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限时集训(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中苏条约规定的援助条款中,中国受到的所有来自苏联的援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中苏同盟的关系要求中国采取与苏联高度一致的发展模式,这使中国对苏联的技术和资金存在过度依赖现象,以致苏联后来的撤资、撤专家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反映出()A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中国全面推行B当时中国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C中苏结盟对当时中国有利也有弊D中苏结盟不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C材料“中国受到的所有来自苏联的援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对苏联的技术和资金存在过度依赖现象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不可估量的
2、损失”反映出中苏建立同盟关系对当时中国的不利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的安全,故C项正确;“全面推行”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中苏结盟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故D项错误。2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A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的崇拜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C中苏的结盟是由于都信奉马克
3、思主义,这说明意识形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C项;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可以体现出中苏之间有相同的意识形态,而非毛泽东对斯大林的崇拜,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苏结盟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B项;中苏结盟不一定会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排除D项。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C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A由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可
4、知,毛泽东弱化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其旨在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故选A项;“摆脱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突破了美苏两极格局,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41950年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C根据材料“1950年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5、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1955年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可知,这都是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的展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故C项正确。5(2020吉林二模)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在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C体现出
6、“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B结合新中国刚刚成立,致力于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的展开这一史实可知,这一外交方针有利于营造和平周边环境,故选B项;方针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排除A项;“一边倒”是指倒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题干中提及的国家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项。6(2020珠海一模)下列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国已
7、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B中美关系逐渐实现正常化C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D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A通过材料内容可知,无论是亚非拉国家,还是欧洲国家,他们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中,都“反对苏联控制”,这说明毛泽东对当时世界形势分析之后,已经有了反霸统一战线构想,故选A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排除B项;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中国是积极支持而非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排除D项。7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国共产党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这主要表明()A美苏关系缓和具有战略意义B美苏军备竞赛负担沉重C中美关系
8、改善影响较为明显D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C由材料“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可知,中美关系改善对苏联有很大触动,故选C项;材料“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国共产党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强调的是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A项;B、D两项由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8(2020平顶山模拟)中美建交伊始,正当中美两国人民对双方关系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之际,美国国会却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经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正式生效。美国的这种做法()A表明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B表明西方代议制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C违反公认的国际法准则D表明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C根据所学知识可
9、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美国,在中美建交伊始即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的做法,严重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准则,故C项正确;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当时还处于两极格局之下,单边主义是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外交目标,故D项错误。9(2020吉林二模)1982年邓小平会见印度代表团时说,中国有句话:愈富的人愈悭吝。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邓小平的话指出了()A要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B新中国重返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性C推翻现存的世界政治秩序的必要性D发
10、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D南北问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南南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问题,因此材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故选D项;题干提及的是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问题,而非全球性合作,排除A项;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才成立,排除B项;C项说法本身不妥,排除。10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时间 事件 1980年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恢复在世界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 1988年 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C积极参与
11、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D坚持实施结伴不结盟政策A由表格信息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很多是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开展的,即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C、D两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11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D多边外交,
12、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D题干信息表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各类国家、各类组织的外交关系,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故选D项;题干不能表明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交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排除B项;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符合我国外交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2新中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表明()A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B国际格局演变决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C新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D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
13、外交政策依据国情和国际形势不断调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故选C项;两个外交政策只是阶段性不同,根本性都是出于本国利益,排除A项;国家利益决定中国外交政策,排除B项;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不是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内瓦会议召开以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在会议之外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频繁接触,这种做法对1954年6月17日中英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起了促进作用。联合公报宣布中国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
14、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随后在英方盛情邀请下,中国还组织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了贸易访问。 摘编自邓力日内瓦会议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20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既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也没有像自由主义预期的那样发生根本的身份转变,而是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
15、,不会通过人民币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更不会主动打货币战和贸易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摘编自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关系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并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认识。(15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联合公报宣布中国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可知,中英关系的变化是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第二小问,结合中国受美国为首的
16、资本主义阵营孤立敌视以及中英两国政治关系缓和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创造性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可从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外交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外交的影响等方面,并结合当今中国的外交策略来回答。答案:(1)变化: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影响:中国进一步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孤立;促进了中英经济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10分)(2)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17、大国外交。认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中国外交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的特征;超越意识形态处理国家间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5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电视剧外交风云再现了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和辉煌成就。下面是该电视剧第2集的部分剧情梗概: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口岸南京防区的江面上突然发现了一艘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前线指挥部下令鸣炮警告,可紫石英号还是继续向我军防区靠拢,指挥员一声令下,炮轰紫石英号军舰,英国舰长被迫挂三面白旗求饶。毛泽
18、东电告渡江总前委,凡是擅自进入我军战区,并妨碍我军渡江作战的军舰均可炮击,而且不用另行请示,随后人民解放军对前来增援的英国军舰伴侣号展开猛烈炮击,英舰共伤亡十七人。针对英国政府的蛮横威胁,毛泽东写了一封对外公开声明,要求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武装力量全部撤出中国的领海和领空,外国政府如果想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断绝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剧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解析:答题之前需先明确材料所述事件的时间范围,仔细阅读材料可知,该剧
19、情发生在渡江战役前夕,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当时中国共产党已推出新的外交政策和措施,材料中所述的一些情节均能印证这一历史现象。比如,材料中“毛泽东写了一封对外公开声明,要求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武装力量全部撤出中国的领海和领空”这一情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确立了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外交政策;再比如,材料“外国政府如果想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断绝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这一情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确立了与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政策。论述时,注意从所反映的政策提出的背景、政策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对其他现象的论述也需包含背景、影响等方面
20、。答案:示例一:情节:毛泽东要求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武装力量全部撤出中国的领海和领空。(2分) 历史现象: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确立了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外交政策。 概述和评价: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炮艇和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中国领海、内河和领空的自行航行或飞行权,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一改以往政府对外软弱的屈辱局面,新中国成立前夕就确立了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材料中要求“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武装力量全部撤出中国的领海和领空”就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使中国完全摆脱了近代以来被奴役的地位,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10分)示例二:情节:毛泽东要求外国政府如果想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断绝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 (2分)历史现象: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确立了与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政策。 概述和评价:近代以来的各个政府都采取了屈辱的对外政策,承认列强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为了使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政权不再受西方列强的压迫,中国共产党宣布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为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政权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这一“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使后来的新中国政权完全处于独立自主的外交下,从而维护了民族独立。(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