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第24课 赏析示例 六国论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于是北宋采取了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这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课时作业夯实基础自主学课堂探究破重难课堂内外话阅读夯实基础自主学 夯基固本 熟记要点 自主学习 整合知识 1作家作品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
2、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博辩,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2背景解读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这样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交纳大量的银、绢。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一
3、现实,苏洵撰写了六国论。3文体知识论论是议论,它是以论证为主的说理方式,论的任务主要是论证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某一事理的是非得失。它的特点是:要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4文化常识【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例如: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字音识记弊在赂秦()洎牧以谗诛()()暴霜露()2辨形组词赂贿赂洛洛阳 嬴嬴政赢输赢 谗谗言搀搀扶ljchnp3通假字(1)暴
4、霜露,斩荆棘()(2)暴秦之欲无厌()(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当与秦相较()4一词多义(1)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觉今是而昨非()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通“曝”,冒着通“餍”,满足通“毋”,不要通“倘”,如果动词,不是形容词,错误的副词,无,没有(2)或或未易量()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一食或尽粟一石()(3)得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此言得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诚不得已()副词,或许代词,有的人副词,有时动词,得到形容词,适宜,得当动词,捕获动词,看到动词,能够(4)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誓天不相负()伯乐相马()(5)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与战胜而得者()副词,互相代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此处代“你”动词,观察,辨别,鉴定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同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6)欲暴秦之欲无厌()鱼,我所欲也()(7)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8)事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欲望动词,想要得到,需要动词,读 p,通“曝”,冒着形容词,读 bo,凶暴的动词,侍奉名词,事情(9)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0)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11)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副词,最终,终于动词,坚持到底副词,起初副词,才连词,假使动词,对着,这里
6、是对付的意思(12)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3)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至丹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14)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形容词,旧的,过去的连词,所以动词,治理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战争,武力5词类活用(1)李牧连却之()(2)日削月割()(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6)以地事秦()(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8)秦以攻取之外()使动用法,使退却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形容词作动词,完整地存在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名词作
7、动词,礼遇,以礼相待名词作动词,侍奉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动词作名词,攻战的方法6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父亲的父亲。(3)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实际情况。泛指祖辈、父辈。智谋和力量。(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今义:翻倒。先例。灭亡。7文言句式(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被动句
8、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课堂探究破重难 聚焦重点 剖析难点 全线突破 讲练互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领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
9、用了哪些对比?各有什么作用?提示:第二段从第一个方面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用了以下对比: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3阅读第三段,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有什么作用?提示: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
10、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改好不
11、好?为什么?提示:不好。首先,六国灭亡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因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输币。如果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
12、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五段的话,上面这些话就变得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作“借古讽今”。1课文主旨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抗争,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分析这篇文章,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属于史论,目的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论点
