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语 文 试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词的意境意境是我国抒情文学在创作过程中锤炼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都蕴涵着较美的意境,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富有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审美氛围和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分为两种类型,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说:“泪眼问花花
2、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又补充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是王国维的关于作家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而导致的意与境关系不同的著名论述。他对诗词意境的这种划分,对于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但其不妥之处也非常明显。对于如何划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没有提出
3、具体的标准。而主要是看作者的主观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如果说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还好理解的话,那么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则未必妥帖。因为“采”菊和“见”南山显然有“我”存在,分明是作者本人。其实在文学创作中,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在各自进步的审美观照下,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能动地反映生活的产物,是艺术家的情感和心灵的外化。比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怎会是以物观物,分明是诗人所观之“物”,也是诗人所“化”之物。他的“人惟于静中得之”说出了“无我”的基本特点,就是诗人在冷静之中回味出来的妙境。这样,诗人的情感不在诗中直接显现出来,因而造成了一
4、种仿佛无我的意象。这样说来,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非“有”与“无”的区别,而是“显”与“隐”的区别。二者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有我之境”仿佛是一种人工妙合,“无我之境”仿佛是一种自然浑成。后者更高一层。前者多用拟人化的手法,直接显现诗人的情怀;后者通过对景物的巧妙点染,使之淡然辉映。看似与己无关的景物的直觉诉诸笔端,实则是作家比较客观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这是诗中更不容易创造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是优美的;“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是宏壮的。B. “有我之
5、境”多用拟人化的手法,直接显现诗人的情怀;“无我之境”通过对景物的巧妙点染,使之淡然辉映。C. 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有我之境”。D. “无我之境”仿佛人工妙合,“有我之境”仿佛自然浑成,两者有“隐”和“显”的区别。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本文通过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分析,说明王国维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有不妥之处。B.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论是“有”与“无”的区别,还是“显”与“隐”的区别,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C. “寒波澹澹起,白
6、鸟悠悠下”,不是以物观物,分明是诗人所观之“物”,也是诗人所“化”之物。D. “无我之境”就是把于己无关的景物的直觉诉诸笔端,这在诗中更不容易创造。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并不认同王国维对诗词意境的划分,作者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实际是诗人情感不在诗中直接体现,因而造成了无我的意象。B. 文中一会儿说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还好理解,一会儿又说这句诗怎能是以物观物,但作者的观点并不矛盾。C. 本文通过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分析,说明王国维的观点是不妥的,这对于我们鉴赏古典诗词很有启发和帮助。D. 对于“有我
7、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解,虽然作者与王国维不尽相同,但还是受到了王国维的启发。【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不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C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有我之境”。张冠李戴,王国维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作者的观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能力。答题时注意依据原文,理清楚选项所列论据,各自为了论证什么观点,注意有张冠李戴、论据和论点不对应、论据不充
