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8课心术1.古今异义(1)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古义:突然出现。今义:兴起。(2)能以兵尝敌。古义:试探(虚实)。今义:辨别滋味。2.一词多义(1)怒(2)为(3)而(4)固3.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而后可以动于险:危险处。此用长短之术也:长处和短处。(2)名词作状语尺箠当猛虎:用鞭子。(3)名词作动词冠胄衣甲:戴着;穿着。邓艾缒兵于穴中:垂下绳索。(4)形容词作动词善用兵者:擅长。4.文言句式(1)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判断句。(2)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判断句。(3)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状语后置句。(4)士以义怒,可与百战:省略句。5.翻译下列句子(
2、1)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译文:用人不用尽他所要作为的,这就是修养心性的做法。(2)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译文:所以忍耐可以支持百种勇敢,安静可以制服百种行动。(3)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译文:戴着头盔,穿着铁甲,枕着兵器睡觉,就是童子也会拉开弓射杀了他。一、结构图解二、中心主旨这是一篇军事论文。作者从将帅的自我修养,即培养智谋胆略说起,谈到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只有善于备战养兵才能保证百战百胜,只有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战机,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文章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思想,具有一定的见解。但所谓“士欲愚”的权术思想,则反映了作者的阶
3、级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文章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1.用文中原话归纳各段的中心,试着用自己的话连缀成文章的论证流程,具体说说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答: 答案每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段之间的关系:(1)先后不紊,由治心而养士,由养士而审势,由审势而出奇,由出奇而守备,段落鲜明,井井有条,文之善变化也。(2)先解决思想意识的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2.文中所论述的善用兵之道是什么?是如何加以论证的?答: 答案第一问:善用兵无所顾,有所恃。第二问:正面设喻,有恃则勇,无恃则怯;反面设喻,“有所恃”而麻痹涣散,
4、其“所恃”将不可恃。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谨烽燧,严斥堠斥堠:瞭望台B.故士皆委己而听命 委己:委屈自己,指主动献身C.彼将强与吾角 角:较量D.吾抗而暴之 暴:暴力答案D解析暴:曝,暴露。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例句:知理而后可以举兵A.故士皆委己而听命B.使之疑而却C.冠胄衣甲,据兵而寝D.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均表顺承。A项表并列。C项表修饰。D项表转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不一致的一项是()例句: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A.而后可以动于险B.此用长短之术也C.知节则不穷D.兵有长短,敌我
5、一也答案D解析D项为数词作形容词,可解释为“同样”。例句与A、B、D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尺箠当猛虎 B.夫惟义可以怒士C.彼将不与吾校 D.善用兵者答案C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B项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作动词。5.下列各句中,句式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例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A.此用兵之术也B.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C.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D.士以义怒,可与百战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C两项都是判断句。D项是省略句。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
6、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
7、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举:起知势则不沮 沮:退却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支:对付,支撑B.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辱没吾蔽而置之 蔽:掩盖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阴险C.此用长短之术也 术:方法使之无所顾 顾:顾忌知此者,可以将矣 将:出发D.乌获不敢逼 逼:逼近冠胄衣甲 衣:衣服据兵而寝 兵:武器答案A解析B项狎:轻忽。C项将:当将军。D项衣:穿着。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均为句末语气词,不译。A项巩固自己的阵势/本来。C项爱护/吝惜。D项形势/势力。8.对下列各句
8、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答案B解析“暴”是“暴露”的意思。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兵有长短,敌我一
9、也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A. B.C. D.答案C文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辨奸论(节选)苏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
10、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
11、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注忮(zh):嫉妒。慝(t):奸邪、邪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B.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C.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D.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答案B解析注意句中的“者”“而”“其”等虚词的标志作用。原句为: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12、的一项是()A.“阴阳”,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联系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等。B.“公”,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先秦时诸侯为“公”,后来多称谓有官位、有身份的人。C.“臣虏”,古代对地位差、身份低的人的称呼。原指“臣仆、俘虏”之意,后来也指“奴役”。D.“诗”,诗经;“书”,尚书,都是儒家的经书,和礼记周易论语合称“五经”。答案D解析论语应为春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认为事理有其必然性,只要冷静地观察,就能“见微而知著”。B.苏洵引例以说明山涛、郭子仪善于见微知著,认为山、郭之言得以证实是有一定必然性的。C.文中“凡事之不近人情者,
13、鲜不为大奸慝”一句,说明了某些伪君子、两面派的特点。D.作者认为“今有人”比王衍、卢杞的危害更大,因为“他”行事不近人情,但名声很大,一定会得到重用,这将给天下带来更大的祸患。答案B解析苏洵认为“山、郭之言得以证实”有偶然性,这就是晋惠帝、唐德宗的“鄙暗”,使王衍、卢杞得以逞其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译文:一切事物都有其必然的趋向和终点,任何道理都有它本来具有的正确答案。只有天下最冷静客观的人,才能看到细微的变化而预知它显著的将来。(2)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译文:假使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呆子
