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主要由于()A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B要求有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C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D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B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故选B项。2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文化成就属于古代
2、埃及的是()A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B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C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D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DA、B、C三项均为古代西亚的文化成就,排除;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是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故选D项。3赛德节是古埃及的重要节日,以法老为中心举行一系列活动,祭祀集团带着众神的象征物向法老致敬。该节日将世俗政权与宗教宣传完美地结合起来,法老被作为神王,权力被神化。 这表明法老在统治中()A注重礼仪德治B实行分权专制C以神权强化王权 D实行等级制度C古代埃及法老被神化,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集于法老一身,这体现了古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故选C项。4在古印度,社会
3、上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按规定,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前三个等级属于“再生族”,首陀罗为“非再生族”。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男尊女卑思想泛滥C种姓之间等级分明D人们普遍注重来生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由“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非再生族”等可知,种姓之间等级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C项正确;种姓制度诞生时印度并非封建社会,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种姓之间等级分明,并非男尊女卑和注重来生,B、D两项错误。5雅典的城市布局中,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是最
4、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些现象是雅典()A社会稳定的反映 B文化繁荣的表现C民主政治的体现 D自然环境的折射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发展出了早期的民主政治,注重城邦,鼓励人们参与公共事务,与材料中“公共场所是最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的信息相符,故选C项;A、B、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6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这些地区的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农耕文明的优势包括()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ABC DA生产力低下
5、没有私有财产是原始社会的特征,农耕文明的扩张优势是指私有制产生后,社会分化加剧,具备扩张潜能,的表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含的B、C、D三项。7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20多个行省,设立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各省都要向波斯缴纳规定的赋税。这一做法()A仿效中国元朝B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C行政军事长官互相监督 D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增强B从材料信息看,大流士设立行省制,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故选B项;这一做法不是仿效元朝,波斯帝国远早于中国元朝,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军事行政长官互相监督的问题,排除C项;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8“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
6、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A、B、C三项中“衰落”和“湮灭”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由“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新生,故答案选D项。9“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C亚历山大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字母文字对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作用D“字母文字对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作用”属于对字母文字历
7、史作用的看法,故D项符合题意。10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并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然后,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从中可以确定这一制度具有的特点是()A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领导权B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C封君必须为封臣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D二者在战场上共同生死B从材料信息“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判断封臣对封君效忠带有契约性,故选B项。11它是从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它”是()A村社B庄园C乡镇 D社区B9世纪的西欧,正处于中世纪,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组
8、织形式是庄园,故B项正确。12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西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自备工具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服劳役B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农奴属于庄园的佃户,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有一块份地,自耕自收,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均可自己生产”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在庄园内部,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D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1320
9、19年4月15日,法国著名宗教建筑巴黎圣母院失火,毁损严重,引起人们的关注。巴黎圣母院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14世纪曾开启首次皇家国家召集大会,后来又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可见在中世纪,基督教对哪一方面的影响比较大()A社会经济 B政治制度C文化与生活 D战争与和平C题干强调的“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属于文化与生活领域,C项符合题意。14中古时期的欧洲城市居民争取自治权常用的手段是()A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B呼吁改革C通过法律解决 D委曲求全A中古时期,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10、15这一城市是今天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它的陷落曾标志着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这一城市”指的是世界古代史上的()A君士坦丁堡 B罗马城C耶路撒冷 D腓尼基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故选A项。16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自称为“安拉使者”。宗教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席卷阿拉伯半岛,随后,又伴随着阿拉伯大军的新月旗帜和弯刀,跃入了更广阔的天地。该宗教是()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 D基督教C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
1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故选C项。17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A最初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并对它加以改造,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漫画反映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据此可知它反映的主题是文明交流,故选A项。18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至14克白银,在威尼斯达14至18克白银,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至30克白银”。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欧洲封建主的腐败B欧亚传统商路受阻C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D伊斯坦布尔失