8、分等问题的选项就是最佳答案。D项,曲解原文,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看似于己无关”,实际理解时应是“于己有关”。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仔细比对,看是否有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等复句关系不成立的情况,看“结论”能否由“原因”“条件”推出三找文中趋势、预测,看趋势预测是否合理。注意提防因果倒置、推不出、条件不充分等常见错误。A项,“作者并不认同王国维对诗词意境的划分,作者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实际是诗人情感不在诗中直接体现,因而造成了无我的意象。”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应是“造成了一种仿佛无我”的意象。推测变成肯定或绝对判断。故选A。
9、【点睛】解答论点论据论证的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深 巷 子塞壬巷子口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开了一个卖蔬菜的小店子,我上下班都经过那里。时间久了,我跟他们混得很熟,有时我在超市买了菜从他们店
10、前经过,觉得很不好意思,一脸的歉笑。男主人看懂了,他冲我点头,那意思是,没关系的。我只得进店来,跟他们聊会天,缓冲尴尬。他们店子生意很好,虽然这一路有很多这样的店子。从三个方向进出的人,都经过这里,去外面赶车上班。暮色中,这些人往家里走,手上就多了一提晚餐的青菜。店子对面有几棵高大的白玉兰花,初夏,它开出繁密的花朵,像个小灌蔸,一簇簇的,香气馥郁,森森细细的风,熏得人微醉。这样的巷子该是广袤人间的平常风景,透着安泰和烟火气,却记着光阴的故事。男主人看见年轻女子,一笑,脸会微微地红,然后把目光移到别处,他总是微笑着。他的妻子是个手脚麻利的小个子女人,很富动感,她不时地往青菜上洒水,小声地埋怨丈夫
11、这不好,那也不好。我时常看着他们,觉得幸福可以如此简单、干净。一天,我在那里选了西红柿和五花肉,竟把钥匙忘在肉案上,年轻的男主人追我近两百米,在我快要开门进屋的时候,他喘着气,不说话,就举起手拎着晶亮的钥匙,站在我面前。我时常笑他们两个,是有一个典故的。有一次我买淮山,问道:“多少钱一斤?”男主人说五块。挑了半天,挑了段粗肥的,一抬眼,他走到门外去接一个电话,这时他妻子走出来,我又问道:“这淮山多少钱一斤啊?”她说六块。接电话的人听到妻子说六块,脸一下子就红了,我笑了起来,女主人诧异地看着我。在很多个傍晚,我在摊前挑挑拣拣,故意压低声音问道:“有没有讹我啊?有没有欺负熟客啊?”他们俩就不好意思
12、了,用广东话回答我:“没有啦,没有啦。”也许是听别人讲,我是个写文章的人吧。有一次女主人拉我进她的屋子,我才知道里面是一间小屋,很暗,白天也要开灯,那里摆放着很多货物,成袋的大米,码得高高的成箱的啤酒,还有各类小商品、杂物,堆得满满的,挪不开脚,空间充斥着霉味和厚重的粮油味,这样小的空间居然隔了两层,一个旧的竹梯摆在那里,一头炸开了,绑着铁丝,爬上去,就是他们俩的床了,那床平铺在上面,女主人爬上去拿出一张纸,我看到她上了床,只能坐直,却无法站立,窒息的空间,我感受到难以排遣的闷热。她麻利地爬下来,把一张纸递给我,跟我说,需要我帮忙写一个广告语,想做一个灯箱放到前面马路的拐角处,因为她想搭着卖熟
13、食和卤味,我很愉快地答应了,看着那张纸上画着一幅蹩脚的灯箱图,我没好意思笑出来,因为眼前的景象,生存之不易,也因为画的人是那样认真,对生活那样认真。这时,她不忘向我数落丈夫:“那个人,他什么也做不了。叫他找你帮这个忙,他也不敢。”然而我深知,她是爱他的。 漫长的夏天过去了,刚下了一场小雨,天凉下来,浓浓的秋意洒满这深深的巷子。年轻的女主人怀孕了,她甜蜜地告诉我说明年春天生。她依然忙碌,指挥着沉默的丈夫。我外出一周去采写一个报告文学,回来就看见他们家小店的门紧闭着。一连几天,打那里经过,门依然是紧闭着。紧闭,透出不祥的味道,我的心悬着。“生意太好了,遭人忌妒,男的被人打,女的上去扑,被人推倒在地
14、,流产了,血流一地现在医院里”一根在心里绷得很紧的弦倏地断掉了,过后是挥之不去的悲凉,我怎么也走不出那条深巷子。(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11期,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讲述了“我”与巷子口卖蔬菜一对年轻夫妇交往的故事,着重描述了“我”们之间亲密、友善、互助的邻里关系。B. 小说描写即可白玉兰树高大、花朵繁密、香气馥郁,景色迷人,借助景物抒发了对繁华、优雅的市井生活的喜爱与欣赏。C. 小说中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男主人送还“我”的钥匙,追跑了近两百米,交还钥匙时,“喘着气”“不说话”,憨态可掬。D. 小说构思极其巧妙。前文描述的生活场景温馨、美
15、好,后文叙写的年轻夫妇被打的场景暴力、血腥,反差强烈,发人深省。5. 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小说的结尾说“我怎么也走不出那条深巷子”,怎样理解这句话?【答案】4. B 5. 女主人公是一个上进、可爱的普通的小生意人形象。勤快能干:手脚麻利,忙碌不停。刀子嘴豆腐心,深爱着丈夫:喜欢唠叨,总是埋怨丈夫这不好,那不好;但当丈夫被打,她“上去扑”而受伤。精明有方法,卖淮山报价比丈夫高,知道为小店打广告。在贫困中认真、执着追求幸福:要扩大生意,怀孕了很高兴。 6. 这句话表达了“我”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年轻夫妇追求幸福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对年轻夫妇平静、美好生活
16、遭受破坏的震惊与悲痛;对生活中依然存在凶残、卑劣人性的惶惑与悲凉。【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B项“借助景物抒发了对繁华、优雅的市井生活的喜爱与欣赏”,“景色特点繁华”“优雅”概括失当,文章描写了深巷子里的生活应是“平常”“安泰”“烟火气”的。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是答人物的“形象”还是“性格”,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人
17、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处和侧面展现人物的景物描写、他人烘托与对比、他人和作者的评价处,筛选关键词句整合出答题要点,答题时要联系具体描写内容作答。联系第三段“是个手脚麻利的小个子女人,很富动感,她不时地往青菜上洒水,可见勤劳能干;小声地埋怨丈夫这不好,那也不好”可见刀子嘴爱唠叨,第四段淮山报价比丈夫的报价高,还请我写广告,可见做生意精明;第五段“画的人是那样认真,对生活那样认真”可见热爱生活,末段“男的被人打,女的上去扑,被人推倒在地”表现出对丈夫的爱,容易得出形象特点。【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学作品中重要句子内涵和结构技巧的能力。“结尾”,提示结构上的呼应和情感的升华作用,“理
