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415.50KB ,
资源ID:43458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345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1 第3单元 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1 第3单元 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7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独立自主,灵活多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1背景(1)两大阵营严重对立。(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扼杀新中国。2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成就(1)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2)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二、中华人民

2、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2)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2)时间:1954年。(3)主要成果: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4)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向全世界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3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2)成果:周恩来

3、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3)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三、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背景(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3意义: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四、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1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苏争霸激烈,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和愿望。(2)经过: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年

4、初,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中日建交(1)背景: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后,日本朝野各界强烈要求早日恢复中日邦交。(2)经过: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意义: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教材拓展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1)“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指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

5、合公报(八一七公报)。(2)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料一20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史料二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

6、得到尊重的。思考(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2)史料二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什么特点?解读(1)史料一中“两大阵营对峙”“获得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信息,从多方面说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2)解读史料二注意“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民族独立”等信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合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试答(1)国际:两极格局对峙;殖民体系瓦解,亚非拉出现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面临维护和平、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大力开展工业化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2)包容性、平等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7、提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和平共处原则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4)科学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材料“一边倒”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解读材料,围绕“一边

9、倒政策的历史影响”确定一个论题,并联系相关史实予以评述。解析:针对“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影响,主流观点认为其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而在新时期,在以发展经济为背景的前提下,学者们对以意识形成为核心的外交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应全面的分析问题,不应忽视“一边倒”政策所产生的诸多消极影响。答案:示例一:论题:“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阐述:从政治上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

10、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示例二:论题:“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阐述: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上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1)平等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均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

11、2)革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三大政策体现了与帝国主义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3)结盟性:“一边倒”与苏联等国结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4)过渡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20吕梁一模)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的“一边倒”,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太刺激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

12、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毛泽东意在()A对帝国主义要进行坚决斗争B反对民主人士的外交策略C论证“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D为新中国成立做理论上的准备C毛泽东认为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并不存在刺激与否的问题,其目的是论证对苏联“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故选C项;题干主旨是对实行“一边倒”问题的论证,A项与主旨不符,排除;毛泽东在文章中并没有表明他对民主人士关于“一边倒”的意见的态度,排除B项;D项是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的意义,排除。2(2020景德镇三模)下面为中国19491965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表中信息反映了()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

13、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总计报道数量/篇111720141720332623273136341489331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B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D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B从“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对苏联的报道逐渐增多,到60年代初达到顶峰,这是由于新中国外交“一边倒”,在苏联的支持下进行工业化;随着60年代后中苏关系的恶化,体育报道逐渐减少,说明政治对体育文化的影响很大,故选B项。320世纪50年代,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一次国际会议后说:“由于我国

14、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部队。”该会议()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日内瓦会议,该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选A项;“求同存异”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B项;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印会谈时,排除C项;1971年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排除D项。41955年,中国与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后,中

15、非贸易额由1950年的1 214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 865万美元;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从1950年的313万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4 032万美元;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这一贸易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外交方针的推行B“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友好C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互补性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B1955年,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故选B项;“不结盟”外交方针的推行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A项;“贸易额”无法体现经济存在互补性,排除C项;D项与 “贸易”关系不

16、大,排除。 与时俱进,共谋新篇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表现(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政策。(3)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3影响: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外交出现崭新局面。中国不结盟政策不结盟外交战略提出之后,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内容上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第二,不组织以自己为首的同盟;第三,反对霸权主义;第四,发展新

17、型国家关系。二、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等15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中国和东南亚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3)中国和南亚各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4)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2积极发展与美、日、欧盟的外交关系(1)中美关系:1997年和1998年,两国领导人成功互访,诸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2)中日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经济贸易关系上。(3)中欧关系:双方关系一直比较平稳。3密切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

18、要立足点,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正式外交联系和经济贸易联系。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和国际会议上,倡导性地提出应在世界上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1在联合国中的作用(1)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2)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3)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平衡作用。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1)重视改善和发展与东盟的关系。(2)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3)积极参与创建上海合作组织。(4)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影响: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

19、际地位也空前提高。多边外交多边外交主要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对话、协调与合作。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探究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史料一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史料二“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史料三1990年,中国军队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

20、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思考(1)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1972年前后建交高峰出现的国内外因素。(2)综合三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的认识。解读(1)史料一曲线图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2)史料二从两个角度分析美国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原因,“遏制已过时”意味着以前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表明美国意图联合中国对抗苏联。(3)史料三信息体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

