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32分)1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3 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成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成质点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
2、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4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擦力)()A15 N30 N40 NB15 N30 N80 NC0040 ND40 N40 N40 N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
3、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A1:1B1:2C2:3D1:3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8.0 m/s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
4、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二、不定项选择(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16分)9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为120时,F=GB不管为何值,F=C当=0时,F=D越大时F越小10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5、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km/h11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12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9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
6、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三、实验题(共16分,每空2分)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7、(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的步骤有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靠近滑轮端,并接好电源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
8、距离的测量结果(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x2x1x3x2x4x3x5x4x6x51.601.551.621.531.611.88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位移差在实验误允许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C点对应的
9、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16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40m处有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刹车开始经过5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此时是否已经到达危险区域?17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它后面有一辆摩托车,当两车相距1000m时,摩托车从静止起动做匀加速运动追赶汽车,摩托车的最大速度可达30m/s,若使摩托车在4min时刚好追上汽车求:(1)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2)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x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37的
10、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使物块沿斜面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计算结果可用分数表示)(1)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求外力F的大小?(2)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求外力F的大小?19如图所示,质量为mB=2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22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1、),求(1)木箱A受到绳子拉力的大小(2)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的大小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32分)1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
12、误B、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比如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位移方向与质点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B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3 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成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成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
13、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解答】解: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物体的体积并不一定要很小,所以A错误;B、质点是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与几何中的点不同,所以B错误;C、在马拉松比赛中,人的体积是可以忽略的,所以此时的人可以看成是质点,所以C正确;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看的就是演员的优美的动作,所以此时的芭蕾舞表演者不能看成是质点,所以D错误;故选:C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s、
14、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他们的速度v保持不变,vt图象时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知在相等时间t内,甲的路程S甲小于乙的路程S乙,即S甲S乙,由v=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解答】解: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t内S甲S乙,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条件的图象是BC故选:BC4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
15、于滑动摩 擦力)()A15 N30 N40 NB15 N30 N80 NC0040 ND40 N40 N40 N【考点】力的合成【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当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受到的时静摩擦力等于拉力;而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将滑动,由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出摩擦力【解答】解:因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最大静摩擦力为:Fm=mg=0.2200=40N;当拉力为15N和30N时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分别等于15N、30N;当拉力为80N时,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发生滑动,受到的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mg=0.2200=40N;故选:A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6、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考点】胡克定律【分析】根据弹簧受F1、F2两个力的作用时的弹簧的长度,分别由胡克定律列出方程联立求解即可【解答】解:由胡克定律得 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F1=k(l0l1)F2=k(l2l0)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k=故选:A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A1:1B1:2C2:3D1: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
17、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求解【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知,xAB=,所以AB:AC=1:4,则AB:BC=1:3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8.0 m/s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
18、动的规律x=aT2即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aT2可得:所以加速度AB、如果说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任由物体在一个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它最终会停下来,也就是说它是不可返回的,假设它在第2s到第3s之间的某一时刻就已经停下来了,加速度大小就不等于3.75m/s2,故A错误,B正确;C、第0.5s末速度为第1s内的中点时刻速度,根据,故C正确;D、如果在第3s前就已经停止运动,则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不等于第3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C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
19、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点O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根细线的拉力,然后根据平衡条件作图分析【解答】解:对O点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将两个拉力合成,与重力平衡,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OB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OA绳子的拉力逐渐减小;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16分)9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
20、的夹角为,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为120时,F=GB不管为何值,F=C当=0时,F=D越大时F越小【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分析】分析水桶的受力情况,分析平衡条件,求解小娟、小明的手臂受到的拉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由于两人手臂均与竖直方向成 角,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从而根据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小娟、小明的手臂对水桶的拉力大小为F,由题小娟、小明的手臂夹角成 角,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则根据平衡条件得:2Fcos=G解得:F=,当=0时,cos值最大,则F=,当为120时,F=G,当越大时,则F越大;故AC正确
21、,BD错误;故选:AC10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km/h【考点】平均速度【分析】速度计上的里程表记录的是汽车的路程,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km,
