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768.50KB ,
资源ID:43746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3746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 第11单元 课题1 多极化趋势的世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 第11单元 课题1 多极化趋势的世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十一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题1多极化趋势的世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背景1实力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二)“冷战”1含义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序幕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3表现双方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

2、会主义国家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4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使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形成(三)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1)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3)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

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经济发展的需要。(2)过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作用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欧洲“一体化”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背景: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

4、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政府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2)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

5、济新秩序。(4)影响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的结束(1)东欧剧变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苏联解体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改革进入误区。标志: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2“冷战”结束后的形势(1)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原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

6、、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3)表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001年发生美国“911”事件。3“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1)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除欧盟以外,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有重要作用。(3)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多极化格局的

7、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关多极化的几个误区(1)世界格局由两极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明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仅仅说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1冷战(1)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

8、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2两极格局(1)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但是,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3)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3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4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1冷战的起源在欧洲和亚洲,战后领土划分反映了战后严峻的

9、现实和苏联、美国间的新裂痕。苏联接管了德国东部地区,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了德国的西部地区。处于苏联控制区内的首都柏林继续由四大国控制。到20世纪40年代末,战后的领土安排造成了德国的分裂。正如丘吉尔在1946年所说的那样,“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命题思考史料反映出二战后美苏的国家利益之争是导致冷战的根源。冷战的开端和成因与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紧密相连。2二战后初期的美苏关系及美欧关系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1950年之后进一步加剧),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美国

10、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命题思考史料反映出美苏的敌对促进了西欧与美国的紧密合作。320世纪70年代的“崭新的世界格局”(20世纪7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命题思考史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以及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和原因。4相互依存、和平共处的世纪我们

11、只有一个世界,因而也只能有一种世界政治。它不应是对立的政治,它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它应是世界的内政。尽管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新千年的世界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却应该是,使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存和共处在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环境里。德曼费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命题思考史料中作者表达的愿望反映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探究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苏联曾经

12、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史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

13、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因素。(1)史料一列举了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评价。解读第一段史料时注意按句号划分层意,第二段史料注意第一个省略号后的信息。第一段史料表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第二段史料体现了“冷战”对科技发展的客观影响。(2)史料二从信息“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可得出美苏争霸是一个紧张与缓和交替的过程,与当时的世界形势存在很大关系。提示(1)评价: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

14、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美苏“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慑的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及新力量的发展。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

15、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探究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史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方连

16、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史料二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极格局“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表现。(1)史料一揭示了美国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原因,解读史料,从不同角度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印证了美国从国家利益出发,决定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2)史料二揭示了国际力量的发展对

17、两极格局的冲击,解读史料的关键是对结尾句“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理解,这句话说明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提示(1)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2)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在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

18、可避免。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以唯物史观看待两极格局的形成阅读

19、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苏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两国掌握了大量的核武器,核战争的危险时刻威胁着世界人民。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竭力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相继爆发了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对抗事件。在中东战争等重大国际冲突的背后都有美苏插手。美国还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结合材料,指出作者是怎样认识两极格局的。【提示】认识:争霸世界是美苏两极对抗的重要原因;两国在世界各地争夺势力范围,侵犯他国主权;“冷战”和热战相交织,导致了国际形势的紧张和动荡,加剧了亚欧某些地区的冲突;美苏没有发生直接的军

20、事冲突,避免了战争的进一步升级。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

21、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还原历史情境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练点1: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国的文化交往(2020全国卷)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尝试解答_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美苏签订交流协议,但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说

22、明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存在不平衡状态,双方并没有完全信任对方,心存疑虑和猜忌,故C项正确。练点2: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2019全国卷)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尝试解答_B由材料“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了美国政府对印度安人部族不同的对待政策,故B项正确。练点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2016全国卷)1947年,美国

23、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尝试解答_A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因为美国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能抵挡得住苏联,而美国远在美洲,因而希望通过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故排除;欧洲此前已出现对峙,故排除C项;导致德国分裂的是美苏“冷战”,故排除D项。练点4:新兴独立

24、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2016全国卷)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上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尝试解答_B题干表格中成立的国际组织基本上属于原料生产组织,其成员大都属于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当时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主张维护自己的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对抗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故选B项。题号命题特点练点1时空观念“1958年”,形成了战后

25、两极对峙格局转换思维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但种种现象表明双方并没有完全信任对方,转换思维可知这是冷战的结果练点2转换思维社会现实:美国政府拒绝向面临饥荒的部分印第安人部族救济的深层原因是“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练点3历史背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国际格局知识联系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的客观作用练点4情境创设以新兴独立国家成立原料生产组织联盟创设历史情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时空限定19551970年,正是殖民体系瓦解时期链接背景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国家殖民侵略的影响和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练点5: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

