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05.50KB ,
资源ID:44861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486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年高二历史教案:9.1酝酿中的变革 (人民版选修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年高二历史教案:9.1酝酿中的变革 (人民版选修1).doc

1、9.1酝酿中的变革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早期改良思潮主要代表主要主张分析维新思想的形成背景,总结维新思想的形成过程,比较各思想家的思想特点,探究维新活动的深远影响概括知识史论结合史料分析早期改良思潮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三个发展阶段理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问题探究归纳总结 历史比较认识时代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有为维新活动的影响梁启超与时务报梁启超与时务报,谭嗣同与仁学、时务学堂和湘报,严复与原强国闻报和天

2、演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的崛起而不懈努力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维新运动兴起的情况:早期改良思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与时务报。早期改良思潮在鸦片战争后便出现了,是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行了维新变法的实践活动,从而促成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

3、,建议教师多注重纵向知识的归纳比较,培养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线索的学习方法,并将本课的教学既放在戊戌变法这个主题下来进行,同时也要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认识,从而体会中国近代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发展历程。本课引言着重指出,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变法主张迅速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积极思考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寻求新的救亡图存的方法和道路。建议教师让学生阅读引言后回答问题。问题一:你认为甲午战争后“新的历史条件”是什么?问题二: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失误与弊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第一目“早

4、期改良思潮”教材首先指出,鸦片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就已出现,进入19世纪70年代,维新思想蔚然成风。接着介绍了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总结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出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龚

5、自珍、魏源,以及洋务派的思想主张,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理论源头。(2)早期改良思潮的代表。进入19世纪70年代,具有早期改良思想的人数逐渐增加,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主张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求改革的内容也不断扩展。到中法战争前后,形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人物有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人。建议教师对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的思想做简单的介绍,这样可以为下面介绍早期改良派的思想主张作铺垫。(3)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主张。早期改良派强调向西方学习,寻求医治中国的方案,实现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早期改良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反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

6、主权的危害,认为只有仿效西方,实行变法,才是维护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惟一出路。第二,发展资本主义,提出“商战”。主张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此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第三,实行君主立宪。早期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早期改良派的思想言论,从而加深对早期改良思想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4)早期改良思潮的影响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7、,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康有为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军人物。教材首先介绍了康有为的简单生平,接着讲述了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和主要著作。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变”,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

8、、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 “变”, 只是 “渐进”, 而不是 “骤变”, 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康有为通过讲学和著书立说,阐述他的维新变法思想。他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于1891年刊行,康有为怀着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强烈不满,详细论证了古文经左氏春秋周礼等书都是“伪经”,完全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尽管康有为的论断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但却引起人们的思考:既然传统的经典是假的,那么从中引出的信条就不足为训了。这就打击了正统思想赖以立论的基础,为变法维新开拓了思路。孔子改制考于1898年刊行,康有为把孔子打扮成一位社会改革家,同时推孔子为“万世教

9、主”。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经过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扰和压力。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建议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进一步了解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接着阅读【学思之窗】,并组织学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参见问题解答部分。这里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史学界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10、。如对康有为的不同评价。(见本单元“资料与注释”相关内容)第三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强学会是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教材首先介绍了公车上书的情况,接着介绍了维新派的刊物中外纪闻和北京、上海的强学会。(1)公车上书。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立即联合各省应试举人,讨论上书请愿。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经康有为、梁启超等奔走联络,“万言书”征集到一千三百余

11、名举人的签名,并于5月2日呈递都察院。虽然都察院拒绝代呈,但“万言书”已广为流传。因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遂以“公车”为举人赴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公车上书”。它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的爱国行动。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看“公车上书记书影”及书影下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公车上书的内容。(2)中外纪闻。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

12、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强学会。1895年8月,在康有为、梁启超奔走推动下,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并得到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康有为亲自撰写强学会叙,提出中国正处在“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洞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的危急之中,呼吁挽救民族危机。强学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均有人演讲“中国自强之学”,团结和影响了不少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一些外国传教士也加入了强学会。不久,康有为又赴上海创立强学分会,并出版了强学报,形成了南北呼应。维新派的活动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御史杨崇伊于1896年1月20日奏劾强学会结党营私,贩卖西学

