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限时集训(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19291932年美国约发生2 700次罢工,喊出“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口号,甚至发生武装反抗斗争。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这说明()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遭遇挫折B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受到正视C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D仅工人和知识分子遭危机之害B在美国遭受大危机创伤的同时,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说明苏联的工业化成就引起了美国知识界的重视,故选B项;美苏争霸始于二战后,排除A项;经济危机是
2、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顽疾,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工人的罢工以及知识分子的呼吁不足以说明C项结论;此次危机波及面广,影响了绝大部分社会群体,排除D项。2(2020丹东质检)1929年末,胡佛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希望资本家能够维持现有的投资规模和工资水平,工人代表能够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每年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的出台说明胡佛()A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已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所在D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有益借鉴D“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说明当时胡佛
3、采取了一些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小规模干预,并不是完全放任,故选D项,排除A项;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排除B项;胡佛仅是小规模干预而非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3(2020焦作一模)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使工人、农民等劳动群体能有效挑战企业权威,对西部、南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增加了联邦政府的管理功能,协助稳定了以前问题众多的股票市场、银行系统等领域,还为福利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根本否定B对经济的发展结构与方式产生影响C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D有效杜绝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困扰B从题干信息可知,罗斯福新政提高
4、了工人和农民地位,对美国企业经济发展结构产生了影响,还使政府对经济干预职能加强,国家福利化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态度,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理论是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经济危机的爆发,排除D项。4(2020许昌质检)1933年3月到4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A维护美元霸权地位 B防止通货膨胀C缓和劳资矛盾 D提升外贸竞争力D根据材料“1933年3月到4月,罗斯福总统通过
5、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扩大本国海外市场,提升本国外贸的竞争力,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与材料所述时间“1933年”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不是“防止通货膨胀”,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劳工关系法主要着眼于缓和劳资矛盾,与材料主旨金融措施无关,排除C项。51979年,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向选民承诺减税、削减政府机构、限制社会福利、消除通货膨胀,甚至削弱工会权力从而当选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当选表
6、明()A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符合时代需要B女性议员更受选民的爱戴C英国企图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英国深受“滞胀”问题困扰D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二战后的黄金时期后,由于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导致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撒切尔夫人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举措受到欢迎,可以看出当时英国深受“滞胀”问题困扰,故选D项;“滞胀”问题正是由国家过多干预经济导致的,排除A项;撒切尔夫人当选是因其政治主张而非性别,排除B项;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主张只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非彻底取消,排除C项。6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多个国家中,保守性质的政党取代了长期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他们普遍提出了大规模减税和削减社
7、会福利的经济政策。这说明()A凯恩斯主义在西欧遭到彻底否定B削减福利开支成为普遍共识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受严重挫折D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府政策D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危机,保守性质的政党为了恢复经济活力提出大规模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的负担,经济发展决定政策,故选D项;西方国家一直借鉴凯恩斯主义,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多个国家削减福利,并不代表所有国家,排除B项;政党的交替正是西方民主的体现,排除C项。7(2020福州质检)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用黄金购买了美国福特汽车下属企业卢吉汽车厂,改名为高尔基汽车厂,苏联汽车工业一跃进入当时世界最先进行列。该项目能够成功的背景是()A苏联实行新
8、经济政策 B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C美苏成为战时同盟国 D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B20世纪30年代,受经济大危机影响,美国国内经济一片萧条,但这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良好契机,苏联汽车工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证,故选B项;苏联新经济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经取消,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初,二战还未全面爆发,美苏还没有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关系,排除C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策略,经济全球化严重受挫,排除D项。8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村出现两极分化,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的粮食,拒绝购买高价的工业品,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一方面城市缺乏粮食,没
9、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另一方面工业品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里。工业与农业两大部门之间产品交换出现断层。材料说明()A苏联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B新经济政策的废除有其历史必然性C富农阶层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最大障碍D苏联计划经济失去了其历史优越性B材料“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困境,并不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原料需求,因此不得不废除,故选B项;材料现象出现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与苏联模式无关,排除A项;农村出现两极分化是新经济政策的结果,影响了苏联的工业化,并非富农态度,排除C项;材料现象出现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与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无关,排除D项。9列宁认为:“国家资本
