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免疫调节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生命观念通过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异同,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2理性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模式图,培养模型分析能力与建模的思维习惯。3科学探究通过“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免疫系统的组成巧学妙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2免疫系统的功能及
2、分类(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先天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及其附属物、分泌物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衰老、病变的细胞。(3)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2)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3)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4)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5)唾液中
3、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6)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延伸探究1抗体和溶菌酶分别在哪种免疫中发挥作用?提示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2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靠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吗?提示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不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也不能通过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3(人教版必修3 P36“内文”)(1)吞噬细胞在免疫活动中参与哪几道防线?(2)(人教版必修3 P35“概念图”)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提示(1)吞噬细胞
4、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2)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巧用“三个依据”判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借助图解归纳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5、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3归纳概括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五个“并非”(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吞噬细胞并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4)T细胞并非只参与细胞
6、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只有部分保留。(5)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B细胞(T细胞)。在二次免疫中,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精准命题突破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析典例剖析例1(2020扬州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B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并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解析面
7、对病原体时,身体首先通过第一、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阻止其扩散,当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时就启动第三道防线,引起特异性免疫,A正确;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B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D正确。规律方法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三个唯一:对应训练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
8、述,正确的是(B)A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均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解析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浆细胞无识别抗原的功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T细胞数量下降有关。突破点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典例剖析例2(2020襄阳期末)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B)A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B
9、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而浆细胞不能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解析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A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D错误。对应训练2(2017天津卷)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
10、误的是(C)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解析皮肤和黏膜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所以改变T细胞的数目,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B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C项错误;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D项正确。考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体液免疫(1)参与细胞: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2)体液免疫的过程(3)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
11、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细胞免疫(1)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2)细胞免疫的过程(3)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3抗原和抗体(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3)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4)抗体的功能: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细胞的黏附
12、,进而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4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点悟:(1)只有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才会迅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大量效应细胞(同时也产生许多记忆细胞)。(2)二次免疫不仅适用于体液免疫,也适用于“细胞免疫”。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2)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
13、忆细胞()(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5)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6)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7)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8)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9)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延伸探究1如果切除胸腺,则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提示体液免疫功能保留少部分,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因为T细胞需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切除胸腺后,T细胞无法发育成熟,缺乏T细胞的作用,体液免疫几乎丧失,细胞免疫全部丧失。2思考并表述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途径有哪些?提示(1)抗
14、原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2)抗原刺激B细胞,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3)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3据图分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1)免疫、免疫分别是哪种免疫?(2)图中的细胞哪些能特异性识别抗原?(3)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免疫、免疫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细胞b、c、d、e、g。(3)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综合过程图(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B细胞T细胞分泌物质特异性抗体淋巴
15、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免疫时间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过程缓慢,所需时间长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关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后,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它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关于免疫类型的5个警示点(1)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侵入人体引发细胞免疫。(2)自身肿瘤可引发细胞免疫。(3)器官移植引发的是细胞免疫。(4)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5)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再
16、引发细胞免疫,以彻底消灭病毒。精准命题突破点特异性免疫及特点典例剖析例3(2020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图中细胞A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B图中的细胞D无识别功能C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D的周期缩短D图中物质为抗原,物质为抗体解析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识别大多数病菌,无特异性识别功能,A错误;细胞D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增殖,故没有细胞周期,C错误;细胞B为T细胞,物质为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物质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D错误。对应训练3(2020全国大联考)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17、,发病率前三位的为胃癌、肺癌和直肠癌。科研人员取生理状况、大小、性别、年龄等相同的培养在无菌室中的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注入一定量失去增殖能力的人胃癌细胞悬液和肺癌细胞悬液,乙组注入等量的不含细胞的悬液,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小鼠体内失去增殖能力的癌细胞相当于抗原,能引起小鼠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给甲组和乙组小鼠进行皮下手术,埋入胃癌细胞形成的肿块,10天后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甲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减小,乙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3)已免疫小鼠体内的浆细胞可来源于记忆细胞和
18、B细胞。一个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胃癌细胞或肺癌细胞起作用,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解析(1)癌细胞作为抗原引起小鼠体内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已免疫的甲组小鼠体内含有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快速的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胃癌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裂解,肿瘤体积逐渐减小;未免疫的小鼠细胞进行免疫需要的时间较长,肿瘤体积可能逐渐增大。(3)已免疫的小鼠体内浆细胞可来源于记忆细胞和B细胞。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因此能对胃癌细胞发挥作用的抗体就不能对肺癌细胞起作用,同理,对肺癌细胞起作用的抗体也不能对胃癌细胞起作用。突破点二次免疫反应
19、及其特点典例剖析例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某小组利用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进行下列实验:将新鲜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提取物,乙不患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兔感染狂犬病毒后,脊髓中的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含有狂犬病毒B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作为抗原的特性,不再致病C甲接受注射后,体内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D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解析兔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通过体液进入细胞,因此脊髓中的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含有狂犬病毒,A正确;干燥了14天的
20、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致病性,但仍然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错误;注射新鲜的提取物后,甲体内既发生了非特异性免疫,也发生了特异性免疫,C正确;由于第一次注射时产生了记忆细胞,因此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D正确。技巧点拨 “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一看产生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二看产生抗体的时间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三看患病程度初次免疫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对应训练4(2020博望区期中)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取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指示的甲、丁时刻为疫
