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读导引】一大核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三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动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表现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2、为辅的经济体制转变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现工业化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国外经验,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实行中央领导,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
3、业得到发展经济出现了活跃局面1不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着力塑造诸如王进喜等“光辉的英雄模范”形象,20世纪90年代,勇攀时代高峰的企业管理者和技术持有者、自立自强再就业的下岗工人等成为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这一变化反映出()A主流媒体宣传方针的转变B土地分配制度出现了变革C下岗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主流媒体重点报道的对象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故选D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流媒体宣传的内容在变化,但其紧跟时代步伐,以党和国家政策为指导的宣传方针并未改变,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分配制度,故排除B
4、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项目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
5、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2“最初,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我们曾经反对的资本主义道路吗?然而,群众却非常热心。”文中“干部想不通”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干部想不通”的历史事件是“群众所非常热心”的历史事件,而“群众非常热心”的事件是“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所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项。世界主要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项目西方模式苏联模式中国
6、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
7、。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
8、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中农业合作计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可得出为工业化服务。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可得出由中央强制推行;根据材料一“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
9、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可得出规模和速度大跃进;根据材料一“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可得出全面地将农民纳入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根据材料一“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可得出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可得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根据材料二“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可得出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根据材料二“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
10、试办”可得出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根据材料二“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可得出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根据材料二“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可得出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可得出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根据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可得出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根据材料二“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可得出同时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答案(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特点:由中央强制推行;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全面地将农民纳入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2)启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有计划地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意义: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同时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