18、解句子”注意依据句中的指代词、关联词、形容词、动词等,用以果溯因法和情感请想法推敲关键词的内涵。答题时将二者答案整合,分点作答。“深巷子”,一指表层特征,巷道幽深,二指深巷子中的人物、事情带给我的触动很深。“走不出”指心里一直想着、牵挂着,原因为何呢?小夫妻追求幸福的态度和他们遭受的不幸。【点睛】“赏析重要句子内涵”常用的答题步骤:抓住关键字词,结合全文主旨阐释本句话的内容、语境义及其独特的表现力;如果本句用了艺术手法,请指出并做简要分析;概括本句话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小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平民建筑师”齐康在南京,有一座被誉为
19、“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的建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其设计者是当今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人物齐康。齐康生于南京,虽没有亲身经历南京大屠杀,但当年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保护难民的事迹,给齐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多年来,难耐的悲愤,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触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使他倾注了20多年的心血设计出这座纪念馆,他说:“30万南京人的血肉生命,值得我呕心沥血去祭奠。”齐康对纪念性建筑情有独钟,他参与设计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上百座纪念馆。他用建筑的形式留存和传承民族的历史,表达情感,期望美好未来,被称誉为“纪念馆意义”。其实,齐康更喜
20、欢别人称他为“平民建筑师”。无论是他设计的高楼大厦、园林小景,还是各种各样的纪念馆,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走进去,去感受,去领会。他说建筑必须为人服务,以人为本。在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的设计中,他在图书馆内预留大量“交往空间”,国内有些图书馆专家对此很不认同,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而他认为图书馆的功能不只是阅读,还要有交往、交流不只是人与书,还有人与人。在福建武夷山庄的建筑设计中,齐康从传统中传承出新,在福建地区的乡土建筑里融入时代的气息,探索出一种新的地方主义风格,使福建武夷山庄成为全国风景建筑中第一个乡土建筑时代化的作品。他说:“要尊重一方土地,尊重一方水。在这个一方水土的基础上
21、,做出自己的作品来,让人看到这个建筑就像是从这个环境里长出来的。”齐康认为建筑师应当有一种情怀,一种责任心,担负起建设和梳理城市环境的重任。他说,建筑师必须研究城市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建设有情感的城市。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是有记忆、有坐标的,比如说游子回到故乡,他能依着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而现在的城市建筑突飞猛进,人在其中感觉很孤独,如何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作为建筑设计大师,齐康信奉一句话:不下工地的建筑师不是一个好的建筑师。他认为真正的知识许多来自下层。他曾经问擦窗工人对窗台设计有什么看法,工人说:“站在花岗岩表面上太滑了,窗沿太窄,铝合金的窗轨不好站。”这让他深深体会到,建筑不仅为
22、业主设计,还要为擦窗工人设计。面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等种种荣誉,齐康很淡然,他说:“盖棺定论时,能被看作平民建筑师,我就心满意足了。”(摘编自李伶伶齐康传)相关链接: 齐康参与设计近200座建筑,其中纪念性建筑、学府建筑、文化建筑、人物建筑、风景建筑、办公建筑等多种类型。在这些建筑设计中,他运用中西方建筑的传统手法,融入丰富的哲学思想,重视空间的处理,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摘自东南大学校友介绍) 中工程学院院士王建国读博士时,师从齐康。王建国说:“齐先生高瞻远瞩,将建筑学有限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城市和环境领域,扩大到社会和人文领域。”(摘自“中华新闻
23、网”)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康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保护难民的事迹,对齐康设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较大影响。B.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被誉为“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是齐康对南京30万死难同胞的特殊祭奠。C. 齐康设计的伯川图书馆,突破了图书馆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的局限,填补了图书馆在实现人与人交流功能方面的空白。D. 作为全国风景建筑中第一个乡土建筑时代化的作品,武夷山庄是齐康“新的地方主义风格”的体现,表现出他一方水土的尊重。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齐康成功设计出全国第一
