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解析: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反映。答案:A2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
2、形成解析:顾炎武的这一思想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主要抨击的是当时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是统治思想和经济政策。这一思想重在激发人们对国家兴亡的社会责任感。答案:B3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商品经济发展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A BC D解析: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和商品经济发展是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出现的原因,个性自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至于宋明理学,其统治地位未被推翻。答案:A4王夫之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为此,王夫之()A批
3、判“孤秦”“陋宋” B主张“制天命而用之”C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D主张“事异则备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教材内容可知,王夫之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天地之化日新”。答案:C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这种新现象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强调“重义轻利” 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等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家。答案:A
4、6(2011滨州月考)李贽曾说自己“为县令博士,即与县令、提学触,为太学博士,即与祭酒、司业触”。主要反映的是李贽()A博学多才引起了各级官僚的妒忌B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导致了统治阶级不满C从县令博士做到太学博士,仕途辉煌D与各级官吏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解析:从材料看,主要反映了李贽与统治阶级不和,而这种不和是由于李贽对正统思想的挑战。答案:B7(2011青岛学业水平测试)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解析:本
5、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实际上是反对对孔子盲目崇拜。故选C。答案:C8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A BC D解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这些具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和反映。答案:A9“工商皆本”思想被提出的主要原因是()A农耕经济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C弃农经商现象增多D自然经济失去了统治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经济与政治、思想的关系,这一思想
6、在当时是一种进步思想,是这一时期进步的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决定的。A项农耕经济本质上是小农经济,与此思想不适应;C项只是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D项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答案:B10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解析:关键是要领会“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的含义。答案:A11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他主要反对()A封建君主的文化高压政策B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政策C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理学D盛行一时的摹古文风解析:李贽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出“穿
7、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答案:C12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出现这一情况的决定性原因是()A其所持的阶级立场不同B其受到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C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D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同解析: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二者分别放入各自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社会的大背景起着决定作用。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2: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材料3: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
8、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请回答:(1)材料1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8分)(2)材料2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分)(3)材料3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4分)目的何在?(4分)解析:本题集中考查黄宗羲的思想。第(1)问抓住他批判君主专制这一点。第(2)问则可提取君臣平等的关系。第(3)问是考查学校的职能和其限制君权的主张。答案:(1)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君臣平等的思想。(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目的在于探求
9、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2: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3:“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思想家?(2)材料1、材料2的观点是什么?(3)材料3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近代学者根据材料3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解析:本题选取了李贽、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相关材料,首先要根据材料判断这三位思想家,然后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位思想家的各自主张。答案:(1)材料1出自李贽;材料2出自黄宗羲;材料3出自顾炎武。(2)材料1的观点是否定孔子的权威,实际上是否定宋明理学;材料2的观点是主张“工商皆本”。(3)材料3的主张是否定并反对君主专制。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