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20KB ,
资源ID:431601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316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玉林高中、容县高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玉林高中、容县高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2020年秋季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1. 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A. 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B. 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C. 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D. 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由此可以得出其强调道德自觉,以维护周礼,C正确;A项与孔子无关;B项“更加注重”说法不准确,排除;孔子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其维护的是奴隶

2、主阶级的利益,与“封建统治秩序无关”,D错误。2.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王阳明提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为遏制伪善流行,特别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这反映了二者都A. 强调践行美德B. 重视智慧发展C. 注重等级秩序D. 关注理性思考【答案】A【解析】【详解】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是道德修养的关键并特别强调“知行合一”。这反映了二者不仅提倡美德,而且强调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美德,故A正确;重视智慧发展不符合材料中王阳明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注重等级秩序和关注理性思考,故CD错误。3. 王夫之曾指出,“凡知者

3、,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如明明德(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者,行之极也,而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这集中体现了王夫之A. 重视实践的知行观B. 以知统行的方法论C. 本善习远的道德观D. 格物致知的修养论【答案】A【解析】据材料“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体现了实践的思想,这反映了重视实践的知行观,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知统行的方法论,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本善习远的道德观,故C错误;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是王夫之思想,故D错误。故选A。点晴: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区分四个选项中的理论观点的含义。学生要全面提取

4、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王夫之知行观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进行正确判断。4.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化学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A.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 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 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 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图表信息可知,明末清初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知识介绍到中国,介绍来的知识以自然科学为主。故答案为A项。B项,从图表看出,西方著作包括天文历

5、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种类很多,不仅仅是人文科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态度,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无法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排除。5. 下图是南宋杭州灵隐寺的一幅漫画,描绘了济公头戴破帽、手持破扇、脚穿破鞋,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疯癫的形象。这反映了当时济公像A. 儒家正统观念被画家抛弃B. 心学重建了儒家精神信仰C. 市民阶层率性直爽的心态D. 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南宋杭州灵隐寺的一幅漫画”“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疯癫的形象”反映了南宋商品

6、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故C正确;结合所学,宋朝时,儒学发展到理学,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思想,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心学”,排除B;济公是南宋佛教高僧,故D错误。6. 在新民丛报(1902年创办)的开篇中,梁启超提道:“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能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可见,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主要目的是A. 使国人摆脱旧思想束缚B. 广泛宣传维新变法主张C. 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感D. 赋予民众自由平等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梁启超认为,“维新吾国”需要“维新吾民”,“维新吾民”

7、需要培养“国民公德”和开启国民“智能”,新民丛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这说明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感,C正确;粱启超创办新民丛报有利于国人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1902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排除B;材料中梁启超的言论没有涉及民众自由平等权利的信息,排除D。7. 章士钊在评新文化运动中说:“文化运动,所以化扬民族之特性,一民族之特性,在具体的事物上表现出来,是谓文化,然则所谓新文化,应不应该脱离吾国民族数千年固有之特性?欧洲文化,亦自有其历史上之特性,中国人能否一概搬运过来?有无力量运用之于中国?”这表明,章士钊A. 主张用民主科学精神唤醒国人B.

8、 顽固坚持“中体西用”的旧观念C. 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D. 赞同“旧瓶装新酒”式思想革新【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章士钊反对“文化运动”“脱离吾国民族数千年固有之特性”,反对将“欧洲文化”一概“搬运过来”,这表明他主张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用民主科学精神唤醒国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章士钊反对新文化运动,但不能就此判断出他坚持“中体西用”观念,排除;D项,赞同“旧瓶装新酒”的说法与材料中的“应不应该脱离吾国民族数千年固有之特性?”“中国人能否一概搬运过来?有无力量运用之于中国?”三个疑问不符,排除。8. 1953年到1954年,人民

9、教育刊登了多篇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阐述劳动教育对于个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意义,动员大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在生产实践中继续学习”,并多次介绍动员工作和劳动教育的方法。人民教育这一做法的主要 目的是A. 加快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完善全国中小学教育体制C. 构建与国家相符的价值观D. 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恢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0年代我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因此人民教育刊登了多篇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与国家积极建设的时代主旨是相符合的, 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特指三大改造,排除A;B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排除D。9. 毛泽东在1957年

10、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1978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由于A.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重量向重质转化C.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D. 国家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50年代末,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建成社会主义,错误地发起了“大跃进”运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1、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故选C。中不断变化错误;B中国转变错误;D中与国际形势无关。考点: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比较【名师点睛】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错误(1)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个人的正确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毛泽东晚年错误是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因此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否定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10.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套理想教育课程,除了体育和音乐这两门初等课程之外,必须

12、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谐音学等5门课程,按照这个次序将灵魂从可见世界逐步引向哲学,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促成他们的灵魂的转向。这体现了柏拉图A. 重视统治者综合素质的培养B. 对雅典当时课程设置的不满C. 具有当时最先进教育思想D. 对城邦公民素质低下的担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柏拉图推崇的理想教育课程,应当是体、音、美、数学、天文等多门学科共同学习的课程。根据题于“目的是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促成他们的灵魂的转向”可知,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反映的本质是柏拉图重视人,尤其是统治者综合素养的培养,A正确;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

