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916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练23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练2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除夜对酒赠少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注少章:秦觏,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来。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写客人的踌躇满志。C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内心之苦。解析:

2、B项,“极写客人的踌躇满志”错,应是运用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平与愁苦。答案:B(2)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诗人的经历、现状、思想追求,还有诗中关键字综合分析。从表现手法上看,诗中又使用了对比,客人的形象和诗人也形成鲜明对比,答题时也要注意分析。答案:生活凄苦,事业无成。诗人无所依托,虽有抱负,却无从实现,半生忧患,内心愁苦。执着追求理想,虽遭挫折仍保持乐观精神。诗人做梦也希望能够一展平生抱负,虽然处境困厄,但仍然用歌声来排遣满腹愁绪。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一年将尽,这身子将向何处寄托?灯下的客人,事业理想未曾落空。我的前半生均在忧患里度过,仿佛

3、一场梦在现实与幻境中。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红。我唱起歌来,你且跳起舞,我俩潦倒的景况大致相同。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画 堂 春张先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注霁山:雨后山色。画桡:有画饰的船桨。桃叶: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翠阴:指绿荷的阴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二句的描写既有近景和静景,也有远景和动景;三、四句的描写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写出了景色的优美。B上阕词人着墨于江南湖光山色,呈现一派安宁祥和的自然景观。下阕

4、转景入人,描写一派静谧逍遥的人文景观,自然与美人并举,融天地于人情,杂人景于自然,天人合一。C“人影鉴中移”,写出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面如镜,人影在镜里移动。一个“移”字写出人随船动的情状,悠然自得于此尽现。D“小荷障面避斜晖”,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高高挺立的情形,以至于遮住了人的视线,为人挡住阳光,带来绿荷的阴凉。解析:D项,“写出荷花高高挺立的情形,以至于遮住了人的视线,为人挡住阳光”错,“小荷障面避斜晖”指的是歌女用荷叶遮面以躲避斜晖,获得绿荷的阴凉。答案:D(2)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阕描写歌女,尽现鲜明的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答:_解析:先总体概括歌女的

5、形象特征,然后结合“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具体分析。词人将女性的美放置于天地之美中,使自然景色更通透,使人物的美更纯净。答案:下阕描写了歌声优美,穿着杏红色衣服,拿着荷叶遮面挡阳光的聪慧、天真、可爱、美丽的歌女形象。“浅声”写出歌女轻柔婉转的歌声;“杏红深色”写出歌女的衣着,杏红色的衣服在青山绿水、上下天光之间,显得格外深(显眼),也写出诗人印象之深;“小荷障面”写出歌女在暑天聪明地用荷叶遮面,躲避斜晖,显得活泼可爱。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外湖长满了莲蓬,望去参差错落,颇有韵致。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绿,在湖山掩映的绿荫深处,有点点雪白的鸥鸟儿在蓝天碧水间飞翔,极其鲜

6、明悦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见水天相连,蓝天荡漾于碧波之中,绿水漾入云天之上,广袤天际,蔚为奇观。游人为饱览湖光山色,听任画船在水上缓缓行进。湖水明澈,波平如镜,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镜中移动,别是一番幽美的境界。船上歌女双双唱起歌来,轻柔婉转的歌声,久久在空间回荡。歌女所着的杏红衫子,在青山、绿水、蓝天的交相映衬下,更加深了它的鲜艳色彩。偏西的阳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们都采了一枝荷叶用来遮面,以躲避斜晖,直到游船归去时,自己还感到分得了一份绿荷扇子带来的凉意呢。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古 剑 篇郭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

7、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注昆吾:传说中的山名。相传山有积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光如水精,削玉如泥。“零落”句:晋书张华传载,华见天上有紫气,使雷焕察释。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华使焕寻剑,焕掘丰城县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六句化用典故写龙泉剑的来历,据传是良匠用昆吾所产的精矿,锻炼多年精工铸造而成。它锃亮如雪寒光凛然,

8、连剑工自己也得意地惊叹奇绝。B本诗赞美古剑器形优雅质地精良:古剑像琉璃玉匣里的白莲,剑柄上失误雕镂的金环却也辉映明月;剑芒耀眼像青蛇游动,鞘上花纹如绿色龟鳞。C本诗通过写古剑幸运的际遇,侧面凸显其卓越风采:正逢天下太平无战争,庆幸被君子佩带以防身;不只游侠们十分珍爱,英雄豪杰亦格外钟情。D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歌咏龙泉宝剑抒发人生不遇的感慨,吐露愤懑不平之气,表达渴望能有所用的理想和抱负,暗含讽劝当权者惜才用才之意。解析:B项,“失误雕镂的金环却也辉映明月”错,“错彩镂金”是一种工艺。答案:B(2)全诗句句写剑,实则以剑喻人,请赏析诗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答:_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题目,首