24、座抗战史上系列的纪念馆,奠定了他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使他赢得了“纪念馆之父”的赞誉。B. 齐康对纪念性建筑情有独钟,这与他的设计理念有关,他想用建筑的形式留存和传承民族的历史,表达情感,期望美好未来。C. 齐康既善于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他运用中西建筑的传统受,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设计的作品数量众多,类型多样。D. 齐康是有情怀的建筑师,为了每一个回乡的游子都能依据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清除孤独感,他倡导建设有情感的城市。E. 齐康高瞻远瞩,他将建筑学有限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城市和环境领域,努力通过自己的设计,建设和梳理城市社会环境。9. 为什么说齐康是“平民建筑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5、。【答案】7. C 8. AD 9. 齐康把为人服务、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或:齐康设计的建筑尊重人的感受,尊重一方水土)。 齐康认为真正的知识许多来自下层,尊重工人,向工人学习。 齐康面对建筑界各种殊荣很淡然,喜欢被称作“平民建筑师”。【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C项,“齐康设计的伯川图书馆,突破了图书馆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的局限”无中生有,第四段直说“国内有些图书馆专家对此很不认同,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可
26、见是设计完成后有些专家对他的设计不认同,并非有意识突破局限,齐康也没说设计阅读空间是局限,他说“图书馆的功能不只是阅读,还要有交往、交流不只是人与书,还有人与人。”因此“突破局限”表述有误,填补空白也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筛选原文信息,认真比对选项意思,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指代词(如“它”“其”等)、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程度词 (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时间词(“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是否有说法绝对、曲解文意、无中生
27、有等问题。A项,“奠定了,使他赢得了”强加因果,据第一段“这是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其设计者是当今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人物齐康”可知,齐康设计抗战纪念馆时,已经很有地位和赞誉,可表述为“当今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人物齐康设计了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D项,“为了每一个回乡的游子”强加因果,据第六段“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是有记忆、有坐标的,比如说游子回到故乡,他能依着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可知,设计者并非直接为了每一个回乡游子,而是有责任感和情怀的设计可以有抚慰游子的作用;同时“清除孤独感”夸大其词。故选AD。【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回答齐康
28、是“平民建筑师”的原因。考生需要抓紧“平民”二字,回归原文四五六段,筛选文本和注解中的原因,答题时要点要清晰,不遗漏、不交叉。筛选原文,第四段“他说建筑必须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第五段“要尊重一方土地,尊重一方水。在这个一方水土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作品来,让人看到这个建筑就像是从这个环境里长出来的。”第七段“他认为真正的知识许多来自下层”、末段“齐康很淡然”,“盖棺定论时,能被看作平民建筑师,我就心满意足了”,容易分析出原因。【点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
29、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复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
30、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鈇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脰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土舍、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
31、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节) 【注】三板沙:明代地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C. 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D. 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所学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32、正确的一项是( )A. “嘉靖二十三年”:属年号纪年法。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除年号纪年法之外,我国古代还有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生肖纪年等。B. “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C. 文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调动或晋升官职的意思。而“除臣冼马”“拜为上卿”两句中的“除”和“拜”则分别是“降低官职”和“授予官职”的意思。D. 过秦论中的“崤函”为中国古地名,是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滕王阁序中的“彭蠡”指
33、的是现在的鄱阳湖;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诗描写的则是我国名山大川中的泰山。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B. 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C. 任环虽作战勇敢,也曾因犯错而受罚。先因同总兵官汤克宽未敢出击滞留的三百旧倭寇而遭弹劾,后因攻击倭贼时中了埋伏,被停了俸禄。D. 任环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激励部属的斗志。他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