13、书籍,刊印中外纪闻,勒索外省大员。强学会和中外纪闻遭封禁。但无论是公车上书、中外纪闻,还是南北强学会,已使维新之风渐开且再难遏抑。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上一目介绍的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本目介绍的康有为领导的维新活动联系起来认识,说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既有理论的研究,也有具体的实践。第四目“梁启超与时务报”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都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他们在维新活动中都有不俗的表现。教材分别介绍了三位的主要活动,并在最后一段总结了维新派维新活动的影响。建议教师在介绍以上三位维新人物时,可运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列表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学习延伸”中,学生对梁启超

14、、谭嗣同和严复政治主张进行比较的范例。本目最后一段简述了维新活动的历史影响,建议教师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本课的小结。维新派通过办报纸、立学会、兴学堂等活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在各项维新活动的过程中,一批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应运而生,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并由他们组织起了维新运动的主要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学会、学堂、报纸、著述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渠道,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早期改良思潮”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以及洋务运动中

15、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接着指出,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和洋务派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统治,所以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只能局限在器物的层面。随着鸦片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一方面,他们延续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另一方面,要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早期改良主义的思想主张。在介绍早期维新派及其改良主张时,可以通过阅读史料的方式,总结有关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认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关于“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康有为的思想与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之间的承续关系。同时也指出康有为的思想理论更为缜

16、密,并且付诸于实践。建议教师在介绍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时,要注意深入浅出,重点放在对康有为思想特点的总结、归纳和分析上。对于【学思之窗】中的问题,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题目的答案可呈开放性。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还是利弊兼有?主张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均可成一家之言。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了解一些关于维新运动的不同学术观点,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对维新思想及维新运动的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公车上书和强学会”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将本目内容与上一目内容联系起来认识,指出上一目主要是介

17、绍康有为的思想理论,本目是进一步介绍康有为维新活动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成立强学会,在维新运动兴起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本课介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较多,建议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方案“看维新风云人物”,由各学习小组选择一个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撰写小论文,最终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可使学生通过一个侧面对维新思想和维新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关于“梁启超和时务报”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运用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与比较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三位维新派代表人物的主要

18、活动和主要思想。这样可以使知识内容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能力。建议教师将最后一自然段作为本课的小结。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有关史实,包括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各项维新活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呼应主题。要求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教学案例案例一在学习“早期改良思潮”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一组史料,通过阅读、分析史料,理解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材料1: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

19、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材料2: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案例二在学习“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一目时,组织学生讨论康有为的思想特点和【学思之窗】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案例三在学习“公车上书和强学会”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以下三幅图片。在学习完本目内容后,请学生为三幅图片配上图片说明。图片1:公车上书记书影。图片2:中外纪闻书影。图片3:北京强学

20、会旧址。案例四在学习“梁启超与时务报”一目时,运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学习。表格可以是教师课前绘制好的,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道来绘制。可一边讲解一边填写,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代表人物活动地点主要著述刊物学会(堂)主要思想梁启超上海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利弊时务报变法图强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湖南仁学湘报时务学堂主张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体现民主革命思想严复天津原强天演论国闻报主张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借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四、问题解答想一想: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解题关键:客观地分析,辩证地认识。思路引领:从儒家思想的

21、历史地位和维新思想的现实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提示: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探究学习总结】1康有为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解题关键:康有为这么做的原因。思路引领:历史根源、时代背景以及康有为的阶级属性。答案提示: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或思想文化上,长期受着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为偶像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

22、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资产阶级又不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起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2为什么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解题关键:梁启超成为宣传家的原因。思路引领:梁启超的维新活动。答案提示:梁启超作为时务报的主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如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利弊等。在这些文章中,梁启超大声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要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梁启超文笔流畅,言辞锐利,富有感情,动人心弦,大大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所以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二)学习延伸问题讨论: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主张各有侧重,试比较异同。参考答案提示: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