9、先概括特征,然后用诗歌中的人物的言行等作解释,注意根据宝剑的“出自名山、良工铸造”“优雅的形质”“君子所配、助英雄行侠”“遭弃、尘埋”“虽被尘埋、依然剑气冲天”的特点概括其经历、风采、遭遇和品格。答案:经受磨砺,素质优异:以出自名山、良工铸造比喻自己历经磨砺,具备优良素质。风采卓越,品格优良:以优雅的形质比喻自己风华正茂,以为君子所配、助英雄行侠显示自己侠义的品格。遭逢不幸,怀才不遇:以宝剑遭弃、尘埋比喻自己不为所用的不幸遭遇。怀抱理想,自信坚定:以宝剑虽被尘埋、依然剑气冲天比喻自己的坚定和自信。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你没见昆吾的宝石被炼成宝剑,通红的炉火,剑锋上射出紫色的光焰。出色的剑工锻炼了

10、几年,才铸出这把无双的宝剑名叫龙泉。锃亮得如雪如霜寒芒四闪,剑工自己也得意非凡地惊叹。像琉璃玉匣里吐出一朵白莲,剑柄上的金环是明月的光辉镀染。正逢天下没有战争,好庆幸被君子佩带防身。耀眼的剑芒像青蛇游动,鞘上的花纹如浮起绿色的龟鳞。不只是游侠们见了十分珍爱,英雄豪杰亦曾格外钟情。为什么中途又遭抛弃,竟会在古狱旁的地下沉沦?虽然被泥土掩埋不能发挥作用,但不凡的光焰仍然照亮了夜空。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关 山 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

11、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

12、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解析:B项,“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答案:B(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答:_答案: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教师用

13、书独具白话诗歌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初夏江村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注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青丘乡间隐居时。纬车: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

14、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表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C这首诗一、二句交代行踪,写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拖着轻软的鞋,步行于江村,暗示了农村生活一定是别有一番景象。五、六句写农家劳动的生动画面。D“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中“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解析:B项,诗的前三联也有听觉描写,如“时闻响纬车”。答案:B(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答:_答案:全诗通过

15、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缫车鸣响、蛙声阵阵等意象,营造出乡间清幽闲适、充满生机的意境。作者通过再现农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状态,使读者可以想象这里村民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惬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隐居生活的惬意和他的闲情逸致。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虞 美 人 秦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

16、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古琴曲名,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解析:B项,“以动衬静”错,“轻寒”“细雨”无动静相衬。答案:B(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对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理解,不仅要抓住其自然属性,还要从自然意象的社会属性出发,知人论世,

17、找出作者写自然意象的深层目的。本词开头两句赞咏碧桃天生丽质、幽独不凡的高雅品格。“乱山深处”表现碧桃地处荒僻之所,显示这仙品托身非所。“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说尽管它具有仙品高格,却没有人来欣赏,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联系注释,这正是词人“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的写照。由此可见,其用意是以花自喻,借物抒情。答案:特点:“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用意: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天上碧桃有和露滋养,不同于俗卉与凡花。盛开在乱山之中、潆回盘绕的溪水之

18、畔,可惜这一枝盈盈如画的花为谁开?轻寒细雨显柔情,怎奈春光短暂,美景将逝。为君大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人已断肠。7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1)(2)题。鹊 踏 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B“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征鸿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寂悲苦。C“鲛绡掩泪”句,用

19、“鲛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D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解析:B项,“楼上”是词人凭栏之所,未必是宴会之所;“楼上”本就有高寒之意,说“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不妥;“过尽征鸿”暗示词人凝望之久、怅惘之深,非喻人之离散。答案:B(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_解析: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千万片梅花似雪一般,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犹自多情”一句,使这种景象生出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使梅花这一形象变得“多情缱绻”。和后文所抒发的闺怨之情相联系,飞落的梅

20、花与空候的女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十分哀怨,美好与欢愉转瞬即逝。回答用意时,要深入思考“多情”的含义,由梅及人,综合全词进行分析。答案: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时流连、“多情”、随风飘飞的景象。用意: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花多情缱绻的性格;描绘了缤纷而悲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做铺垫)。(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梅花已从繁茂的枝头落下,花瓣千片万片,它还自作多情,学着雪花随风飘转。昨夜响起的笙歌容易散去,酒醒过后增添了无限愁思。登上楼台只觉得春天的山岭四面皆是寒气,远处的大雁尽数飞过,黄昏时候的烟霞深浅不一。我久久地独自凭栏远眺,却不见思念的游子

21、,用鲛纱掩去泪痕,暗自思量了一遍又一遍。8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2)题。减字木兰花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注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观词上阕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寓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B古人鸿雁传书,秦观词下阕写独倚高楼

22、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C黄裳词上阕写竞渡,“飞出”写群舟竞发、急划而来的实况,反映了参观者的真实感受。D黄裳词采取白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场景,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解析:B项,“字字”指排列成行的“雁字”,而非书信的字句。答案:B(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答:_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诗歌意境的题目,注意结合词中的主要意象描绘画面,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最后概括情感。秦词写的是女子怀人,独倚危楼;黄词写的是龙舟竞渡。二者一愁一欢自是不同。答案:秦观词用回肠、金炉、篆香、黛蛾、危楼、飞鸿等意象,营造出冷落凄清的意境,表达出女主人公独处怀人的孤寂苦闷情绪。黄裳词描写红旗高举、鼓声如雷、欢声如潮、龙舟破浪飞出、衔标而归的壮阔场景,营造出紧张热烈的氛围,表达出积极豪迈的情怀。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1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困倦地倚靠高楼栏杆,看那高飞的雁行字字都是愁。2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荫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