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827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济南市2021届高三十一学校联考 历史试题 20213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E)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的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用钢笔或05毫米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第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

2、了戎子驹支(春秋时姜戎首领)引用诗经小雅中的青蝇表达自己的观点,驳倒范宣子责难的故事。据此可知 ( ) A.传统的礼乐制度受到了冲击 B.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趋同C.诸侯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D.诗经具有较高的影响力2.图1为1983-1984年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图1 汉简二年律令该律令创作于高祖、惠帝及吕后时期,简文含贼律、户律等27种律和一种令。此文物出土可以用于研究( )A.后汉书对应的相关记载 B.汉代以儒入法的法治理念C.汉代文景之治的历史盛况D.汉代户籍赋役的制度建设3.唐代规定两京及州县郭(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其它地区继续设里。坊村里的负责人皆称为“正”

3、,即里正、坊正、村正,以司督察,负责“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查非违,催驱赋役”等工作。由此可见,唐朝的基层制度( )A.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拓展了地方的制度管理C.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D.造成了地方藩镇势力割据4.图2为古代某时期南北方人口统计变化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 图2 南北方人口变化趋势(单位:万人)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国家政治中心逐渐北移C.南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 D.北方战乱经济发展迟滞5.定额租始于唐宋时期,清代时在江南地区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租佃形式。在定额租下,地主阶级的经营权甚至部分所有权向佃农转移,这成为宋以后封建租佃制最重要和最本质的进步。宋以后定

4、额租的发展(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D.促使新的生产关系出现6.19世纪中期面对中外变局,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两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中国“富强”的“本源之计”在于循习“西洋政教”,他还批判了传统士大夫“中国有道夷狄无道”的观念。这一认识( ) A表明晚清政局出现新的变化 B促使先进分子关注西方制度 C标志着清政府改变了外交策略 D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没有得到清政府的认可;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日益萎缩

5、。据此可知()A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 B政治对经济起决定作用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政府与市场的互动D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没有任何发展空间8.图3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 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图3 走向集体化 幸福万万年画( )A.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反映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的社会风貌 D.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积极拥护 9.下面是1978-2012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变化表,由此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28.247.923.9198528.442.9

6、28.7199520.147.232.9200512.147.440.5201010.146.743.2201210.145.344.6A.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增强 B. 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弱化C.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D.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10.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时间进程1954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62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79年制定一部完善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时代”正是到来

7、A法制建设逐渐体系化、完备化 B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C法制建设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完善 D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11.在雅典,公职人员尽管是选举产生,但担任所有公职均需具备一定条件,如辩论、年龄、财产资格、群众口碑、是否欠国家的债务等等,当选的公职人员都要接受一次特别的审查,只有审查合格的才能任职。这表明在古代雅典( )A城邦权利依然掌握在贵族阶层手中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公民权利只具有形式上的民主意义D权力机构具有较高的公信力12.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运动“提高了一步”是指( )

8、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权威 C.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扩大了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图4 列宁在十月的剧照13.图4是关于十月革命的一张宣传图片,其解释是在资产阶级的巢穴面前,炮声枪鸣士兵工人冲向冬宫。但据学者考证这幅图片是电影列宁在十月的剧照,是斯大林时期强调激烈革命的产物。最新史料表明十月革命冬宫战役未经过激烈斗争,整个过程总共死6人伤50人。这表明( )A.史料的新发现有助于获得历史新认知 B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C历史教材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只有新材料研究才能还原历史的真相14.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

9、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美国态度的历史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借鉴朝鲜战争的教训C.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D.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15.德国作家席勒评价某一文学流派是“试图以美丽的理想代替真实的不足”,其作品极具感染力和鼓舞力,但是其用人道主义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下列符合这一文学流派特征的是( )A悲惨世界 B战争与和平 C等待戈多 D百年孤独此资料 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