14、,哪怕仅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即使有千百个王衍,又怎能把天下搞乱呢?(3)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译文:那么他成为天下的祸患,将是必然而没有疑问的,这就不只是和王、卢二人所能相提并论的了。参考译文一切事物都有其必然的趋向和终点,任何道理都有它本来具有的正确答案。只有天下最冷静客观的人,才能看到细微的变化而预知它显著的将来。月亮周围如果出现光圈,预示着将要刮风;柱子的基石如果潮湿了,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至于)世间人与事的发展变化,常理和形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抽象渺茫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但)怎能与天地阴阳之事相比?而即便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有所不解,这
15、是什么缘故呢?这是由于爱憎搅乱了他们的思想,利害改变了他们的行动啊!从前,山涛见到王衍,就说:“(将来)贻害天下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就说:“这个人如果得志,我的子孙就会被他杀得一个不留!”今天分析起来,那道理确实是可以预见到的。但是按我的观点来看,王衍这个人,在容貌和谈吐方面,确实具备了欺世盗名的条件。然而,他不忌妒、不妄求,只是随波逐流。假使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呆子,哪怕仅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即使有千百个王衍,又怎能把天下搞乱呢?卢杞的奸险,固然足以败坏国家,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欺世,如果不是遇到鄙陋昏庸的唐德宗,又怎么会得到重用呢?由此说来
16、,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的预言,也可能未必有那样的结果!现在有个人,口中背诵着孔子、老子的话,亲身实践着伯夷、叔齐的行为,招纳一些好名誉、不得志的士人,共同制造舆论,自我标榜,把自己说成是颜渊再世,孟轲复生,而实际上却居心叵测、阴险狠毒,与一般人的旨趣不同。这是王衍、卢杞的伎俩合成一个人了。这种人造成的祸害,怎么能够说得尽呢?面孔脏了不忘擦洗,衣服脏了不忘浣洗,这本是人之常情。现在(这个人)却不然,穿奴仆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像囚徒一样蓬乱着头发,像居丧孝子那样灰尘满面,却大谈(神圣的)诗书,这难道是他的真实情感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人,很少有不成为大奸大恶(的人)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
17、的人。用盖世的好名声,来掩盖他尚未形成的祸患。虽然有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君主,爱好贤才的宰相,还是会举荐他、任用他的。那么他成为天下的祸患,将是必然而没有疑问的,这就不只是和王、卢二人所能相提并论的了。(2017北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
18、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
19、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注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书契:指有文字记载。14.下列对句中加
20、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属疏远属:亲属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D.不能易也 易:交换答案D解析易:改变。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B.C. D.答案C解析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A项都是介词,因为。B项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D项都是代词,“的人”。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
21、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答案B解析“皆封侯”理解错误,原文中没有和这一理解相对应的信息。17.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译文: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2)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译文: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解析涉及词类活用、判断句、一词多义。(1)时:时势。“非也”表否定判断。为:创造,造就。失:违背。而已:罢了。(2)以:介词,用。至:达到地步(程度)。刑:刑罚。措:搁置,安放。篡:篡位。弑:臣杀君。18.下列对文
22、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答案D解析“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说法错误,应该是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和郡县制的势在必行。19.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答: 答案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
23、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解析“直接依据”,即得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一论点的论据,找出这一论据,即“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子房亦与焉”,对其进行翻译和简要提炼即可得出答案。参考译文秦王朝刚刚吞并天下,丞相王绾等人进言说:“燕国、齐国、楚国地方偏远,不设置诸侯王无法镇守,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秦始皇把这个建议下交给群臣商议,大臣们都认为这样做合适。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及同姓亲属很多,可是后来他们的后代亲属关系逐渐疏远了,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周天子无法阻止。如今天下依赖陛下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诸皇子和功臣们用国家的赋
24、税重赏他们,(这样)很容易控制。天下人没有异心,这是让国家安定的策略,设置诸侯不利于管理天下。”秦始皇说:“天下人都苦于战争无止无休,因为有那些诸侯王。(我)依仗祖宗神灵刚刚安定了天下,再设立诸侯国,这是建立(对立的)军队,想求得天下安宁太平,难道不困难吗!廷尉的建议很对。”(秦始皇)把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苏轼说:圣人不能造就时势,也不错失时势。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没有罪过不能剥夺爵位,因此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造就时势。周王朝衰弱,诸侯互相吞并,齐、晋、秦
25、、楚的国土都方圆千余里,他们的力量足够用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天子做的事,然而始终没有分封诸侯。已经很久了,世人畏惧诸侯的祸患,不只李斯、秦始皇知道这种情况。秦始皇吞并天下之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官吏,按道理应该这样,就像冬天穿皮裘衣服夏天穿葛布衣服一样,时势应该这样,不是某个人自己的智慧和独有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不错失时势,但是求学的人、士大夫大多不赞同。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子房认为不能这样做,李斯的见解跟张子房没有不同。高帝听了张子房的言论,知道诸侯不能恢复,这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最终还是分封了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不只是高帝所为,张子房也参与了。
26、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从前议论分封诸侯制度的人很多,柳宗元的言论出来后,其他人的言论就都被废弃了,即使是圣人再世,也不能改变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而又增补了一些,说:凡是有血气之人必会争夺,争夺必定是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夺的源头、祸乱的开端。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臣子杀害他的国君,儿子杀害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杀害,有不是因为继承和封赏而争权夺位的人吗?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从汉朝以来,互相残害的君臣父子,都是诸侯的子孙;其余卿大夫不能世袭的人,大概不曾有过这种情况。近代以来不再有分封诸侯的制度,所以这种祸患几乎断绝。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让这种祸患开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见解,柳宗元的言论,应当成为后世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