34、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13. 把文言文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2)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不久,三板沙的倭寇抢夺民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了他们。(2)(任环)曾将自己的姓名写在肢体上,并说:“战场战死,是军人的本分。(不过)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
35、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来断句。“太仓”是“犯”地点,动宾搭配,中间不能断句,排除C; “短兵接”是“尝遇贼”事件的后续发展和结果,中间断句,排除AD;“捍”的对象是“环”,“出”是“捍”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句,也可排除A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C项,而“除臣冼马”中的“除”是“降低官职”的意思错。“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故选C。【12题详
36、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B项,“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是在太仓,而不是在宝山洋,地点错位。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无特殊句式,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1)顷之:不久;夺:抢;败之
37、马迹山: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在马迹山打败倭寇;(2)补充“尝”的主语“任环”;书:名词作动词,写;分:本分,职分;先人:死去的父母;或:或许。【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兼词等往往都被设置为得分点,一定要依据前后语境补充出相应的主语、宾语、介词等,对难翻译的地方,要依据语境的提示,结合文中事件发展的逻辑事理合理推出。【译文】任环,字应乾,今山西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在任期间皆以精明能干闻名,因而升调苏州同知。倭寇进犯江南沿海,
38、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性情慷慨,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任环率兵阻击倭寇于宝山洋,其小校张治战死。任环率兵奋力向前与敌拼杀,相持数日,倭寇逃走。不久倭寇侵犯太仓,任环率兵乘快马疾驰前线,与贼相遇,短兵接战,身负三处重伤几近死去,其随行宰夫(指行军厨师)保护任环突出敌围而自身战死,倭寇见状亦引众散去。没多久倭寇复来,任环包扎过伤口便率兵出海迎敌。此时海涛狂作,船工心存恐惧。任环执意前行且声色俱厉,结果大败倭寇,俘获、斩首百余级。紧接着任环又率兵在阴沙、宝山、南沙阻击倭寇,皆获全胜。故被提拔为按察佥事,专管整饬苏州、松州二府兵备。倭寇劫掠满足,全部退去,唯独南沙岛三百倭寇因战船坏损
39、不能离去,而任环同总兵官汤克宽却陈兵固守营地未敢出击。数月后,海上倭寇复来,与南沙岛三百旧倭寇合兵,剽掠华亭、上海。任环等因此遭弹劾降罪,但不久被赦免。次年,倭寇侵犯苏州城,城门紧闭,城外的百姓绕城哭号。任环随即开城纳入百姓,经查活着进入城里的百姓不下几万人。彼时其副将解明道出城击溃倭寇,此役结束,明朝廷论议近年任环抗倭功绩,遂升迁任环为苏、松两府右参政官职。倭寇攻掠常熟县,任环率常熟知县王鈇袭击倭寇老巢,焚毁战船二十七艘。数日后,倭寇攻袭陆泾坝,守军都督周于德战败。任环同总兵官俞大猷率军击败敌军,焚毁战船三十余艘。倭寇进犯吴江,任环与大猷大败倭寇于莺脰湖,倭寇逃往嘉兴。不久,三板沙倭寇抢夺民
40、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倭贼。另有屯驻在嘉定的倭寇,放火烧杀,全部焚死。此役论功,授任环一子为副千户。任环之母病故,其服丧期限未满(明廷规定,当官者为父母守丧须满三年限期,此间不得居官到任),明廷即命任环离乡奔赴前线迎敌。此时倭寇驻兵新场,任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二县官兵攻击倭贼,不想中了埋伏,保靖县土舍、彭翅等纷纷战死,任环被停俸以期戴罪立功。新场倭寇最终被任环剿平后,其上疏请求继续为母守孝服丧,明廷准其请求。两年后,任环病故。给事中徐师曾向明廷赞颂任环的抗倭功绩,朝廷遂下诏追赠任环为“光禄卿”,再授其另一子为副千户,并于苏州府建造祠堂,春、秋祭享。任环于行伍期间,常与士兵同寝共
41、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其曾将姓名写在肢体上,并对士兵说:“战场战死,乃军人本分。(不过)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将士听罢都非常感激,因而其部属在战场上拼杀屡建战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夏 日 途 中【注】李廓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注】此诗作于李廓落第回家途中。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句交代归来时行走在树木夹道的路上,“炎”字表明风是热的,点明诗歌题目“夏日途中”。B. 第二句
42、交代赶路时间为正午,诗人正午赶路是因为那时行人稀少,可以免除遇见熟人的尴尬。C. 颈联写阳光照在镜子一般的水面上,就像槐膏点在白衣上,斑斑点点的,衬托出途中的清静。D. 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一事无成回家,心里惭愧,表达了诗人回乡途中因落第而忐忑的心情。E. 前六句写景叙事。写景着重突出夏日景物特征,形象传神;叙事简洁,语言质朴,如旭家常。15. 颔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C 15. 视听结合,听蝉鸣,观蝶飞,画面灵动活泼。以动衬静,蝉鸣蝶飞反衬出路途的静。以乐衬哀,初蝉数声,戏蝶一团,热闹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
