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 ,大小:12.50KB ,
资源ID:4484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48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谒司马迁祠.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谒司马迁祠.doc

1、谒司马迁祠到了韩城,不能不去拜谒司马迁祠。一部史记虽然光耀后世,耸起了中国历史学不朽的丰碑,但在当时根本改变不了司马迁的命运。可想一介官职卑微的小史官,曾因“诬罔主上”而受宫刑,死后能被偷偷埋回老家已属幸事,又怎敢奢望皇家厚葬?就这样,一代史圣的灵魂如无名小鬼孤单游荡在古称龙门的陕西韩城芝川镇韩奕坡上,直到近400年后的西晋年间,才有汉阳太守殷济首先为其树柏立碑,也算是在为司马迁昭雪正名吧。司马迁祠东临黄河,依山而筑,当地人称“太史高坟”,这一称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故乡人民对司马迁的崇敬。正是仰仗父老乡亲祖祖辈辈为祠院添砖加瓦,延续香火,司马迁祠才得以今日历尽千年沧桑而愈显古朴端庄。穿过“汉太史

2、司马祠”木牌坊,迈步石条铺就的司马古道,再踏上青砖砌成的朝神道,然后以虔诚心情攀登99级石阶,方可跨入祠院。高山仰止,拜谒史圣的道路正是史圣精神的写照。祠院内古柏参天,花木竞秀。寝宫中司马迁塑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献殿廊柱上木刻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名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这就是司马迁。只因仗义执言替降将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怒了刚愎自用的汉武帝,而遭受宫刑之辱。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续写史记,为了无愧于父辈的教诲和养育了自己的整个华夏民族,他忍辱负重,以非凡的毅力支撑着残弱的身躯,耗尽了刑后全部的心血。司马迁不会想到,千百年来对史记的赞誉难计其数,但他知道完成了史

3、记就可以含笑九泉。祠院内陈列着历代文人墨客凭吊司马迁的诗文石刻,大多是赞叹史圣功绩或为史圣鸣不平,唯独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为司马迁的侍妾书写梦碑一块,留下了千古佳话。碑文记述褚遂良在同州作刺史时,夜坐西厅,半梦半醒,恍惚见一高髻盛妆的女子向他哭诉,说是汉太史司马迁的侍妾,姓随名清娱,17岁时跟随司马迁,并陪司马迁周游名山大川到达同州,司马迁有事去了京师,把她留在同州。后来听说司马迁已故,她也忧伤而亡,葬在长乐亭西。褚遂良听后很受感动,叹息这个贤良的女子,一心侍奉才德超凡的司马迁,却没能得到圆满结局,欣然提笔写就故汉太史司马公侍妾随清娱墓志铭,并立碑于司马迁祠内,以了其托梦之心。可想一名侍妾如此苦苦追随司马迁,从汉至唐,辗转十几个王朝,真正称得上是“千年等一回”了。祠后是司马迁墓,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体用青砖裹砌,嵌有八卦砖雕,然而乾坤方向颠倒,似乎在驳斥封建帝王不明事理,独断专横。走出祠院,蓦然回首,依稀可见墓顶古柏苍劲挺拔,高高耸起,不知是否史圣仍在关注着后来的世事。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