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034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泰山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泰山国际学校高一学业水平考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据记载,周平王(公元前770前720年)时,王室与郑国互不信任,相互交换质子;后来周桓王上台,起用虢公,剥夺郑伯的权力,郑则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这说明当时A. 等级制度的丧失B.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 土地制度的崩溃D.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周郑交恶体现了等级秩序的破坏,这说明分封制走向了崩溃,故B项正确;等级制度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阶级社会,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土地制度和宗法制度,故CD项错误。2.感叹“大道”既隐,想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

2、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试想,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 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 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 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答案】C【解析】【详解】由“以血缘为纽带牢固部落集团”到“分封的王国”再到“统一的大帝国”,这反映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过程,故C正确;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是在秦朝,故A不正确;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不符合史实,故B不正确;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是表面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故D不正确。3.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

3、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A. 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 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 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 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北魏、辽的祖先与汉族的祖先都是一样的,都是炎黄子孙,这反映的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材料强调意识的认同而不是政治上的统一,排除A项;宗法观念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不同民族间并没有这层关系,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A. 唐中宗时期皇权

4、有所弱化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答案】D【解析】【详解】唐中宗自己封拜官职使用“斜封墨敕”,说明三省六部制对他有所制约,使他不不能也不敢为所欲为,故选D;三省六部制虽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该制度实行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皇权,因此不可能高于皇权,排除AC;三省六部制最终还是为专制皇权服务的,所以“具有民主性质”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故选D。5.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宋代

5、经济在“商业化”方面超越前代的是A. 政府开始推行重农抑商B. 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的出现C.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D.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宋朝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超越了前代,故选C;战国商鞅变法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排除B;铁犁牛耕属于农业方面,不符合“商业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代经济在商业化方面超越前代”,联系所学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6.有学者说两类人不能听明曲(明代散曲、传奇),一类是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人,听了就会融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另一类是

6、喜欢经史子集的人,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这表明)A. 明曲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B. 当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 明曲体现市民的文化需求D. 时人严重缺乏爱国精神【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意识觉醒,市民文学艺术崛起,贴近生活反映世情和个性,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故答案选C。市民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没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排除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题干没有提及爱国精神,排除D。7.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

7、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不允许外国人干涉中国事务和倡导所有中国人都管理自己的事务可知,在梁启超看来辛亥革命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A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和打击帝国主义侵略两个只限于对民主和民族意识的解读,没有全面解释材料主题,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事实上的民主自由权利,只是“觉得”,D项错误。8.1919年,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

8、愤慨的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B. 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中国台湾C. 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D.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由此引发了中国这位外交官的愤慨,故选A;清政府在1912年已经结束了在中国的统治,1919年的政府是北洋军政府,排除B;C项发生于184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发生于193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9.1962年3月中共中央财

9、经小组会议决定:1962年的绝大多数重工业生产指标比原计划分别降低5到20。其中,煤产量从25亿多吨降为239亿吨,钢产量从750万吨降为600万吨。这次调整A. 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 有利于扭转经济比例的失调C. 使工农业产值都有很大提高D.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的时间及数据可以得出材料中的调整是指“八字方针”。结合材料中工业比重有所下调,有利于扭转经济比例的失调局面,故选择B项。A项是1978年。工农业产值的提高无法从比例的调整中体现出来,故C项错误。这次调整无法得出形成合理的工业局面,故D项错误。点睛:八字调整方针是指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

10、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详解】10.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出发点是A. 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B. 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C. 保障两岸关系的稳定繁荣D.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答案】D【解析】由“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体现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A正确;B、尊重台湾历史,C、国内发展情况,D、稳

11、定繁荣,与材料中的论述没有联系,故排除。故选A。11.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A.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B. 限制了雅典人的生活自由C.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以法律形式规范公民参政【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雅典用法律规定强制公民参加选举、担任官员、选择政治立场等,说明其以“法律”形式规范公民“参政”,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雅典人的“生活自由”受到了限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项错误。12.“新航

12、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这主要是指A.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寻金热”B. “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 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根本原因D. 资产阶级的本质热衷于追求财富【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黄金热”是“资产阶级的进取”体现了其能够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贸易商路,故A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资产阶级的本质,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联系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分析解答

13、。13. 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B. 巩固了国家政权C. 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D.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787年宪法是一个先进的宪法,但不是一个完美的宪法,它没有规定人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承认了奴隶制的存在,黑人和印第安人没有完全的选举权,南北战争后,政府才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废除了奴隶制。故C项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详解】14.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

14、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A. 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 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D. 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体制设立的目的是尽快的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体制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的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故选D。A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B项说的是列宁时期的政策;C项是斯大林之后的改革。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评价15.“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达

15、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富者、穷者变多,中产阶级很少的M型社会来临。”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A. 经济全球化就是进行殖民侵略B.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无所作为C.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利益的失衡D.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唯一受益者【答案】C【解析】据材料“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富者、穷者变多,中产阶级很少的M型社会来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拉大,使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即加剧了利益的失衡,故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有双重性,不能简单等于殖民侵略,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无所作为”的说