10、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由此可知列宁主张()A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发展商业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反对用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故A项错误;“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11、表明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故B项正确;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发展商品经济,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列宁主张发展商品经济,没有涉及反对用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故D项错误。10(2020晋城一模)社会消费基金是除给职工支付工资外,国家用于居民的公共福利基金。阅读下面“1933年和1937年苏联社会消费基金状况”表,该表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年份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人均从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卢布)1933年22.161.731937年29.1234A新经济政策推行按劳分配B工业生产以消费品为主C国家收入分配关注到民生D苏联模式的活力衰退C由材料“占国家财政支
12、出比重”和“人均从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均呈现上升趋势可知苏联1933年到1937年社会消费基金增长,说明国家扩大财政支出提高消费基金,得出苏联对民生的关注,故选C项;1925年新经济政策逐渐被苏联模式所取代,排除A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材料数据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排除D项。11(2020德州质检)20世纪50年代,苏共某领导人指出:“有一些聪明人居然把轻工业同重工业对立起来,硬说优先发展重工业只有在苏联经济发展的初期才是必要的,现在我们只要加速发展轻工业就行了。”据此判断,他()A呼吁改革经济体制 B依然重视重工业发展C注重市场调节作用 D强调优先发展轻工业
13、B题干材料“有一些聪明人居然把轻工业同重工业对立起来”“硬说”可知该领导人不同意这些人的观点,不应该只在苏联经济发展的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应该长期重视重工业发展,故选B项;题干没有涉及经济体制问题,是有关轻重工业的关系问题,排除A项;题干涉及轻重工业的关系问题,未涉及市场作用,排除C项;题干批评的是“现在我们只要加速发展轻工业就行了”的观点,强调重工业仍然要发展,不应该放弃轻工业,而不是优先发展轻工业,排除D项。12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
14、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不是实质是具体做法,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失败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尝试,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而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5、一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1%,羊毛从1928年的每磅37便士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7便士。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材料二1931年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
16、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育推广到地方层面。以上材料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1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12分)解析:本题从农业角度来考查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第(1)问,“困境”的回答,考查学生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一中“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
17、格下降约34%”“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和“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的信息,可从农产品价格、农业市场和土地三个角度归纳出问题。“背景”的回答,注意设问要求是国际,结合材料一的时间信息,不难看出此时经济大危机正蔓延资本主义世界。“政策”的回答,注意是国内一词的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难答出是自由主义的影响。第(2)问,“措施”的作答,据材料二中的“颁布园艺产品法案”信息,得出加强农业立法的答案。据“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可知这是限制农产品进口。据“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得出补贴农业。据“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得出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
18、“特点”的作答,从这些措施中可以分析出都是政府的力量在推动农业走出困境,这体现的是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的回答,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英国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来组织答案。答案:(1)困境: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市场“滞胀”;土地租售困难。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政策:长期奉行自由主义。(2)措施:加强农业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特点:国家干预。影响: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俄罗斯的工业化,有观点认为“自上而下”是其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重要手段。在19世
19、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驱动力的来源不是源于企业而是政府。进入20世纪,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进行了快速的国有化进程。1921年,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相反的政策。随后,斯大林及联共(布)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的变化。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以“国家与工业化”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12分)解析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及事件信息,分别对农奴制改革、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对俄罗斯工业化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评述,最后对俄罗斯的工业化进行总评。阐述时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解读: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的支持;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激进手段实行工业国有化;新经济政策规定大企业国有,其他企业多种方式经营,工业生产好转;斯大林时期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国防力量和经济实力。俄罗斯的工业化起步较晚,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短期成效显著,也存在着国民经济比例不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