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87KB ,
资源ID:440881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408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评估检测 .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评估检测 .doc

1、单元评估检测(九)第九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4淄博质检)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 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40%,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胡佛针对大危机,实施了国家干预政策,比较胡佛、罗斯福,二者都对经济进行了国家干预,故罗斯福借鉴胡佛是可能的,故C项正确。【拓展延伸】“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

2、传统经济政策。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经济“守夜人”的角色。2.下图揭示了美国19291942年间()A.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B.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C.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D.银行信贷的增减状况【解析】选A。由图片中1929-1933年数字偏高,1933年往后数字下降,说明是罗斯福新政导致的结果,与失业人数有关,B、C、D不符合题意,故A正确。3.(2015广东百校联考)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

3、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的利益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解析】选D。从材料来看,新政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来提高社会购买力,并非增加就业,A错误;新政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调节经济发展,并非只运用经济手段,B错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是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并非保障资本家的利益,C错误;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以及征收超额利润税、超额累进税,有助

4、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D正确。【加固训练】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A.大规模直接救济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解析】选D。“Work Pays America”意思是工作给美国人带来收入,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基础公共工程,给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渡过危机,故D正确。4.1935年,某些批评者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甚至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此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新政()

5、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B.缓和劳资矛盾C.扩大总统权力D.关注弱势群体【解析】选A。解读题意可知新政缓和劳资矛盾,关注弱势群体,引起批评,这些措施都是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A包含了B、D内容,故A正确,B、D错误;C在题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拓展延伸】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历史条件:美国以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旧思想和旧势力的消除比较彻底。(2)国际条件: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3)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4)政治基础: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主制度较健全,民主势力较强大,民主参政意识较强。(5)借鉴苏联计划经济

6、体制的成功经验和罗斯福个人策略、决心和远见卓识等。5.(2015苏州期中)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B.实施福利国家政策C.实行国家干预政策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如何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可看出,题目研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A是工业革命后的经济政策,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一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排除;B的主要作用是缓和社会矛盾;D主要

7、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故C正确。6.(2014揭阳模拟)“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该言论适用于评价()A.“混合经济”B.“斯大林模式”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D.“新经济”【解析】选C。“混合经济”是指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国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它不能促进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故A错误;“斯大林模式”下,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故B错误;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8、故C正确;“新经济”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不能缩短贫富差距,故D错误。7.(2014宁德质检)列宁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实施“这种办法”后()A.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B.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C.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D.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解析】选C。解读题干可知,列宁将要维护小农经济基础,并利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办法巩固工农联盟,反映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正确。8.(2015泰安期中)“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

9、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将“奇谈”变为“事实”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中国改革开放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体制建立【解析】选C。“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即借用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将这一方案变成现实的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加固训练】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B.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C.说明

10、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D.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解析】选B。根据材料“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表明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故B正确。9.(2014郑州模拟)“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A.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C.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

11、难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解析】选C。材料并没有反映建设陷入困境,故A错误;从材料中看,苏联正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工业化建设,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经被打退,故B错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既不能掠夺他国,又不能借外债,因此只有实行农业集体化,利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故C正确;当时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故D错误。【拓展延伸】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1)政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2)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2、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10.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上述材料表明()A.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合作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C.苏联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解析】选B。美苏只是开展贸易,并不能说明两国关系由对抗走向合作,故A错误;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放松对苏联的封锁,苏联借此机会促进经济建设,故

13、B正确;材料所述并不能说明苏联之前封闭,之后对外开放,故C错误;美国只是向苏联出售商品,而没有在苏联投资办厂,故D错误。11.(2015广西四校联考)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的混乱局面。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A.战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解析】选D。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这一体制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

14、的国家经济计划,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故选D。A、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罗斯福借鉴的是苏联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并没有借鉴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2.(2014浙江名校联考)以下为1953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表,对此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有()年份粮食产量(单位:万吨)19538 25019548 560195510 370195612 500赫鲁晓夫在此执政期间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削减农业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垦荒和种植玉米提高了粮食产量苏联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被废除A.B.C.D.【解析】选B。从表格可以看出在赫鲁晓夫执政的19531956年

15、期间粮食产量的确持续增长,故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措施有减少农业税、鼓励垦荒种植玉米等,故正确;根据所学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而不是废除了“斯大林模式”,故错误,据此正确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资本主义世界占优势地位的传统经济理论是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其主张供给会自动创造它自身的要求,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为避免种种政府弊端而限制甚至否定国家干预,认为国家只是“守夜人”,管事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视国家干预为通往暴政之路。材料二30年代大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

16、和“市场万能”论的破产,也表明传统国家职能无能为力。因而又产生了全面强化国家职能调控的结果,希特勒和罗斯福以类似的国家干预的手段,通过大力强化国家干预权力,分别以纳粹独裁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两种不同方式挽救资本主义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家干预达到空前强度,并巩固和发展了大危机时出现的国家干预权力,产生了久远广泛的影响,战后时期更是加大了干预,政府成为“守夜者”。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形成了难以控制的“大政府”,出现了“政府失灵”,弊病丛生,政府赋税太多,引起普遍不满,人们认为大规模国家干预低效而危险,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在以上情况下,出现了英国的撒切尔改革和美国的里根改革,这一改革

17、,恢复和强化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国家干预过度的问题得到了调整。以上摘编自齐世荣20世纪的历史巨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大危机后国家职能的变化。(8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职能的变化。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西方国家职能调整的认识。(12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占优势地位的传统经济理论是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为避免种种政府弊端而限制甚至否定国家干预”概括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恢复和强化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国家干预过度的问题得到了调整”回答。第二问结合

18、材料,注意从西方国家职能调整方面谈认识。答案:(1)奉行“自由放任”,限制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市场依靠自身调节。(4分)(2)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强化国家干预权力。发展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标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确立。(8分)(3)变化:压缩“大政府”,减少国家干预,恢复市场调节作用。(4分)认识:国家职能应符合社会经济的变化,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等。(8分)14.(28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回

19、答问题。材料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4-15世纪,现代化的准备或酝酿阶段;16-18世纪,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18世纪晚期以后,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1)指出16-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8分)(2)20世纪20-30年代,苏联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概括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12分)(3)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20、了新的变化,分析新变化出现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16-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较早确立民主制度,经济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思想上早期启蒙思想推动人文精神的发展。第(2)题第一问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主要特点,从工业、农业、所有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第二问结合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事件,分析斯大林模式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第(3)题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需要,以及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贫富差距等

21、社会问题的暴露,分析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答案:(1)表现:政治方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济方面,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方面,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社会方面,新兴城市的兴起。(8分)(2)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4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照搬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通过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严重的经济困难。(8分)(3)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盛行;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罗斯福新政的示范效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等。(8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