16、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唯一受益者”说法也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富者、穷者变多”,学生可以据此理解为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拉大,使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可以总结为利益失衡,据此即可正确判断。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

17、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美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

18、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综上所述,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示例二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综上所述,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示例三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由于

19、知识分子致力于科考,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综上所述,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杜会的进步。【解析】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合理、明确,必须源于材料;(3分)史实引用合理、准确;阐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主要类型概况1819世纪中期工农业国际分工形成了以宗主国为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农业国为附庸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工业内部的国际分工重化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在西方与亚非拉之间的国际分工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内部生产与协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协作现代化产品结构复杂,技术精密,相关国家或企业部门根据自身技术特长进行国际合作

20、与生产摘编自罗绍彦清华大学学报论国际分工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分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国际分工是把双刃剑。阐述:两次工业革命使得国际分工更加明确,一方面,加快了列强殖民扩张的进程,确立了西方对世界的统治,并使更多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原料产地;另一方面,先进文明的传入,也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传统经济的瓦解与近代化的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分工,有利于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解析】【详解】本题为开

21、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分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依据材料信息可拟定“国际分工是把双刃剑”的论题,然后结合所学从国际分工一方面推动了列强的殖民扩张、使更多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原料产地、另一方面为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文明,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传统经济的瓦解与近代化的发展,既有利于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等方面说明国际分工是把双刃剑。按照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将分析的内容简述,阐述要全,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点睛】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影响来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22、要求。材料一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学派,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比如提倡仁爱等;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比如尚贤用能等;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比如强调精神自由等;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比如倡导法治等。摘编自诸家学派“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

23、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材料三 嫦娥玉兔、夸父墨子、鲲鹏天眼、天河蛟龙、麒麟天宫、北斗东风,这些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为什么我们一听就懂?三山五岳、长江黄河、塞北江南,不仅哺育了我们的农业、牧业,更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底色,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摘自公众号理性之锋(ID:history84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核心主张。(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对韩国的积极影响。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我们倡导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答案】(1)主张

24、:儒家,仁、礼、仁政、礼法并施;墨家,兼爱、非攻、尚贤、非乐、节用、节葬。道家,无为、朴素辩证法、齐物、逍遥。法家,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术”“势”相结合。(2)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推动了韩国的现代化建设;儒学的自强不息精神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根源: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儒墨道法,百家争鸣;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中国文化的时间长度,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国文化的地域广度,丰富的地域文化,滋养着中国人的家国乡土。【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比如提倡仁爱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儒家,主张仁、礼、仁政、礼法并施;根据“墨家关注社会,

25、留下了社会理想,比如尚贤用能等”得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非乐、节用、节葬;根据“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比如强调精神自由等”得出道家主张无为、朴素辩证法、齐物、逍遥;根据“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比如倡导法治等”得出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术”“势”相结合。(2)影响:根据“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可从儒学的集体意识推动了韩国的现代化建设、儒学的自强不息精神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概括。根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儒墨道法

26、,百家争鸣;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中国文化的时间长度,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国文化的地域广度,丰富的地域文化,滋养着中国人的家国乡土等角度概括。19.市镇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辽西夏对峙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 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 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还有草市定期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 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

27、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 才出现,而明朗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 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 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朗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镇

28、兴起的原因。(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答案】(1)表现:出现许多地区性商业都会;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商业中心南移。 (2)特点: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 原因: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3)影响:冲击着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结合所学可

29、知出现许多地区性商业都会;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根据材料一“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 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商业中心南移。(2)根据材料二“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朗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可知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根据材料二“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可知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根据材料二“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可知出现雇佣劳动;根据材料二“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朗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30、”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原因:根据所学从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进行分析,即从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进行分析回答。(3)根据材料二“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 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结合所学从冲击着自然经济;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分析产生的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

31、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摘编自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32、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正式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请问:(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哪三个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个因素是18世纪的英国分别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蒸汽动力在英国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有哪些影响?【答案】(1)三个因素:市场、资本和劳动力。实现途径: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资本: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和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2)主要原因:水力等动力有缺陷;充足而优质的煤炭资源;社会

33、生产的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长期积累;瓦特等技术日益的不懈努力。(3)影响:蒸汽机采用新动力,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推动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和技术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交通运输业革命,加强各地的联系;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城市化进程;增强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能力,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但蒸汽机也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加剧生态破坏。【解析】分析】【详解】(1)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因素包括市场、资金和劳动力。实现途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

34、流动劳动力”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英国早期殖民扩张、圈地运动和海外贸易等方面来说明市场、资金和自由劳动力的实现。(2)近代蒸汽动力在英国产生的原因,根据“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可以看出水力等动力有缺陷;根据“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可以看出有充足而优质的煤炭资源;联系所学可知还包括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长期积累和瓦特对技术日益的不懈努力。(3)蒸汽机的创制有利有弊,可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可以联系所学从提高生产力、促进其他行业的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对城市化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影响来回答;消极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等信息,从蒸汽机以煤作燃料,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