21、交活动。试答(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四次调整(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外交关系,具体表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具体表现为与日本、美国建交。(3)第三次是改革

22、开放以来:开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贸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4)第四次是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表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智慧与担当材料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

23、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中国外交的特点,并指出其缘由。【提示】20世纪的中国外交呈现周期性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周期性变化是内外因素联动的结果。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国家结盟。(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

24、干涉他国内政。(3)实行无敌国外交: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4)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5)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1979年7月7日,中美签订贸易关系协定。1990年底,美国在各国来华投资中居首位。199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长到142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近五倍。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国成为日本

25、对外投资的重要市场。1988年,日本在中国投资兴办三资企业共654家,协议总额21.94亿美元。这表明()A外交政策的调整利于经济建设B中国外交全面非意识形态化C美国、日本资本的新一轮扩张D中国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A材料体现了20世纪7090年代中国与美国、日本的经济联系增强,根据当时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可知,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故选A项;B项错在“全面”,当时仍存在意识形态冲突,故排除;材料虽然有美国、日本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主动引进外资的结果,因此不能体现美国、日本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故排除C项;材料虽然体现了美国、日本对中国的投资总额很高,

26、但不能表明中国发展“严重依赖外国”,故排除D项。2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国”和从世界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我国()A全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B全方位地展开了多边外交活动C结束了与美国等国的长期对抗D开始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B材料体现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国际地位提高。这说明新时期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独立自主,全方位地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并非强调中国全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结束了与美国的长期对抗,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是否放弃意识形

27、态的外交导向,故D项错误。3外交部部长王毅提出了“金砖”的概念,“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其主要目的是()A扩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B克服内部不利因素的制约C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D领导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C中国希望“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这主要是为了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扩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扩大中国的对外交往,无法体现克服内部不利因素的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与领导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无关,故D项错误。4(20

28、20渭南一模)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A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B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D新时期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断努力,故选D项;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就已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局面,排除A项;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时中国已开始迈入国际舞台,排除B项;C项符合史实

29、,但材料未体现联合国的作用,排除。20162020年全国卷考情统计知识点卷别命题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2016全国卷31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中苏关系恶化)全方位外交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命题规律1从考查内容看,近五年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涉及很少,仅在2016年考查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但在2022年备考时,各个时期中外关系发展的表现都应关注,因为高考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2从考查方式看,2016年对中苏关系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基本的史实,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即结合背景

30、或原因,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层次的阐释。3从命题方向看,横向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纵向考查中国的外交历程和基本特征是很好的命题视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加快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新时代外交也是不错的角度。另外,2021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0周年,应关注一下。真题研练感悟考法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练点1:中苏关系恶化(2016全国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

31、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B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A、D两项错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C项错误。练点2: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2019江苏卷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

32、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七十年代”这一时间信息,然后结合这一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寻找答案。当时主要的形势是欧日崛起,不结盟运动发展、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等,这些都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综上所述可知答案为C项。题号命题特点练点1经济“搭台”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重的变化政治“唱戏”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这是一个普遍原理练点2转换思维“中

33、国和美国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转换思维分析当时的“世界环境”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C题干中叙述的措施能够使中国政府主动缓解中外的关系,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对外关系,故选C项;题干没有特别提及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34、基本完成的标志,排除B项;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形成国营经济,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排除D项。2(2020河南高三联考)万隆会议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经济合作的决议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提出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材料表明()A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B反殖民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C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D“求同存异”成为与会国的共识D万隆会议强调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并一致通过了相关决议,体现了亚非国家认可“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D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A项;万隆会议强调各国之间的联合,反殖民斗争,材料

35、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中苏建交打破了中国外交的僵局,排除C项。3(2020无锡期中)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真理报曾发表权威评论员奥尔基拉季阿尼的署名文章,称几天前的“中美最高级会晤具有反苏特征”,指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同北京成交”而牺牲了“越南人民”。中美这次“最高级会晤”()A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推动中日关系的正常化D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与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最高级会晤”“同北京成交”相符,故选C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

36、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初”不符,排除A项;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而“中美最高级会晤具有反苏特征”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项。4(2020合肥一模)1990年,我国同沙特阿拉伯建交。至此,我国已经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我国()A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关系B开展睦邻外交改善周边环境C延续“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D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A由题干可知,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与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即是一个例证,故选A项;沙特阿拉伯不是邻国,排除B项:“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是20世纪60、70年代毛泽东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的是多边外交,排除C项;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