43、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正午赶路是因为那时行人稀少,可以免除遇见熟人的尴尬”强加因果,第二句“行人正午稀”只是描述作者赶路时间和路上特点;C项,“衬托出途中的清静”错,结合“欺”和注解可知,应为衬托了作者的失意。故选B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本题考查描写技巧,要考生先要把握景物描写的技巧包括正面描写形声色味、正面描写动静高低远近等,也包括侧面烘托、点面结
44、合、虚实结合等;结合颔联内容“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声”与“飞”是视听结合地描写动态、乐景;结合首联“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的环境之热,可知颔联以动衬静;结合写作背景“落第回家途中”可知颔联以乐衬哀。【点睛】景物描写方法复杂多样的。从景物描写手法上来鉴赏,一般要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要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5、。(1)荀子劝学中论证积累美好的德行就可以改变气质,从而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的三句是“_,_,_”。(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两句,借两个地名巧妙地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答案】 (1). 积善成德 (2). 而神明自得 (3). 圣心备焉 (4). 惶恐滩头说惶恐 (5). 零丁洋里叹零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要注意理解句意、积累名句名篇、打好基础,做到必背篇目一定会背诵,会背诵的篇目会依据关键词的提示准确默写。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1)依据“论证积累美好的德行就可以改
46、变气质,从而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的三句”,容易推出答案;(2)依据“借两个地名巧妙地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容易推出答案。本题易错字:得、备、惶、零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利用现代化互联网络,把资源效用发挥得大快人心,从而使城市真正成为节约型、环保型的城市。备受瞩目的“复兴号”高铁将在春运期间继续扩大开行范围,让更多的小伙伴在返乡途中有目共睹“复兴号”高铁的风采。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发展乡村旅游,的确是振兴传统乡村、攻克脱贫致富难题的把金钥匙,但也万不能急功近利。学术不端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气,起初大家对这样的行为
47、深恶痛绝,但全社会诚信的缺失,竟然让人对此习以为常。“寻找大国良师”活动组委会发出声明:对包办投票、恶意刷票、技术作弊等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以保证评选活动的公正公平。全球摩天大楼落成数量在2017年创下新高,中国共建成77幢,但对于这些摩天大楼,传统人士无可厚非地表达了他们的不满。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合语境。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不能接宾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习以为常:
48、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严惩不贷:严厉惩罚,绝不宽恕。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不合语境。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据记者调查,近年来,部分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认识不足,存在超前建设、资金不到位等,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B. 李克强表示,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就必须要尊重合同,弘扬契约精神,不能把合同当做废纸。C. 不仅伟大奋斗精神在为中国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更是为世界文明进程提供一种深刻的中国启示。D. 关于高考改革,有评论者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与否,改革最应捍卫的目标也是公平
49、。【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持否有问题。A、成分残缺,在“资金不到位等”后补上“问题”;C、语序不当,将“不仅”调到“奋斗精神”后;D、一面对两面,去掉“与否”。故选B。【点睛】高考常考的病句类型有六大类: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答题时先浏览选项,用语感检查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用提取主干法,划分主干枝叶,是否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50、等问题;对难以确定的部分句子,可以适当用类比检查法,仿造结构相似的句子来比较原句。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为了您的小儿能够顺利考上一所大学,希望您在假期中督促他复习功课。B. 谨寄拙稿素质教育与课外阅读,其中不妥之处,还望斧正。C. 舍弟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不胜荣幸!D. 毕业在即,我把这本纪念册惠赠给你,纪念我们三年的同窗之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属于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类试题的常规题型。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
