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届高三历史能力测试(1)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在今A、晋南豫西B、晋西豫南C、陕南豫西D、冀南豫北2、发兵灭夏的商部落位于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长江上游3、在西周初年的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和周王室要服从命令贡献财物随从作战拱卫王室定期朝觐A、B、C、D、4、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A夏、商B商、周 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5、诗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这一描述最能说明A、商民善于经商B、商都是繁华的商业都市C、
2、商朝交通运输业发达D、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6、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真实目的是、提高和尊重周王的威信 、打退周边各族的进攻、巩固分封制 、发展齐国势力7管仲在齐的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A经济实力发展B军事力量加强C社会性质变化D实现称霸目标8下列战役发生的地点在最东面的是A城濮之战B牧野之战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9、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B、中原形成齐魏交战的新局面C、长平之战D、葵丘会盟10、秦国着手进行统一战争开始于A、长平之战后B、“围魏救赵”后C、嬴政掌权后D、修建灵渠后11、战国时期的下列各国中,不与匈奴所在地域接壤的是A秦国B魏国C赵国D燕国
3、12、春秋时楚国人孙叔敖兴修的芍陂位于今A淮河流域 B关中地区 C长江流域 D黄河下游13、下列关于我国使用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铸铁的国家B我国在西周晚期开始出现铁农具C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发明了铸铁柔化技术D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14、关于考工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 B它记述秦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C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是考工记出现的最基本条件 D它反映出我国手工业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15下列哪项的手工业技术是用于漆工艺制造的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B夹纻技术 C金银错技术D用曲造酒技术16、“(商鞅变法)行之十年
4、,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A、 B、 C、 D、17、认为商鞅变法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18、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开垦荒地第一个高峰到来,最大的后果是A、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B、加强农业经济的分散性C、加速了分封制崩溃 D、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19、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条材料反映的实
5、质问题是A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的作用B开垦的私田越来越多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20、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争霸战争 (B)变法运动 (C)百家争鸣 (D)统一措施序号12345678910答案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21 回答下列小题:(19分)(1)对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开凿运河三方面的成就各举出一例。(3分)从这些史实中你得出什么结论?(3分)(2)概括分析战国时期我国水利灌溉事业发展的原因。(4分)(3)上述水利工程的兴修有何重大作用?(6分)指出我国
6、古代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3分)22、(10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出现哪两个显著基本趋势?(4分)就其中一个趋势结合史实扼要说明(6分)23、(11分)列举商鞅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并作简要评价。(8分) 参考答案选择题15 ACADB610 DCAAA1115 BABBB1620 CADDB非选择题21、(1)治理水患:战国时的都江堰既免除水灾,防洪,又灌溉田地;兴修水利:战国时都江堰、郑国渠;修运河:鸿沟、邗沟。(3分)结论: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时期:水灾始终危害着农业生产古代人民具有同水灾进行斗争的优良传统要促使封建经济发展,必须重视水利建设古代盛世时期的杰出人物都重视水利建设修
7、建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分)(2)原因:冶铁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锋利的铁工具,社会生产力提高,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各国封建政府把兴修水利作为国家公共事务,发挥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组织作用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推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聪明智慧,开拓创新,富于创造力(4分)(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旱灾害,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农业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分);特别是秦国,水利工程大,受益多,奠定了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2分)改善了交通,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为形成统一国家创造了条件。(2分)功能:灌溉、防洪、航运。(3分)22、由分裂走向统一(2分):春秋时期,周王室
8、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大规模兼并和统一战争先后灭六国,统一全国。(6分)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2分):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齐国、鲁国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私田主人改变剥削方式,成为封建地主,耕种的人变为封建农民,作为奴隶制经济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了。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经过l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6分)23、内容:(略)(3分)评价:改革内容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和利益,顺应了封建制确立,社会大变革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1分)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1分)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一些特权;(1分)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1分)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1分)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