13、项说法过于绝对,而且题干中没有教育思想对比的信息,排除;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城邦公民素质低下的结论,排除D。11. 14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古代异教文化的大力推崇和对现世幸福的热情赞美,与基督教所渲染的罪孽观念和禁欲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这表明,当时意大利A. 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主流思想B. 出现否定中世纪价值观的倾向C. 反基督教成为资产阶级诉求D. 具有反对封建王权的社会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盛行基督教所渲染罪孽观念和禁欲精神,人文主义者对古代异教文化的大力推崇和对现世幸福的热情赞美,正是对中世纪价值观的否定,因此B选项正确;在此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尚未成为主

14、流,A选项错误;人文主义者反对的是基督教所渲染的罪孽观念和禁欲精神,而非基督教,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基督教某些观念的反抗,不是反对王权,D选项错误。故选B。12. 伏尔泰相信政治权力及国家领导权应该由少数人即富人掌握,希望“开明”君主能动手消灭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卢梭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民主共和国,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他攻击英国议会制度,认为人民主权不能被代表。这反映了A. 启蒙思想呈现丰富性和复杂性B. 共和制优于君主立宪制C. 启蒙思想影响了后世政权设计D. 两者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伏尔泰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主张君主立宪;卢梭则代表小资产阶级利

15、益,主张民主共和,直接民主,说明启蒙思想呈现丰富性和复杂性,故A项正确;共和或君主立宪无法分辨哪个更优,B项错误;材料中卢梭强调的是直接民主,并未影响后世政权设计,C项错误;二者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民本思想,早在我国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经过儁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儒家系统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说;孟子提倡“民贵君轻”说;苟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載舟,水则覆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总结历代的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君与民相互制约,“

16、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儒家民本观以群体为其本位,是通过家庭把社会团体和个人联系起来的,如果没有家庭,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就不能相连和发挥。民本主义只讲皇权不讲人权,对人民只有体恤、施舍而无权利可言,只是一种统治策略。摘编自樊国华先秦诸子与管理哲学等材料二 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湖,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近代人本主义者高举人文旗帜,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的世俗幸福和欲望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纵观西方文化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本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条线索贯穿着西方文化的始终。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西方的人本主义

17、比较强调个人价值,奉行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人格、自由,重視的是个体的人权、平等,人际关系主要靠契约来维持。在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弱化了家庭的作用,通常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别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讲的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首先关注的就是公民的权利,他们强调人生来是平等和自由的,任何人都没有驾驭和支配他人的权利。摘编自陈新忠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教育影响评析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比较,说明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简析两者共同价

18、值。【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形成时间早;肯定人民的地位;以等级制度为前提;秦汉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认识到君民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个人服从群体,是一种群体本位主义;是统治者的统治策略,民无权利。(2)不同:形成时间晚,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强调个人的作用、尊严和价值,奉行个人主义,弱化家庭或群体的作用;强调公民平等、自由等个人权利。共同价值:都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解析】【分析】【详解】(1)特征:根据“民本思想,早在我国商周时代就已产生”得出历史悠久,形成时间早;根据“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得出肯定

19、人民的地位;根据“民本主义只讲皇权不讲人权,对人民只有体恤、施舍而无权利可言”得出以等级制度为前提;根据“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得出秦汉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根据“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得出认识到君民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根据“儒家民本观以群体为其本位”得出个人服从群体,是一种群体本位主义;根据“对人民只有体恤、施舍而无权利可言,只是一种统治策略”得出是统治者的统治策略,民无权利。(2)不同:根据“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湖,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得出形成时间晚,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根据“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弱化了

20、家庭的作用”得出强调个人的作用、尊严和价值,奉行个人主义,弱化家庭或群体的作用;根据“关注的就是公民的权利,他们强调人生来是平等和自由的”得出强调公民平等、自由等个人权利。共同价值:综合材料一二,可从都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等角度分析总结。【点睛】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

21、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分析材料,以“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化”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他们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学习西方的变化伴随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深化。(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说明:士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人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但是推动

22、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金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解析】【详解】观点:根据材料“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 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并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可以得出观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说明:根据材料“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

23、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可以看出,近代士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人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士大夫向西方学习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近代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如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终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角度论证,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

24、正确的理论指导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卢梭提倡国民教育是培养良好公民的必要手段。他在关于波兰政府的建议中要求儿童到十六岁时,就应该了解并熟知本国的历史、物产、地区状况、法规以及本国的美好事迹和光辉人物等。同时明确地表态不喜欢把贫富不同的人划开两种学校进行教育。为了确保这种平等,卢梭主张国家应给予教育事业部分补贴。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在共和政体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爱祖国,爱平等的政治品德。人们优良的政治品德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进行“热爱法律与祖国”的教育。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

25、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卢梭和孟德斯鸠教育思想的相同点。(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和孟德斯鸠教育思想的影响。【答案】(1)强调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注重儿童教育;强调爱国教育;蕴含平等理念。(2)构建未来教育的蓝图(促进教育的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良好公民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详解】(1)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中“卢梭提倡国民教育是培养良好公民的必要手段”,联系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在共和政体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爱祖国,爱平等的政治品德”可知,两人卢梭和孟德斯鸠都强调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一中“要求儿童到十六岁时,就应该了解并熟知本国的历史、物产等”,对比材料二中“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进行热爱法律与祖国的教育”,可知两人都注重儿童教育,强调爱国教育;根据材料一中“为了确保这种平等,卢梭主张国家应给予教育事业部分补贴”,对比材料二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爱祖国,爱平等的政治品德”,可概括出卢梭和孟德斯鸠教育思想中蕴含平等理念。(2)影响:根据材料一、二中两人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发展、思想解放、公民培养、国家观念形成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卢梭和孟德斯鸠教育思想的影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