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日赠言:书,要算是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高尔基山东省文登市七里汤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序”这种文体。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掌握本课重点实虚词,背诵课文。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潜溪,浦江人。明初 家。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 、 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 ”,刘基赞许他“ ”,四方学者称他为“ ”。2 本文是一篇序,这是一种什么文体? 3 查找本文的写作背景。2、请你认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2、、给有下划线的字注音,在课本上写两遍。嗜学( ) 砚冰 ( ) 弗之怠 ( ) 既加冠( ) 硕师( )叱咄( )( )俟其欣悦( )负箧曳屣 ( )( )皲裂( )至舍 ( )媵人 ( ) 以衾拥覆( )皆被绮绣 ( )( )容臭 ( ) 烨然( ) 缊袍敝衣( )2、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字?请写在课本上。三、请你再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顺、读出节奏。 下面这些句子该如何停顿,聪明的你一定会读的很好!试试看!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四、自主先学1、自读课文,注意读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在
3、课本注释上划出来,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弗之怠。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既加冠 又患无硕师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 未尝稍降辞色 援疑质理 或遇其叱咄 礼愈至 俟其欣悦 卒获有所闻 负箧曳屣 穷冬烈风 足肤皲裂 至舍 四肢 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寓逆旅主人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 缊袍敝衣 略无慕艳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你还有哪些词语需补充?标在课本上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试着把课文翻译一遍。把不懂之处在书中圈画出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点学生上黑板默写生字。2、点学生背诵课文,翻译句子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
4、精讲点拨:小组合作,探究学案四题,交流探究结果,教师适当点拨。1、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明确:叙述幼年求学的情形,写得书之难。叙述成年后求是师的情形,写从师之难。再写求教之苦,跋涉之难。叙述求学时衣食粗劣,生活俭朴。主要语句有:(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4)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5)未尝稍降辞色2、作者写出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5、作者想以此来勉励马生。表达了对马生的殷切期望。3、文章如何描写其他学生的学习条件的?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说明其用心不专。与作者形成对比。4、与作者读书时相比,你的的读书条件怎样?你应如何做?(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从而珍惜学习机会。)5、诵读课文,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描写和议论部分。、学生边读边议,读读议议,这样写作的好处。、教师补充(适当提示):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
6、、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叙述、描写的同时,还适当地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6、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明确:课文通过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7、讨论:文中的学生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联系当前,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三、拓展迁移、联想学习:像这样“劝学”的文章,你还可以说出哪些?(孙权劝学)、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出一些学习“勤奋”、“专心”的名言警句。3、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 画荻教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