51、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B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使用正确。A项,“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应该将“您的小儿”改为“令郎”;C项,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这里称呼的是对方,因此错误;D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应改为“赠送”。故选B。【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
52、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得当等。此题主要是考虑词语的运用对象和场合。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据北京晨报11月5日报道,10月8日,广西灵山县某中学初二女生黄某正在教室里听课,位于她上方天花板的吊扇突然坠落,转动的风扇叶片刮到黄某的左脸颊,事后经治疗,仍留下了一道长达6厘米的疤痕,已构成轻度毁容。事情发生后,黄某父母多次与校方沟通,索赔无望后,将学校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校方疏于对教室风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导致风扇非人为因素无故坠落,判决校方赔偿黄某后续治疗费用2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答案】广西学生上课被吊扇砸伤,学校负全责。【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事件的主
53、体是“广西某学校”,特征是“学生上课被吊扇砸伤,学校负全责”。【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属于新闻类,注意新闻的要素,事件的主体是“广
54、西某学校”,特征是“学生上课被吊扇砸伤,学校负全责”。21.下图是某医院的“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图示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答案】病人在门诊挂号,经医生检查、诊断后,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住院单去挂号收费处缴费住院;不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处方去缴费取药后离院,如需输液,就到急诊科输液后离院。【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这类流程图属于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
55、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本题是描述某医院的“就诊流程图”,说明病人都要经过挂号、诊断,然后分为住院和不住院两种情况。本题要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另外,要注意叙述的条理性,要按一定的顺序说明。【点睛】图文转化题中的流程图题,是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意思,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和内在逻辑性表述出来。叙述流程时,适当补充字词使语句更衔接、连贯。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社区要选一句名言作为一次宣传活动的宣传语。有三句候选名言: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
56、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这三句中,你认为哪句更好?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和谐创造美丽和谐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创造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和谐之意犹如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和谐之广犹如神秘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物质上不匮乏,言论上有自由,精神上可以愉悦性情,这就是和谐
57、的真正本意。和为贵,谐为美,家和万事兴。和谐化生创新。社会要和谐,学校要和谐,家庭要和谐,自然要和谐,人要和谐,世界万事万物都要和谐。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和谐让人更加亲密,爱心让生活充满希望。和谐产生美丽,和谐产生力量。和谐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和谐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的事物。和谐是建立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的,法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准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诚的相互关心,帮助,友爱,同时也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谐给人以愉悦,给人以轻松,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善待人生,和谐为道。天之道,人之道,以和为道,道道宽畅。和谐将为未来的人类开辟
58、更加广阔的天地,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谐的本质可概括为不同关系间的相宜,这种关系既可以是静态的一种和谐状态,也可以是动态的一个发展过程,所体现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的、圆满的状态。人间因和谐而温暖,生命因关爱而美丽。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拥有一颗和谐、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美的真谛是和谐。永远记住这点,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和谐的美。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对和谐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动荡的不稳定中。多一份微笑,多一份关爱,和谐与你我同在。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家庭和睦,邻里和好,社会和