26、展(2018全国卷)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尝试解答_A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练点6:二战后“冷战”政策对苏联的影响(2017全国卷)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尝试解答_D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

27、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由此说明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练点7: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2016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尝试解答_D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一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

28、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结合所学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题号命题特点练点5材料直观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强调能力考查从四个时期饼状图的变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读的能力练点6形式活泼以漫画作为命题载体,信息含量丰富,阅读时一是要注意从文字中挖掘显性信息,二是要从人物形象和携带物品中挖掘隐性信息练点7材料新颖以著名黑

29、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创设情境巧妙关联文化艺术与政治、外交的关系考向1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1(2020河南九师联盟联考)罗斯福总统在设计未来国际秩序时,除了着力考虑美国自身的需要外,也不得不顾及站在他身边的巨人斯大林。在罗斯福看来,没有英国的参加,国际新秩序照样建立,而没有苏联的参加,建立国际新秩序就只能是空谈。即便后来夸下海口要“在重要的问题上”“拿到85%”的杜鲁门,也不得不把苏联作为第一谈判对手。这说明()A美苏关系破裂源于国家利益的冲突B冷战政策的出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C美苏争霸建立在两国实力的基础上D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和战

30、后初期美苏国强按照自身实力两分天下的产物,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没有反映美苏关系的破裂,排除A项;罗斯福时期冷战尚未开始,排除B项;美苏争霸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领导人不是罗斯福,排除C项。220世纪中期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次讲话中说道:“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这段讲话体现了美国()A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B控制西欧的经济策略C“制约与平衡”的外交理念D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的决心A根据材料中杜鲁门的言论“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可知

31、,这体现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故选A项;B项是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单方面遏制苏联,没有反映出制衡关系,排除C项;D项没有正确揭示杜鲁门主义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本质,排除。320世纪50年代,柏林墙东部修建了风格相同、对称排列、围合式风格的建筑;而在柏林墙西边,则建造了象征“民主”“自由”风格的、无规则排列的、自由矗立的建筑群。柏林墙两侧不同的城市规划()A体现美苏冷战下的竞争思维B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存C表明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融合D深刻影响周边居民价值观念A材料中东德与西德分别在柏林墙两侧兴建起了“风格相同”“对称排列”和“民主”“自由”的

32、风格建筑,反映了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价值观念上的竞争,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竞争,而非共存,排除B项;柏林墙两侧不同的建筑景观无法体现文化融合,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美苏冷战对柏林墙两侧不同的城市规划的影响,没有涉及对周边居民价值观念的影响,排除D项。考向2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4(2020漳州、南平高三质检)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促使法国退出北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推动中法建交;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这一系列政策()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根本上改变法国的国际地位C导致美苏两极格局的崩溃D促进不结盟非集团化的发展

33、A材料中法国的做法有利于法国外交上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其国际地位,同时也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矛盾分化,这些都会冲击两极格局,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项;影响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实力,不是外交政策,排除B项;直接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崩溃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排除C项;不结盟非集团化是不结盟运动的宗旨,与“法国”无关,排除D项。5(2020天津十二区县高三联考)下图(表)所示事件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南南合作 B冲击了当时的政治格局C推动区域集团化 D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两幅图(表)分别反映了二战后不结盟运动兴起及西欧一体化,两者均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反映了20世

34、纪60年代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选B项;西欧一体化与南南合作无关,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与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排除D项。6(2020北海高三一模)两极格局结束后,大集团对峙的大国关系格局已经不存在了,各大国为了充分地维护自身的利益,都寻求以对话代替对抗,用合作代替争端的方法,首脑外交极为活跃,纷纷建立高层化、机制化的对话渠道,大国关系不再是若干力量界限分明、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格局。这表明当今世界()A呈多样性的格局特征B政治格局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C和平力量的不断增长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冲击旧的世界政治秩序C根据材料“都寻求以对话代替对抗,用合作代替争端的方法,首脑外交极为活跃,纷纷建立高层化、机制化的对话渠道,大国关系不再是若干力量界限分明、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格局”可知,在两极格局结束后,对话合作成为解决国家利益冲突的重要方式,世界形势总体缓和,这表明当今世界和平力量的不断增长,故选C项;根据材料可知,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缓和,并未反映除和平之外其他的世界形势,排除A项;B、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