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29KB ,
资源ID:4454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45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柏杨:中国人史纲.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柏杨:中国人史纲.doc

1、柏杨:中国人史纲台湾作家柏杨的代表作中国人史纲是他于1968年至1977年期间在狱中写成的。该书被列为台湾社会影响力最大的10部书之一,最近由同心出版社推出的、其亲自审订、重新配图的版本,是目前内地最为权威和完整的版本。中国人史纲(全三册)柏杨著 同心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定价:75.00元中国人史纲是一部旧书。当年读时,如受电击;十多年后重读,百感交集。在白话国史著述里,一直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极力赞扬的,如宣扬中国文明的灿烂、伟大等的书,这是接续了宋以后的儒家文化史观、精英史观;一种是极力否定的,认为中国历史充满了杀戮、肮脏、苦难,这是一种黑暗史观、专制史观。柏杨的中国人史纲虽

2、属于后者,但仍堪称独特。这是一部在监狱里写成的史书。这个看过地狱的人讲历史,跟学者在书斋里的讲史自然不同,对个人生存的高度重视,使他对以往的统治者充满了蔑视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帝王将相不过是人渣而已,是心智可笑可怜亦极可恨的罪人。书中有大量这样的句子:“石勒从他母亲身旁被捕去时,只二十一岁,千年以后我们仍可听到那衣不蔽体的老妇人绝望的哭声,她没有地方申诉,因为犯罪的就是合法的朝廷。”柏杨的力量在于,他既有资治通鉴这样传统史书的基础,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酱缸”理论。他对历史绝不缺乏“温情和敬意”,他称道中国人的文明成就,但更直面中国人的“丑陋”。自宋开始,中国的制度、文化成为士大夫们寄生的乐园

3、。这个精英群体称道礼教、名教治国,自己却太没有识见和节操。在濮议事件中,“欧阳修、韩琦都是最顽强的保守派,只不过在父子至情上偶尔流露一点灵性,就立刻受到凶暴的待遇。”在南宋面临亡国之际,“蒙古兵团在毫无抵抗的情形下,进抵临安。宋政府已经瓦解,包括宰相在内的当权官员,以及日夜都在思念忠君爱国的道学家士大夫群,大都逃走。”在大礼议事件中,“卫道之士大为震动,一个个中风狂走,好像到了世界末日。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尤其激烈,他大声疾呼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以至于后来郭嵩焘给李鸿章写信,仍感叹这个寄生的阶层,他说,中国之大患,在于士大夫没有见识。因此,宋明以后的中国灾难,更多地属于文

4、明退化后的报应。就像黄仁宇等史家承认的,在这种文明里,没有人能逃脱,没有人有安全感。人人都有了“行货感”(王小波语),天理、道义撕破了建立在血缘之上的人性之善,于是地缘、家国也显出狰狞。当年读柏杨,少年意气,只看到自家文化传统的悲哀,看到先人们的可怜;十多年过后,对历史的解读越来越近于传统文人的感怀,多是不及物、不用时事的空洞想法。我们所凭借的思想资源和历史正义仍是匮乏。历史才是中国人的宗教,无论是孔子集大成并侧重于儒家的历史写作,还是司马迁那样倾向于道家的历史写作,都使得个人的言行获得了不朽的意义。但现代的史书写作,少有维护这种中国式的宗教信念。我批评过唐德刚先生的三峡论、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

5、观,他们建立的历史评价系统,是一种历史主义的观念,而无视个人的努力和人生追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任务的大历史观里,生活在黑暗时代的个人似乎是不幸的、无意义的。历史主义笔下的个人言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宿命使然。我们今天仍活在这种种史观的阴影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尽管有着尊重个人尤其人民的底蕴,但仍属于这种决定论式的史观。只不过,他是文化决定论者。在这种史观作用下,他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往往流于随意,比如说杨广、完颜亮等人患有“大头症”,这类解读近乎市井理性;或者以现代的观念去理解古人,比如说,“杨广具有绝顶的聪明才能,但他缺欠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灵魂和情操。”此外,就是把不能为理性解释的人物事件归为谜

6、。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触目皆是。于是,同样写历史人物,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我们现在也能常见的中国人,柏杨笔下的项羽则让我们高高在上地以为西楚霸王“低能”。这样说,当然是对前贤的苛求。因为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历史,柏杨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一种参照。何况柏杨的中国史是这样明快可读,他总结的历史经验值得中国人牢记,那些历史轮回的人物事件,如果今人蹈其覆辙,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诚使“后人复哀”也。每一代人都期待新的历史叙述。这种历史写作是要综合他们当代的经验、新的观念、新的材料发现,更重要的,是要融进他们一代人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性的评判。这种中国史书传统,是中国人生活的百科全书

7、,这一传统在宋以后中断。宋明大儒用道学、理学来寻求中国人的意义,使得史书成为帝王之流的“家谱”。好在民间仍牢牢地守护着历史的良知、正义,守卫着对历史的信仰,用历史来规定人生的意义。在三国、水浒一类的书里,中国人一直在施行自己对历史、人生的裁决。这种对历史叙述之庄严虔诚,对历史人物的爱恨悲悯,安慰了在罪苦里跋涉的芸芸众生。今天,柏杨、唐德刚、黄仁宇们的努力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起点,一种不同于教科书、传统史书一类的个性写作,“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来年的话等待另外一种声音。”历史是可歌可泣的。尽管文明的发展已经使我们中间的一部分人能够戏说之,但在东亚国家多能健康地对待自己的历史之际,能够在小说、影视创作里平常地看待自己的过去之时,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发掘历史的意义。毛泽东在咏史中说:“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足乔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