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现特点农业经营形态地位手工业发展表现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商业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工商食官、专卖制度、坊市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1、掌握主要耕作方式(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掌握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及评价。【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经济特点以及耕作方式变化;小农经济特点与评价难点:农业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等概念区分;农业经济与小农经济特点区分;运用本课知识分析当今三农问题。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掌握农耕经济特点以及小农经济特点与评价;认
2、识农业经济在古代中国重要地位,勾画书中重点语句。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 (总预习时间25分钟)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5分钟)问题导学一、 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农业的起源: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古代农业的地域差异: (二)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演变: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器、木器和骨器等)商周:青铜农具出现,但没有普及,以 为主。春秋战国: 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动力革命。两汉: 的发明使用,使牛耕技术得到推广。唐朝: 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古
3、代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和成熟。2、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由简单协作逐渐过渡到精耕细作的个体小农经济。(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二、古代小农经济1、出现: 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也随之产生。2、小农经济特点:以 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与 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难于扩大再生产,且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具有较强的落后性和脆弱性。2、小农经济评价:积极方面: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生产力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消极方面: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
4、经济的发展;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容易引发生态矛盾;近代以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三、古代水利设施的兴修和完善1、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芍坡、郑国渠、与著名的 。2、灌溉工具:三国时期,马钧改进 ,唐朝发明了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土地制度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所有(公有制)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二)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1、土地兼并: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合法性危害:土地兼并造成小农破产。一方面使农耕生产秩序破坏,国家失去税收来源;另一方面,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不利
5、于政权稳定。统治者抑制兼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 ,明朝制定 等,限制买卖。2、租佃关系发展:发展历程:战国时期产生;宋代以后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期,超过自耕农,普及全国。积极作用: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重要概念区分:2、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经济是为满足生存而生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特征是自给自足,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小农经济是在铁器牛耕出现和土地私有制确立之后的产物,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下的小农,除了拥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外
6、,还有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三者关系如右图所示:三者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十二生肖与古代农业文明有何关系?小农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二、基础自测:1.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是下面的( )A B C D3.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
7、:“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4.汉书食货志中写道:“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段话A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 B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C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 D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二、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8分钟)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分)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中国农村
8、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三:明末清初,黄宗羲指出,天下之治乱与一姓之兴替是无关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原臣),即一国的治与乱要看人民是否幸福,而并不在于由谁来做君主,而在于是否以万民的切身利益为目的,从而否定了专制君主将万民幸福系于一姓的谎言。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
9、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 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5分)(2)材料二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的理解?(4分)(3)材料三中黄宗羲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他在“君”“民”关系的论述中,与以往民本思想的不同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实践上的不同。(3分)二、总结本课知识结构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1.诗经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与这一诗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土地公有制瓦解 C土地兼并现
10、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2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社会秩序的是A.连坐法 B.保甲法 C.雇募制 D.均田制 4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不相适应的是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B“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C“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1、D“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5.“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品经济发展 B农民斗争打击了地主 C封建剥削减轻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6.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这主要是为了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7.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二、课后巩固促提升(做配套练习册;看参考资料知识点播和高考真题)一、 课前自测:1-4:CDDD当堂检测:1-7:DDDDD BA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