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 交通通信工具进步与大众传媒的更新基础过关一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特点:更迭速度加快,但在 较显著,在 则迟缓很多;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 2表现项目表现人力牵引 是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时间)自行车传入中国; 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厂,并逐渐成为人常生活中主要的 工具。机械牵引电车1906年, 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 年上海在年开始有了公共汽车运行轮船在 推动下,年中国建成第一艘轮船,并在1872年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蓬勃开展,铁路建设较快发展;1969年 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2003年世
2、界上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列车在 商运。飞机 民航事业起步, 覆盖大半个中国。(二)邮电通讯设施的逐渐完善:表现邮政1866年 开始办邮政,1896年正式办理,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名为“ ”。有线电报1877年, 在 架设电报线,开始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无线电报 年创设无线电报,1932年底开设 无线电报业务。电话 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 与 、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 和 合一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后,通信技术和 发展迅速。二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一)大众报刊事业的发展由于社会需要适合 阅读需求的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兴起了办报热潮,开始了
3、近代中国的大众报业。70年代起中国开始自办,1873年汉口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形成过人办报热潮,影响较大的有 等,相对而言, 报刊更能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影视:(1)历程:电影艺术的出现时第 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时间是 年,由 (国家)的卢米埃尔兄弟放映,当时的电影没有声音,因此称为“ 时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 (国名)的 ,1935年浮华世界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技术进入到“ 时代”。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视机诞生于 年。(2)中国电影:电影事业在中国的发展特点是经历了 到有声,从黑白到 ,从进口片到国产片
4、的发展阶段。1896年 徐园“又一村”放映了“ ”成为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905年,出现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一度由于过分强调 宣传作用,出现题材单一的倾向,改革开放真正激活了我国的电影市场。(3)中国电视:1958年 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 。目前中国电视的特点是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4)广播:中国最早的广播台是在1923年由 商人在 创办;中国人自办的广播台是在1926年由政府支持下创办
5、;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是在 年的 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是在 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 。(三)互联网:1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2互联网的优势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问题提升:1、从动力、技术、地区差别、对象、进程、种类等方面指出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2、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拓展延伸:1.中国近代交通运事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特点:逐渐开始近代化,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与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成因:先进的中国人
6、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列强为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消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负面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
7、由外国控制,有利于外国的经济、政治侵略。2.影响中国近代通讯发展的原因 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大力提倡;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2.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人们的家庭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中国电信技术不断进步,制造电信设备的能力增强;(3)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极大地推动了电信的普及。2、中国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原因:内因:(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2)社会形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3、中国
8、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制造舆论,唤醒民众;娱乐大众、传播新知。总之,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4.报纸、电影在传播信息时各自的特点报纸:(1)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2)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机关报成了新闻传媒的主体,报纸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
9、出现高潮;电影:(1)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并不强,但制作比较精良,画面比较清晰,能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2)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极强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其特殊效果与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5.正确理解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1)积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消极: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过分依赖网络会导致忽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淡漠。(3)应对态度: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是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社会、学校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应用互联网。6.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近代报刊和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