21、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甲与丁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B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A、B曲线表明抗体在体内的寿命是有限的D丙时间段抗体突然上升,表明记忆细胞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某种抗原的记忆解析根据图形分析可知,甲与丁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A正确;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B错误;A、B曲线表明抗体在体内的寿命是有限的,C正确;丙时间段抗体突然上升,表明记忆细胞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某种抗原的记忆,D正确。考点三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免疫失调疾病(连线)2艾滋病(1)发病机理HIV的增殖过程(2)致死原因: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
22、疫功能,由于严重感染或者患恶性肿瘤而死亡。3免疫学应用(1)免疫预防: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免疫检测: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3)免疫治疗: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4)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2)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4)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5)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
23、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6)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7)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延伸探究1为什么预防接种要多次注射疫苗?提示通过多次注射疫苗可以增加体内记忆细胞和抗体,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2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1)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2)方法与方法哪种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提示(1)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较好。(2)方法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3下列行为可传染艾
24、滋病的有。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与艾滋病患者拥抱性接触输入含有HIV的血液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虫叮咬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女性艾滋病患者生育子女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在公共泳池游泳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常见免疫疾病的比较类型项目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等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
25、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举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机体第一次或以后各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细胞外分泌液反应结果引发过敏反应使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关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免疫中的两组易混概念辨析(1)抗原与过敏原抗原与过敏原:过敏原具个体差异性,而抗原不具个体差异性。过敏反应必须是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第一次不会发生
26、过敏反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体的分布位置不同。(2)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精准命题突破点免疫异常的实例分析典例剖析例5(2020淮安模拟)T细胞易被HIV破坏,与其表面的特殊蛋白质CCR5(由CCR5基因编码)有关。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抗HIV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
27、病并感染HI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HIV。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患者感染HIV后,更易患白血病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B捐献者感染HIV后,T细胞表面无CCR5蛋白,HIV无法进入C患者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异常D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解析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者更易患白血病,A项正确;根据题意分析,捐献者的CCR5基因异常,其T细胞表面无CCR5蛋白,导致HIV无法识别,因此HIV不会进入T细胞内,B项正确;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
28、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不能表达,C项错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因此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D项正确。归纳总结免疫异常的判断方法对应训练5(2019北京压轴卷)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而明确感染状况又是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列有关HIV的叙述,正确的是(B)AHIV只侵入T细胞,所以不能通过检测HIV抗体判断是否感染HIVB人体初感染HIV后,T细胞和B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这两类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相同CHIV侵入人体后,影响机体免
29、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但不影响监控和清除功能D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特异性识别HIV,但只有前者能发挥免疫效应解析HIV主要侵染T细胞,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可以通过检测HIV的抗体判断是否感染了HIV;HIV侵入人体后,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也影响监控和清除功能;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能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突破点免疫学的应用实例分析典例剖析例6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白百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D)A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B效应T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C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
30、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D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解析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A项错误;吞噬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B项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一种抗体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C项错误;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能力,D项正确。对应训练6(2019江苏省如东中学高三期末)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B“免疫
31、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C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D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解析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即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不敏感,C错误;效应T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D错误。课末总结 知识导图思维缕析学科素养核心释疑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
32、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4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被释放,进而被吞噬、消灭。5二次免疫和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抗体产生的更多,患病程度轻或者不患病。6免疫预防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原因是注射某种病原体的相应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可以长期存在,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该类病原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
33、产生大量抗体,消灭病原体。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020全国,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B)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解析本题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C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错误。2(2020全国,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D)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
34、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中抗原的特点。抗原特点表现为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没有细胞结构的病原体(病毒)、被裂解的病原体、表面没有蛋白质分子的病原体中都可能存在特异性的大分子物质,从而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A、B、C错误,D正确。3(2020天津卷,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C该方法
35、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解析该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亚单位,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疫苗,A正确;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B错误;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亚单位,不会在细胞内增殖,C正确;疫苗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B。4(2020浙江卷,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
36、肺炎患者解析流感病毒的种类很多,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只会对该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仍可能感染其他流感病毒,A错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B正确;接种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这些细胞能在体内长期留存,提供抵抗破伤风的长期保护,而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获得免疫力,注射的抗体在机体内不能长期留存,C正确;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D正确。故选A。5(2019全国卷,30)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
37、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A、D。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38、。(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发作迅速、消退较快(答出2点即可)。解析(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四组小鼠分别用抗原甲和抗原乙进行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要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则需再次注射与初次注射时相同的抗原,即A组和D组小鼠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A组小鼠经抗原甲刺激后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抗体分布在血清中,再次加入抗原甲后,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4)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
39、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6(2019江苏卷,31)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 L1,与T细胞表面的PD 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效应T细
40、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 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体液传送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_L1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降低免疫排异。解析(1)图1中肿瘤抗原为大分子物质,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识别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群和记忆(T)细胞群。(3)图中效应T细胞是受到肿瘤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只能识别具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效应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分泌毒素,可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4)注入体内的抗PD L1抗体通过体液传送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结合,使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失去与T细胞表面的PD 1结合的机会,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抗PD L1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以降低人对抗PD L1抗体的免疫排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