22、用时5分钟,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其平均速度为=108km/h,故A正确;B、平均速度是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15km是赛车手的路程,故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8km/h,而不是180km/h,故B错误;C、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故在该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应该是=180km/h,故C错误;D、速度计上的示数为赛车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即速率,故D正确故选:AD11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
23、阻力【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解答】解:A、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与相对相接触的那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故A正确;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比如:贴着车厢壁运行的物体,故B正确;C、货物在传送带上向高处运动时,货物受静摩擦力但不静止;受到滑动摩擦力却是静止的,比如:正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受到是滑动摩擦力,而地面是静止的,故C正确;D、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它可以是阻力、可以是
24、动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12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9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图象知识可得出两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每段的加速度及任一时间段内的位移;则根据两物体的运动关系可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解答】解;A、由图可知,2小时内乙车一直做反方向的运动,1小时末时开始减速但方向没有变,故A错误;
25、B、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汽车运动的位移,则可知,2小时内,甲车正向运动的位移为:x甲=230km=30km;而乙车反向运动,其位移大小为:x乙=230km=30km;因两车相向运动,且初始时刻相距90km,则2小时末时,两车还相距30km;故B错误;C、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乙车的图象斜率总是大于甲车的图象的斜率,故乙车的加速度总比甲车的大,故C正确;D、4小内甲车的总位移为120km;而乙车的总位移为30km+60km=30km,即乙车的位移为正方向的30km,两车原来相距90km,4小时末时,甲车离出发点120km,而乙车离甲车的出发点90+30km=120km,故此时甲乙两
26、车相遇,故D正确;故选:CD三、实验题(共16分,每空2分)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BD(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
27、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的步骤有D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靠近滑轮端,并接好电源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的形变量和方向是等效的,注意所有要求都要便于操作,有利于减小误差进行,所有操作步骤的设计都是以实验
28、原理和实验目的为中心展开,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1)A、B、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橡皮条两次沿相同方向拉伸的长度要相同故A错误,B正确;C、D、在白纸上标下第一次橡皮条和绳的结点的位置,第二次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表明两次效果相同,即两个拉力和一个拉力等效,而弹簧称不必拉到相同刻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2)A、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故A错误;B、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
29、;C、用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拉力不能太太,也不能太小故C错误;D、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正确故选:BD(3)根据第一步骤和具体操作可知: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不能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所以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D错误,ABC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故答案为:(1)BD;(2)BD;(3)D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
30、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x2x1x3x2x4x3x5x4x6x51.601.551.621.531.611.88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位移差在实验误允许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1.58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
31、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打下D点的瞬时速度【解答】解:(1)x2x1=1.60cm,x3x2=1.55cm,x4x3=1.62cm,x5x4=1.53cm,x6x5=1.61cm,=1.58cm,那么各位移的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位移的增量在任意连续相等时间里,实验误差结果允许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1.58m/s2故答案为:匀变速直线运动,1.58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3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0.70cm;C点对应的速度是0.100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分析】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与交变电流的周期相同由t=0.02s(n1),算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隔T,BD间平均速度近似等于C点的速度【解答】解: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T= A、B间的距离S=0.70cm B、D间的时间间隔T=0.1s 则vc=0.100m/s故答案是:0.02s,0.70cm,0.100m/s四、计算题16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40m处有
33、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刹车开始经过5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此时是否已经到达危险区域?【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从而判断是否到达危险区域【解答】解: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0,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5m/s2则由vt=v0+at0,得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s就已停下,其后的时间内汽车是静止的由运动学公式知,刹车后经过5s汽车通过的距离为x=即汽车此时恰好未到达危
34、险区域答:刹车开始5s内的位移为40m,恰好未到达危险区域17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它后面有一辆摩托车,当两车相距1000m时,摩托车从静止起动做匀加速运动追赶汽车,摩托车的最大速度可达30m/s,若使摩托车在4min时刚好追上汽车求:(1)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2)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x【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设摩托车在追上之前还没达到最大速度,则由位移关系可得加速度,进而判定此时是否超过最大速度,再根据位移关系列式求解;(2)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由此可得时间,进而算出最大距离【解答】解:(1)设摩托车在追上之前
35、还没达到最大速度,则有:即:解得:a=0.243m/s2此时摩托车的速度为:v=at=0.243240m/s=58.33m/s,故可知摩托车不是一直加速,设在t0时,摩托车达到最大速度,此后摩托车匀速运动,则有:其中:代入数据解得:a=2.25m/s2(2)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即:v2=at1,解得:t1=则最大距离为:=1000+25=1138.89m答:(1)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2.25m/s2(2)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为1138.89m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使物块
36、沿斜面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计算结果可用分数表示)(1)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求外力F的大小?(2)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求外力F的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1)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水平推力F的大小;(2)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则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水平推力F的大小【解答】解:(1)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受力如左图所示,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N=Fsin37+mgcos37在沿斜面方向上有:Fcos37=mgsi
37、n37+f又f=N联立解得F=(2)当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力如右图所示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N=Fsin37+mgcos37在沿斜面方向上有:Fcos37+f=mgsin37又f=N联立解得F=答:(1)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外力F的大小为;(2)若物块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外力F的大小为19如图所示,质量为mB=2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22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37=0.6,cos37=0
38、.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木箱A受到绳子拉力的大小(2)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的大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过程中,A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受力均平衡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得FTcos =Ff1FN1+FTsin =mAgFf1=1FN1由得:FT=100 N(2)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题意得FTcos +Ff2=F FN2+FTsin =(mA+mB)g Ff2=2FN2由得:2=0.3 答:(1)轻绳的拉力为100 N;(2)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