新情境、创设新材料来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教学要点A.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
2、探索与失误。C.国民经济的劫难。三、教学难点A.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与失误。C.国民经济的劫难。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考纲要求明确考纲要求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环节二:知识线索了解知识线索注意三本必修相结合让学生明确知识线索,学习有针对性环节三:知识讲授【主干知识整合】根据课本知识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根据课本知识和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深入分析几个问题,拓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拓展视野,形成大历史观环节四: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
3、体系。环节五:课堂练习教材和教辅相关练习积极回答相应问题让学生及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五、本课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史学资源补充1.运用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1)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2)现代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3)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4)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2.“大跃进”的消极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4、、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3)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3.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19561976年),党和政府主要围绕哪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索?提示:(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4.“一五”计划的主要经济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哪一地区,原因何在?提示:(1)地区:东北地区。(2)原因:东北地理位置背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幅员辽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该地区重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比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