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评估(一)(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年广东揭阳一模)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料解读A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和出兵劳役等2.(2013年广东深圳一模)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
2、免有争位之事”,“大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3(2013年广东佛山二模)李贽说:“始皇帝,千古一帝也。”唐朝吴兢说:“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C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D以上的说法全部都不对4(2013年广东深圳二模)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
3、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A地方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B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C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D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5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6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当时没有一个人敢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
4、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祖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后以列侯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 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A汉武帝贪婪暴虐B列侯所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
5、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9(2013年广东湛江徐闻一中月考)对于北宋在地方各州设立通判一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掌管地方司法大权,由中央派文官担任B是各州最高行政长官,各州公文由其签署生效C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D分割知州财政权,将各州大部分赋税运送中央10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加强中央集权11有学者
6、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指()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12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常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A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B君臣之间等级森严C纺织技术水平甚高 D中央集权由盛而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24分)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7、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材料二“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李贽史纲评要卷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
8、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16分)14(2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
9、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6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10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12分)单元质量评估(一)1B解析:结合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可知,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在于拱卫周王室,故B项推论符合史实,A、C、D三项与分封制下
10、周王与诸侯的关系不符。2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兄长也不及父亲尊崇。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由此判断,这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3A解析:从题干可知李贽强调的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等开创性措施,这是置于历史发展角度评价;吴兢强调秦始皇暴政以致秦朝二世而亡,这实际上站在人民和道德的角度评价。故选A项。4B解析:题干引用的秦律材料反映的什伍、乡里制度以及连坐法等秦朝加强基层管理的举措,故选B项。其余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5D解析:“王而不藩”是指实行君主制却不会造成分裂割据。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11、(康熙)四人是典型。这指的就是以上四人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宗法分封制度在西周后期造成分裂割据,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不能阻止国家分裂,故排除B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集权的一部分,故排除C项。作为封建政体:中央集权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君主的专制统治。6D解析:材料中指出新政变革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封地,没有奴隶,使崇古的儒家学派学者“大惑不解”,因为以上特权都是宗法制下诸侯享有的,所以新政削弱了宗法制。7C解析: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突出,为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对地方控制,而采取了一些措施分割诸侯国实力,故选C项。8C 解析:材料中“隋唐政治制度”指的是在中央实行的三省六
12、部制。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C项。9C解析:北宋时期设立通判,主要负责地方监察事务,把地方的情况向皇帝汇报,故选C项。10D解析:“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指的是宋朝因加强皇权过分削弱相权而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松散,因此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11A解析: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成为重要的理念。本题选A项。12A解析:根
13、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体现了皇权至上,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13(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8分)(2)进步: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6分)肯定:是。(1分)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中央政府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4分) 否定:不是。(1分)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4分) 14(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3分) 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3分)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4分) (3)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8分) 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