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44分)读下面四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 图中四国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 丁、丙、乙、甲D. 丁、乙、丙、甲2. 下列关于四个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B. 乙国人口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C. 丙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降低D. 丁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答案】
2、1. D 2. D【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判断,甲图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少年儿童比重高,故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图人口出生率约38,死亡率约38,自然增长率为0;丙图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约25%;老年人口比重约3%,1564岁人口比重约72%;判断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丁图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故选D项。【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甲国人口增长快,判断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A错误;从乙国的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0增长,不能判断其性别比,B错误;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判断为发展中国家,而逆城市化出现在发达国家,C错误;丁国人口负增长,主要是由
3、于老年人口比重高,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读图,对于不同类型的图示,需要掌握不同的读图方法,尤其是几条坐标轴的图示,学生应抓住坐标原点的位置,确定纵坐标读图。并能结合两类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特征和城市化特征等内容分析。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3. 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 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 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D. 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4. 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A. 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
4、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 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C. 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D. 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答案】3. A 4. C【解析】【3题详解】读图,该市总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A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C错误。人口数量的变化中,机械增长占的比重大,以机械增长为主,D对。【4题详解】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原因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C正确。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升级出现“民工荒”,A错误。生态环境恶化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农村污染较轻,生存环境不如城
5、市优越,D错误。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及2013年人口的相关数据比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5.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与我国目前人口现状不符的是A. 老年人口数量一直明显上升B. 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C. 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D. 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数量一直明显上升6. 针对上述人口变化特点,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 继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 改革户籍政策,引导人口流动积极鼓励境外移民A. B. C. D. 【答案】5. D 6. B【解析】【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
6、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5题详解】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比例先上升后下降,因为没有人口总数,所以无法判断数量变化大小,故不正确;60岁及以上比例一直上升,老年人口数量一直明显上升;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故正确大学生人数(每10万人)在明显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说明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选D。【6题详解】针对表中我国人口变化特点,应该采取的措施有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继续大力
7、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B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方面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以外的某一区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该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据图完成下列各问题。7. 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A. 移民B. 农业或家务职业C. 非农业职业D. 政府或管理职业8. 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 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C. 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D. 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答案】7. D 8. D【解析】试题分析:【
8、7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图中随着距离的变化,政府或管理职业迁移所占比重波动最小,D对。移民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大,A错。农业或家务职业、非农业职业受距离远近影响较大,B、C错。【8题详解】移民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A错。移民主要迁移方向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但并不全是逐级流动向高一级城市,B错。也不只是就近流动,C错。受某些特殊因素(如婚姻、家庭等)影响,移民可能向中小城市迁移,D错。【考点定位】不同迁移类型与距离的关系,迁移方向及影响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 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A. 组团式B. 集中式C. 条带状D. 放射状10. 根据图2信息可知,甲城市的火力发电
9、站适合选择在中的 ()A. B. C. D. 11. 适合K点布局的企业是()A. 火电厂B. 印染厂C. 污水处理厂D. 自来水厂【答案】9. A 10. D 11. 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9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该城市被交通线和河流阻隔成片状分布并且每片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功能区系统,因此应为组团式。A正确。【10题详解】从SO2浓度的等值线延伸方向看,该地的盛行风向应为东风,故火力发电厂宜布局在城郊西部点,对城区污染较小些。D正确。【11题详解】K点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结合选项分析可建自来水厂。D正确。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
10、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2. 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铁路交通D. 水运13. 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 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B. 防城市内涝C. 阻止行人穿行D. 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答案】12. D 13. A【解析】【分析】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12题详解】根据题意,该地“南船北马,
11、七省通衢”,结合图一可以看出,水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D正确。【13题详解】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可以减小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最小程度的减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A正确;城市内涝与排水设施有关,与交通线路无关,B错误;高路基无法阻止行人穿行,C错误;地面下沉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或自然因素有关,D项错误。【点睛】题难度较小,以某城市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 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
12、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A. 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 增强排污排涝能力C. 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 增加休憩娱乐场所15. 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A. 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 河道取直,水质恶化C. 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D. 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答案】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
13、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故选B。【15题详解】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A错误;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净化加快,B错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C正确;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D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改变了土地利用
14、方式,改变了景观与生态系统影响改变了地方文化等;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通过多年探索,地处非洲北部内陆的 N 国终于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使鲜鱼(新鲜的鱼)摆脱奢侈标签而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研究过程中发现,鱼苗直接投入湖泊养殖则会当天死亡,而将鱼苗投入室内装满湖水的鱼缸中养殖则能正常生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 N 国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的关键措施是()A. 调节湖水温度B. 投放大量饵料C. 增加湖泊水量D. 降低湖水盐度17. 与滨海鱼类养殖相比,沙漠咸水湖鱼类养殖的优势在于()A. 昼夜温差大B. 污染少C. 热量足D. 品种全18. 鲜鱼曾是 N
