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八考点九考点十浙江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ab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b3.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d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4.农业地域类型(1)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2)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cc5.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2)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bdc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6.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bb7.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cb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8.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b考点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2)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3)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4)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
3、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考点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的协作。生产协作的背景:随着产品和生产工序的复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不可能再由一家工业企业独立完成,并且生产配置和效益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生产部门间的协作逐渐出现。生产协作的类型(2)商贸联系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随着产业活动地域分工的加深,工业企业之间
4、的商贸联系日益频繁。商贸联系的形成、分类和作用如图。(3)科技与信息联系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科技与信息联系与企业产业活动之间联系密切。考点三|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光照: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农作物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土地(土壤):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壤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
5、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水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地形: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 18的地方宜发展牧业或林业。技术条件:包括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影响越来越大。交通运输: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及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考点四|农业地域类型1
6、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热带种植园农业、混合型农业、地中海式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自给型农业、集约型农业。类型分布地区生产特点主要农作物自给型农业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商品化程度低广泛集约型农业劳动集约化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资金集约化和技术集约化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投入高,机械化水平较高兼有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型农业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均有分布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小麦、玉米、牧草和饲料作物商品化农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耕地广,机械化程度高,耗能多,经营方式粗放,商品率高小麦、玉米、棉花地中海式农业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
7、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小麦、大麦、葡萄、柑橘、橄榄等热带种植园农业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马来西亚:世界上最大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香蕉、菠萝等2.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另外,非洲埃及、尼日利亚,欧洲南部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也有分布习性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区位因素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8、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主要特点小农经营,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不高;水利工程量大(解决灌溉与防洪)考点五|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土地工业需要一定面积、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面积、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河湖分布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素质、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
9、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运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2.按主导因素分类分类特点代表性的工业部门原料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易腐烂)指向型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失重大)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甜菜、甘蔗制糖工业市场指产品不便长距离运输(易腐烂、易损坏)向型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到产品不减重或增重)食品、家具、印刷、饮料动力指向型需大量能源供应的(水电、火电、油田)炼铝工业
10、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工业企业的污染类型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不同工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1)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2)污染程度污染程度区位选择要求举例规模小、无污染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 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区严重污染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3)污染类型(4)基本原则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
11、布置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是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应尽量布置在城区河流的下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应布置在河流的下游。规模小、无污染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尽量不布置在河谷等通风不良的地区。考点六|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信息联系。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由于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
12、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是不同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加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考点七|交通运输的方式方式主要优点缺点适用对象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费高远距离、数量大、费用低公路机动灵活方便、周转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短距离、数量小、时间紧水运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13、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远距离、数量大、时间不紧、运费低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远距离、数量小、时间紧、不计运费管道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管理方便需铺设专门的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量大、易挥发或外流货物考点八|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平原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优良土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地形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
14、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自然因素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的强度和出现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尽可能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人文因素技术因素可使运输网布局具有广阔的空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考点九|交通运输与
15、聚落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重大的居民点。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
16、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密切。铁路、公路、水运和航运等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有机的联系起来。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对外交流和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考点十|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
17、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原因是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山区。而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成因与山区相反。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交通运输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