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四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439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四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四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四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四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四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惠阳中山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编写:杨素琪 审核:黄春花【自主学习】一、 课程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概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二、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专题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爆发前:初步发展 三、专题总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过程: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

2、步入制定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四、知识梳理:(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2、筹备工作: 时间: 地点: (1)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内容: 意义:(2)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阐明了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这篇文章与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构成了新政协制定共同纲领的政治基础。 时间: 地点: 中心议题:(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内容: 概况: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成立的伟大意义: 法律基础:(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条件: 组织基础: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的建立: 标志:2、1954年宪法的颁布: (1)通过: 国家性质(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2)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 人民的权利、义务及民族政策、外交政策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途径(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3)评价: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背景:(2) 确立:(3) 新阶段:(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原因: (1)共同纲领规定:

4、 3、法律依据: (2)54年宪法正式确认:4、实施:五个自治区名称:5、作用:【课前预习思考题】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 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D、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有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A、

5、 B、 C、 D、【课堂合作探究】 1、 合作探究: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什么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一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什么?2、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思考:中国为什么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选择三权分立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项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经济基础行使权力主体活动原则 3、54年宪法与1912年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哪些不同之处?完成下列表格项目54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国体政体人民权利体现原则性质实施情况作用4、合作探究: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共执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实行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课堂检测】5、1840一

6、1949年中国百年历史发展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A、建立民主政治和实现工业化 B、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 C、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民主 D、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和实现祖国统一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 B、 C、 D、7、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的力量的共同之处是 A、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B、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C、拥护祖国统一 D、拥护四顶基本原则9、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统一战线方针反映了 A、官僚资产阶级的消灭 B、地主阶级的消灭 C

7、、对民族资产阶级改造完成 D、对个体劳动者改造完成【课后拓展训练】12、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A、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B、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C、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D、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国家的政体不同 B、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C、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D、规定的权利、义务有详略之别14、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

8、风运动 D、成立全国政协1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16、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维护统一 A、 B、 C、 D、1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18、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20、二十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出现了两部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宪法。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异同点,并说明为什么后一部宪法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