59、谐,世界和平。和谐社会就是要化干戈为玉帛,消除一切不安定因子和动荡因素。大度宽容,宽和处事,容人之短,心平气和天地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将为未来人类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人要和谐,人本身要和谐。五脏六腹,眼耳鼻舌手等要和谐,不和谐必定疾病缠身,不和谐就是所说的变异。人的穿戴要和谐,什么职业着什么装;人的打扮要和谐,什么年龄阶段如何打扮,都要讲究和谐,否则会招来莫名的讽刺和恶意的调侃。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和谐不过分寻求高难度的默契,而是宽松朋友概念的尺度。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和人和天地和,和和美美气象新。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才会幸福。如果家庭“内战”没完没了
60、,“冷战”愈演愈烈。那么,这个家庭是不和谐的,不和谐的家庭也就没有幸福可言。和谐在家庭中更多的体现为坦诚、关爱、谦和、承担、沟通、交流、无私奉献等。美丽源于协调,和谐产生力量。人生和谐,力量无穷。人生中没有和谐,即使在阳光下也会感到寒冷。美丽源于协调,和谐产生力量。人生和谐,力量无穷。沟通互动出和谐,宽裕大度成和谐。善说和谐话,多做和谐事。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没有相异。“不打不相识”,矛盾生动力,动力促发展。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融自己于和谐的环境里,使自己也成为和谐的元素,是人际交往中的良好习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和谐社会和谐。和谐之
61、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与时俱进,不断地促进着新生命的诞生、新事物的出现,才叫和谐,才是和谐。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乐符搭配和谐,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交响;山水相映和谐,才能彰显美丽的风景和别样的风情;社会发展和谐,才能抒写历史的壮美和伟大的篇章。让无私的爱构成和谐社会的每一个音符,奏响和谐社会的乐章。每个人都是社会组成的最基本元素,最根本因子,只有我们的人生和谐,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否则,都是倒裳索领,舍本逐末。完美的果实只是一个向往,我们能够有条件的
62、逼近,而不是摘取。于是,希望控制环境因素、控制他人想法的思维模式,来达到与己和谐,是行不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和谐的社会桃源,融洽的家庭校园,充满活力的生活,都是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的,为和谐奉献,何乐而不为呢?和谐呼唤真善美,其实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美。只要存在和谐的地方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和谐与美孪生,用爱美之心去爱和谐,那么,社会就会和谐,自然就会和谐,人就会和谐,万事万物都会和谐,这才是和谐的最高境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包容别人,容纳别人的意见,却不附会别人,坚持自己的思想。小人恰恰相反,附会别人或者要求别人附会自己,不能包容不同意见。感觉这里的和,说出
63、了和谐的本质。和是包容,各种思想,都能自由表达;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在公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谐吧,音调和谐能奏出优美旋律,色彩和谐能勾出美丽的画卷,民族和谐能建设富强的国家,人类和谐能进入大同的世界。【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构思立意。注意题干中对文体作了要求,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时应当明确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材料中的三句名言分别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国家层面的和谐、社会层面的平等、公民层面的诚信,写作时可以任选其中一句来立意。第一句可以从“和谐创造美”“社会需要和谐”等角度构思立意;第二句可以从“平等才能和谐”“平等才能发展”等角度构思立
64、意;第三句可以从“信守承诺”“谨慎承诺”等角度构思立意。命题热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2【依法治国理念】高考命题围绕法治教育的目标,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学科的试题中去。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4【创新能力】高考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
65、必要环节,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要把考查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在命题中各学科应联系实际,深入探索考试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发挥高考在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积极作用。5【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6【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7【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