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对点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 BCD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若某生物灭绝,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代替,所以生态系统越复杂,生物就越不容易灭绝,所以调节能力越大。2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负反馈调节结果是促进或增强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
2、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A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A错误,C正确;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二者之间依靠负反馈调节维持相对平衡,B正确;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知识点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B湖水自净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
3、力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答案A解析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抵抗力稳定性弱,但由于温度极低,条件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很弱,A错误;适当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4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上事实分别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C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D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答案A解析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
4、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受到火灾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具有较强恢复力稳定性。故选A。5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
5、状态答案D解析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A错误;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错误;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6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B农田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C对于极地苔原(冻
6、原)来说,由于物种组成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D在遭到严重破坏后,相对于池塘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更快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越低,A错误;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农田生态系统应比草原生态系统低,B错误;在遭到严重破坏后,池塘生态系统应比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快,D错误。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B人造单纯林易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C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会被破坏D只要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就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
7、稳定状态答案B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而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A错误;人造单纯林由于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易受到破坏,B正确;如果生态系统外来干扰程度在其自我调节能力范围之内,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不会被破坏,C错误;如果增加的生态系统物种的种类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入侵物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知识点三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合适的是()A所用瓶子应是透明
8、的,以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的光照B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D瓶内各生物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答案C解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以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而不是生产者越多越好。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答案A解析甲瓶与乙瓶的区别是小鱼数量不同,乙瓶与丙瓶的区别是放置的
9、环境不同。甲瓶中消费者数量过多,生产者物质和能量的供应不足,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小鱼会很快死亡;丙瓶置于黑暗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瓶中生物也会很快死亡。相比之下,乙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能力提升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的变化受系统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C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通过自净作用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D生态系统中,生物和无机环境间无信息传递发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受它们的调节答案C
10、解析苔原生态系统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A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高,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B错误;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通过自净作用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C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存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样受无机环境和生物的调节,D错误。11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11、稳定性越高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答案C解析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的时间越晚,幅度越小,B正确;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回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越短,S2越小,C错误;读图可知,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正确。1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12、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材料二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1)红树林的_稳定性较强而_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_。(2)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_都是有限的。(3)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为什么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因。_。答案(1)抵抗力恢复力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2)自我调节能力(3)无机盐浓度过高,使农作物无法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解析红树林生长在
13、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会使土壤中无机盐浓度上升,而农作物不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到足够的水分。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未受干扰、受到干扰和遭到破坏三种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a区表示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或受到一定_(干扰/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b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_(干扰/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_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逐渐恢复正常
14、范围。(3)c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严重_(干扰/破坏)的情况下,某种群数量持续下降,随着生态系统的_,种群趋向灭亡。(4)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答案(1)干扰抵抗力(2)破坏恢复力(3)破坏崩溃(4)信息传递解析(1)a区表示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或受到一定干扰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b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恢复力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逐渐恢复正常范围。(3)c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某种群数量持续下降,随着生态系统的崩溃,种群趋向灭亡
15、。(4)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1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原因是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3)丁瓶与甲瓶相比,O2含量_,原因是_。(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_;_。答案(1)减小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缺少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3)较少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O2(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光照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稳定的必要条件。乙瓶缺乏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稳定性遭到破坏,种群密度逐渐减小。丙瓶缺少分解者,有机物不能被分解,故含有较多的有机物。丁瓶比甲瓶多了一种消费者小鱼,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O2,故O2含量比甲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