15、国的“奢侈”标签,其直接原因是()A. 鱼类养殖技术落后B. 鱼类养殖成本过高C. 活鱼运输成本过高D. 境内鱼类资源匮乏【答案】16. A 17. B 18. C【解析】【分析】要注意“鱼苗投入室内装满湖水的鱼缸中”提供的信息,“室内”应该温度较高,“湖水”应该是原湖水。【16题详解】N国位于非洲北部的内陆地区,应为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不利于鱼类生长,故需要采取相关设备、措施调节水温以适应鱼类生长。将鱼苗放在室内,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湖水温度的作用。A正确。在缺乏饵料的情况下不会导致鱼苗当天死亡,B错误。湖泊水量主要影响鱼类养殖的数量,C错误。湖水盐度在室内与室外并无差异,D错误。故选
16、A。【17题详解】与滨海地带相比,沙漠咸水湖距人类生产、生活密集区较远,受人类生产、生活排污影响小,优势在于污染少。B正确。热量充足对渔业生产影响不大,C错。故选B。【18题详解】鱼类养殖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不会是因为该国养殖技术落后,A错误。养殖成本过高不是直接原因,B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N国位于非洲北部的内陆地区,应为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水温过高,夜晚则水温过低,不利于鱼类生长;此外,因其淡水河湖稀少,鲜鱼基本依赖进口。活鱼需进口,且运输成本过高,导致N国鲜鱼价格昂贵,C正确。该国境内鱼类资源匮乏也使得鲜鱼需要依赖进口。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
17、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2018年俄罗斯温室蔬菜产量将创历史新高,预计比2017年增加约12%,蔬菜进口量下降,高水平的补贴和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其蔬菜迅猛发展的主要条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 影响俄罗斯亚洲地区的温室蔬菜种植明显滞后的主要因素是()A. 水源B. 技术C. 热量D. 人口20. 随着产量的提高,2018年俄罗斯蔬菜价格并没有大幅度降价,原因可能是()交通条件改善 政府投资加大能源成本增加 市场需求旺盛A. B. C. D. 【答案】19. D 20. D【解析】【19题详解】这是温室蔬菜种植,说明热量和技术不在是限制其蔬菜种植的主要因素;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以西
18、的欧洲部分,亚洲地区人口稀少;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并不短缺。因此影响俄罗斯亚洲地区的温室蔬菜种植明显滞后的主要因素是人口,D选项正确。【20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俄罗斯温室蔬菜产量大增,高水平的补贴和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其蔬菜迅猛发展的主要条件,说明蔬菜种植成本增加;蔬菜产量增加,而蔬菜进口量下降,说明其市场需求量旺盛。D选项正确。“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 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 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
19、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 黑龙江五常大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 光、热、水充足B. 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C. 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2. 促使黑龙江五常“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冷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人和培育C.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答案】21. B 22.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21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 气温偏低,热量较其他地区不足,病虫害少,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
20、他种植区的条件,A错误,B正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C错;我国东部地区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错。故选B。【22题详解】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是变暖,A项错误;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会提高水稻的品质,B项正确;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增加生产效率,C项错误;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能够保证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水源供应,D项错误。故选B。第卷(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
21、性特点。(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解析】【分析】以城
22、市外来人口来源数据为背景,考查人口流动的方向及原因、对人口流动的看法,难度较低。外来人口来源注意关注其占比较大的省份,还有中国三大经济带的区分。对于人口流动的看法是开发性的,表明态度需紧扣观点阐述相关理由。【详解】(1)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得知,进入北京的外来人口多来源于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上海的主要从江苏、河南、四川迁入;迁入广东的主要是河南、广西、四川等地的人,从迁移的距离看,迁入北上广人口多数是就近迁移。从迁入人口来源地所在区域看,主要来源于中东部地区;从迁移原省份看,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2)分析特定区域人口迁移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河南、湖北等迁入北上广人口多的原
23、因可从迁移距离看、劳动力剩余情况及当地对外来人口的接纳度等分析。(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该不该限制人口迁入北上广,可“限制”或“不限制”表明态度。“限制”人口迁入可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压力入手分析。“不应限制”可从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分析,包括增加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两地差距、缓解城市老龄化问题等方面阐述。【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答题思路:(1)三个角度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四个方面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性
24、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24.读某地区城市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拟在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简述其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2)该城市拟在甲处规划建设化工园区,试评价其选址的合理性。(3)位于主城的丙处拟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一般是指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项目,试分析该项目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该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献3条计策。【答案】(1)
25、位于主城外围,地价较低;位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2)位于城市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对城市空气和水源污染小;靠近河流和铁路,水陆交通便利。(3)推动郊区城市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流动;方便城市居民生活。(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或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坚持公交优先、重点发展轨道运输、发展立体交通等;加强交通管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试题难度一般。【详解】(1)读图该城市在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其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位于主城外围,地价较低。都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便利。(2)根据所学知识化工厂会带来水和大气污染。根据风频图甲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不污染
26、城市大气;位于河流的下游,对水源污染较小;公路、水运相连,水路交通便利。乙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污染城市大气;距离交通线较远,交通不便,故两地选择甲更为合适。(3)读图分析,丙处远离市中心,处于郊区,未开发土地面积广、发展空间大;在该处建设城市综合体,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郊区城市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带动郊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使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方便城市居民生活。(4)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而合理的城市交通道路来自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属于城市合理规划的内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有效减少私人
27、小汽车的数量,能够减少城市车流量,所以能够有效的控制城市交通拥堵。同时重点发展轨道运输、发展立体交通等;加强交通管理等。【点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便利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要接近居民区;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严重的企业应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西班牙柑橘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在东部沿海肥沃土壤上集中成片种植优质“无核
28、克里曼丁”柑橘,集约化经营,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西班牙,柑橘产品大量出口到欧盟各国。 (1)分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析西班牙柑橘大量出口欧盟各国的原因。【答案】(1)沿海地形比较平坦;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和,有利于柑橘越冬;土壤肥沃。(2)西班牙柑橘产量大、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距离欧盟各国较近,运输快捷方便;欧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柑橘的需求量大;欧盟内部贸易政策支持。【解析】【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首先需要从图示图例切入,描述柑橘的主要分布区,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在沿海的平原区,然后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回答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可从产品品质、距离远近、交通的便捷程度、市场的广阔程度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西班牙柑橘产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品质优,产量大,市场竞争力强;距离欧盟各国较近,运输快捷方便;欧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柑橘的需求量大;欧盟内部贸易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