13、,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社会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它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不赂秦”两类国家加以论证;接着通过假设进一步论述如果不赂秦六国就不会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
14、此外,文中还综合运用了例证、引证,特别是对比论证的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4课文译释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赂秦。赂秦而力亏,拿土地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这是破灭之道也。走向灭亡的道路啊。兵:兵器。弊:弊病。赂:贿赂,此处指向秦割地求和。亏:削弱。道:道路。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了,全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这是因为强援,不能独完。故曰:一个国家失去了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在赂秦也。弊病在于贿赂秦国。或:不定
15、代词。互丧:相继灭亡。互:交互、相继。率:全都,一概。以:介词,因为。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独完:独自保全。秦以攻取之外,秦国除了依靠战争的手段夺取别国的土地外,还从小则获邑,大则贿赂中获得利益,小一些的就得到市镇,大一些的就得到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大城。如果把秦国因六国贿赂而得的土地,同它凭借打胜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仗而夺得的土地相比较,那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各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国因赂秦而失去的土地,跟它们打了败仗失去的土地相比较,其实亦百倍。那前者实际上也是后者的百倍。以:介词,用、凭。邑:小城镇。较:比较。其实:其,代词,那。实,实际上。亡:失去。则
16、秦之所大欲,那么这样看来,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各诸侯国最大的祸患,本来都不在于战争啊。想想他们的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先人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这么点的土地。大欲:最大的欲望。大患:最大的祸患。固:副词,本来。厥:代词,这里相当于“其”,他的,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祖父”。暴:暴露,意为“冒着”。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子孙对待这些土地却不很珍惜,拿它来送给别人,像丢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又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一夜安寝。起视四境,
17、而秦兵又至矣。然安稳觉。一起床再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军又到那里了。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这样,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有限度,而暴秦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你送给它越多,它侵犯你就越厉害。所以双方还没有交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战,强弱、胜负已经断定了。视:对待。举:拿。以:连词,表目的。然则:承上启下的连词,“既然这样,那么”。厌:满足。之:代词,指秦。之:代词,指赂秦各国。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诸侯发展到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古人说:“拿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柴草不烧尽,火是不会熄
18、灭的。”这话对了。至于: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以至于”。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固:副词,本来。宜然:应该这样。以:介词,拿。得:适宜、得当。之:代词,指上面说的道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齐国人未曾贿赂秦国,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而灭亡了,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这是什么原因呢?亲附秦国而不援助五国呀。五国已经丧,齐亦不免矣。灭亡,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尝:副词,曾经。继:随着。迁灭:灭亡。迁,改变的意思。与:亲附、亲近。既丧:已经灭亡。燕赵之君,始有远燕和赵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略,能保住自己的国土,坚持正义不
19、去贿赂秦国。因此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是燕国善于用武力对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付秦国的功效啊。到了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计,始速祸焉。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义:坚持正义,名词用作动词。是故:因此。效:功效,效果。以:介词,用。始:副词,才。速:招致。焉:句末语气词。赵尝五战赵国曾经与秦国打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了五次仗,两败三胜。而后来秦国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领兵又接连两次打败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被赵王杀害,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使用武力抗秦而不终也。能坚持到底。于:介词,与,同。再:
20、两次。却:使退却,打退。洎j:及,等到。以:介词,因为。终:坚持到底。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况且这时燕国和赵国都处在秦国把别国灭得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差不多的形势之下,可以说智谋和力量都无援且用尽了,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样打败仗而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且:连词,况且。革灭:灭亡。革,除去。殆:副词,近乎,几乎。智力:智谋和力量。诚:副词,实在。向使假使当初韩、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楚、魏三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人不归附秦国,燕国客不行,良将犹在,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名将李牧等还在领兵打仗,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天数,倘若跟秦国相抗衡,