12、去东西方经济交流中心的地位B奥斯曼帝国兴起后,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亚历山大东征是在公元前4世纪,与材料“15世纪早期”不符,排除C项;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一度经济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排除D项。19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为主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建立的封建国家,以其建都德里得名。对其统治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印度教开始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B苏丹可任命地方行省总督C摆脱了突厥人的长期控制D是中古时期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B本题可用排除法。笈多帝国时期,印度教
13、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排除A项;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排除C项;笈多王朝是中古时期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排除D项。20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D项符合题意;A
14、、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1“庄园主为了扩大领地,经常要去强占别人的土地;被别人强占土地的领主要保护自己的利益,都要诉诸武力。于是一部分庄民被武装起来中央负责行政与保护机关的衰败,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这表明,武士集团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庄园之间的联系密切B严禁私人携带武器自卫C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D庄园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制的瓦解D庄园的普遍建立,使庄园之间的矛盾斗争日益增多,加上中央机关的腐败,导致了材料中现象的出现,即被武装的庄民逐渐演变为职业的武士,故D项正确,排除A项;“严禁私人携带武器自卫”与材料“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相矛盾,故排除B
15、项;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是庄园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其与武士集团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22在印加帝国统治时期,交换的产品被看作礼物,交换很多时候是出自喜欢,产品纯粹的经济价值还要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这说明在印加帝国()A允许土地、矿藏和牲畜归私人所有B市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C许多产品交换通过政治渠道来完成D政治和经济是截然分开的C根据材料“交换的产品被看作礼物”“出自喜欢”“产品纯粹地位”可知,印加帝国统治时期,许多产品交换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是通过政治渠道来完成的,C项正确。23某国家国名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下图为其
16、都城遗址,这一国家是()A津巴布韦 B阿兹特克C阿克苏姆 D加纳A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材料“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家疆域抵达现今南非境内,而阿克苏姆和加纳分别在东非和西非,阿兹特克属古代美洲文明,故排除B、C、D三项。24下列关于阿兹特克文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明了“浮动园地”增加粮食产量B都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C都城位于湖心岛上,交通便利D发明了独特文字和20进位制D抓住题干的限定词“错误的是”,独特文字和20进位制是玛雅文明的成就。25古代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1516世纪,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是()A玛雅人国家 B印加国家C阿兹特克人国家 D桑海
17、国家B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帝国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古代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征之前,希腊文明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和世界化,或者说其受东方文化影响不是那么的深刻,而东方文明也未受到希腊文化的较大的影响。东征之后,在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东方文化,形成了新的一种,影响历史的希腊化文明,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材料二2 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
18、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饮宴会上的祝酒辞(1)依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的“东征”指的是什么?其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2)材料二所述,2 000多年前,开辟“古丝绸之路”的是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丝绸之路精神的主旨。(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不难判断是亚历山大东征,然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古丝绸之路”的是张骞。第二小问,结合“一带一路”的宗旨
19、回答丝绸之路精神的主旨。答案(1)亚历山大东征。影响: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张骞。主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马克思说:“中世纪是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开始。”然而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结的历史运动而汇聚、互动。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各种迹象充分表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
20、(1)马克思所说中世纪西欧的“粗野”状态在政治和宗教领域有何表现?(8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的认识。(12分)解析第(1)问,从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局限性和宗教对社会的阻碍角度回答。第(2)问,从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和进步回答。答案(1)中古时期西欧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王国陷于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状态;基督教会成为最大的封建主集团,基督教会控制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政治: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地方分裂割据势力和教会势力削弱,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为近代
21、民族国家的诞生奠定基础。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复兴,市民阶层力量的增强,城市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又促进了商贸的繁荣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创造条件。文化:教会所控制的思想文化由绝对权威开始走向衰弱。如大学的兴起孕育着近代学术文化的振兴,逐步冲击基督教神学控制,为人权、理性观念的发展提供条件。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除阿拉伯人外,还有埃及人、突厥人、波斯人、叙利亚人等。各族通过互相接触、互相影响,逐渐融合渗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存斗争中认同了阿拉伯文化。埃及、叙利亚、波斯等地,都是世界上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
22、。阿拉伯人在征服这些地区后,不仅受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伊斯兰教的诞生,就没有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就不会有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也就不会有阿拉伯文化的问世。伊斯兰教不仅是阿拉伯统一的旗帜,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材料二在公元9世纪到11世纪之间,阿拉伯掀起了一场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翻译运动。9世纪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公元9世纪时,巴格达以有100多家书商而自豪。阿拉伯人对书籍的爱好,除了那时的中国人以外,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可以比得上。有个医生宣
23、称他图书馆中的藏书,需要400头骆驼才能搬动。另一个酷爱读书的藏书家,死后留下了600箱书,每箱都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得起。阿拉伯人发现印度数字的优点,在帝国境内推广应用。随后,阿拉伯人又通过西班牙将印度数字传入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国。大数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萨(约公元780850年)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并发明了代数符号。阿拉伯天文学家批判地球中心说,预测了地球自转并绕太阳转,他们还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1)根据材料一概述阿拉伯文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说明阿拉伯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各族通过互相接触、互相影响,逐渐融合渗透认同了阿拉
24、伯文化”“不仅受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保存、传播和发明三个角度进行归纳说明。其中“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和“图书馆中的藏书”反映的是对文化的保存;“通过西班牙将印度数字传入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国”反映的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大数学家子午线的长度”反映了阿拉伯人自身文化的发明。答案(1)特点:阿拉伯文化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多民族性;注重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文化的灵魂。(2)表现: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