21、结局或未易量。或许还不能轻易估量呢。向使:假设连词,假使。爱:爱惜。不行:不去行刺。数:天数,命运。或:或许。易:轻易。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唉!如果把各国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各国的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用侍奉秦国的诚心礼遇各国的非凡人才,齐心协力对付西方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吃饭都吃不下去了。以:介词,把。封:封赏。礼: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对待。恐:担心。悲夫!有如此之可悲啊!六国本来有这样的大好形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势,却被秦国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致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走向灭亡。
22、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悲夫:可悲啊!夫,句末语气词。为:介词,表被动。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为:治理。无使:不要让。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但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势力。今天如果拿这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么大的一个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下矣。之下了。夫:句首发语词。于:介词,表比较。而:连词,表转折。苟:假设连词,如果。以:介词,拿。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从:跟随。故事:先例。是:指示代词,这。使动用法一、
23、知识讲解二、实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译文: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
24、己的两个儿子拜见了子路。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译文:长幼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根本的伦理关系。解析:(1)中“止”为使动用法;“食”意为“给吃”;“明日”意为“第二天”;“以告”是省略句,应为“以(之)告(之)”。(2)中“废”意为“废弃”;“洁”为使动用法。参考译文: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了后面,碰到一位老人,(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田头除起草来。子路拱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
25、,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拜见了子路。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他。等(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出门了。子路说:“不出来做官不合乎义。长幼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根本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践行大义。道义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课堂内外话阅读 课内素材 深度挖掘 广泛阅读 全面提升 课内素材【素材积累】苏洵给孩子取名饱含深意苏洵虽然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但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忧虑。于是他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而对于另一个儿子苏辙,
26、苏洵则相对比较放心,取名为“辙”,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不易遭人嫉恨。【运用角度】这 则 素 材 可 应 用 于 与“因 材 施 教”“可 怜 天 下 父 母心”“知子莫若父”等有关的材料、话题或命题作文中。【运用示例】他们是伟大的,仅父子三人就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半壁江山。但他们潇洒而不放纵,自由而不张扬。“轼”“辙”是父亲苏洵为两个儿子取的名字,旨在教诲他们要低调内敛。这份低调,成就了苏轼“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欣然情怀!不得不承认,其实,低调是另一种张扬。拓展阅读教子有方、自学成才的苏洵在“唐宋八大家”里,苏家独占三席,可以称得上是文坛奇观。李白、杜甫、陶渊明才华出众,
27、可是他们的后代都很平庸,中国古代文坛如果按家庭为单位比赛,冠军非苏家莫属。在苏家,苏轼无疑是代表人物,在唐宋八大家中有实力争夺第一,而苏洵、苏辙在其中则不太出众。不过论对苏家团队崛起的贡献,苏洵是最大的。传说中苏轼、苏辙小时候都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苏洵用了许多办法,都不见效。后来他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当两个儿子在玩耍时,他就躲在一个他们看得见的角落看书。两兄弟好奇,跑过来看老爸偷偷摸摸在干什么。苏洵每每故意慌慌张张地把书藏起来,于是苏轼兄弟更好奇了,想方设法偷老爸的书看。由于本身天资聪慧,他们渐渐都迷上了读书。中国古代盛产严母,比如岳母、孟母,她们在教育领域名气很大,被千古传颂。其实从素质教育
28、角度而言,苏洵善于利用青少年逆反心理,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儿子把读书当成乐趣,这种思路更为科学,效果也更为理想。也许因为中国人在教育上推崇“严”,不太喜欢“慈”,苏洵这位慈父在教育界没有赢得多少名气。除了在家庭教育上称得上是天下父亲的典范,在自学成才上,苏洵也是后人的楷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苏洵在 27 岁前是不爱学习的,自我感觉却还不错,在第一次进京考试惨败之后终于幡然醒悟。回来后他把自己多年文稿送进了火炉,搞得满屋黑烟,让邻居们以为失了火。发愤苦读五六年后,苏洵开始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其时已经三十多岁了。苏洵的成才经历对于“年过三十不学艺”的旧思想
29、是一种否定,论证了多大年纪开始学习都不为晚,不必以年龄作为不学习的借口。作为文人,苏洵颇喜言兵,写了许多用兵方面的文章。由于没有机会参军,这些言论当然最终只是纸上谈兵。应该说苏洵的运气不错,假如皇上真的给他统兵的机会,焉知他不会像赵括一样成为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千古典范。古代文人社会地位通常高于武人,因此文人常常以为打仗是不需要实战经验的。苏洵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写作的目的是“言当世之要”,为了“施之于今”。嘉祐元年,他带着苏轼、苏辙进京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欧阳修赏识后在京城名声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面试,他却推托有病,不肯应诏。此举颇令人费解,联系到苏洵喜欢言兵,或许是出于欲擒故纵的考虑。从诸葛亮开始,文人似乎都在潜意识里期盼着主子三顾茅庐来请自己,似乎这样才有体面。从苏洵托病来看,他也算是个典型的中国文人。苏洵是幸运的,创造了中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然而因为苏轼太出名,苏洵的文名相当程度被世人忽略了,可见凡事有利必有弊。温示提馨请 做:课时作业 24PPT文稿(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