10、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周公形象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献记载中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周公形象时用到的一组材料。据材料回答问题。周朝时期禽簋(现存的青铜器)载:(成)王伐 ( 盖) 侯(意指东征),周公谋(出谋划策)。春秋时期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周公为太宰”。战国时期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汉朝贾谊在新书礼容下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11、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1)指出上述研究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周公形象的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2分)17.(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金家庭生活的自述1904年,我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有将近二十个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1910年12月26日,全家人为祖父庆祝生日,我讨厌礼节,不愿意磕头,因此我第一次挨了母亲的鞭子。我的脑后垂着一根小小的、用红头绳缠的硬辫子,我觉得这是很讨厌的事情。因此我倒喜欢那些主张剪掉辫子的革命党我们大都是小孩子,但是对于清政府的灭亡,都觉得高兴。我开始贪婪

12、地读着本地报纸上关于学生运动的北京通讯,以及后来上海的六三工人运动的记载。本地报纸上后来还转载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文章,这些文章很使我们的头脑震动,但我们却觉得它们常说着我们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摘自巴金(1904-2005)我的家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某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8.(12分)握手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的交流方式,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国家之间的交往赋予了这个动作更丰富的内涵。下面两幅照片是中美领导人的两次握手的历史见证。从中任选一幅,为其撰写解说词。(要求:围绕

13、与照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报道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材料一材料二: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于1979年1月29日2月5日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邓小平、卡特总统分别代表中美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两国还签署了在教育、农业、空间方面合作的谅解的换文;签署了两国在高能物理方面合作的协议;签署了关于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双方还同意签订贸易、航空、海运协定。 选自九天-1979年邓小平访美19.(14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是其重要表现之一。下面是14世纪以来的四幅国际贸易示意图,请任选其中相邻的两幅,谈谈有何变化,并对其作出简要说明。(要

14、求:围绕所选图片和所学知识展开,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图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一 14世纪欧亚大陆贸易示意图 图四 一带一路贸易示意图图三 19世界中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CABCDACDCABA二、非选择题(16题15分,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共55分)16(13 分)1)金石(铭文)史料,如周朝的青铜器铭文 史书,如左传学术著作,如孟子(或新书礼容下)(2分,任意两点2分份)2)变化:西周初年周公形象主要集中于辅佐周朝巩固政权

15、方面(或具体事务层面);战国后至西汉周公被提升到圣人的地位并逐渐神化。(3分,一点2分,两点3分)解释:战国时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新兴统治阶级急需确定新的统治秩序(周公制周礼符合战国稳定秩序的需要);儒学家的大力弘扬;西汉儒学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等(4分,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周公圣人形象的确立,有利于稳定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认同与政治理念,成为影响深远的传统伦理道德准则;代表了传统士人社会理想的精神追求;但制约了社会进步。(4分,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17(14分)水平三:能够结合材料信息从三个层次进行评述。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史论

16、结合,相关解释充分合理。(9-14分)示例一:层次一:情节:巴金讨厌缠硬辫子,喜欢剪掉辫子的革命党。历史现象: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断发(移风易俗)运动。(2分) 层次二:清军入关,强制汉族人结辫;近代工业的发展,留辫不适合机器生产;西方思想的传播的影响;有识之士的倡导(写文章、带头剪辫);媒体的推动等。(6分,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颁布了剪辫通令。(2分)层次三:断发运动,有利于近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卫生习惯;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4分,一点2份,任意两点4分)示例二:层次一:情节:我开始贪婪地读着报

17、纸上关于学生运动的北京通讯及后来上海的六三工人运动的记载。历史现象: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史实。(2分) 层次二:一战期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日民族矛盾加剧;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民族工业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6分,任意三点6分)五四运动最先在北京爆发,后来上海成为运动中心,上海人民的“三罢”斗争将这场运动推向了高潮,北洋军阀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2分) 层次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体

18、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4分,一点2分,任意2点4分)(提取其他情节及反映的历史现象亦可,如“小孩子对于清政府的灭亡都觉得高兴”,反映了清政府被推翻(辛亥革命);“我贪婪地读北京通讯和新青年每周评论的文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情况。水平二:能够结合材料信息从多个层次进行评述。观点较为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准确,相关解释基本合理。(4-8分)水平一:能够结合材料信息进行评述。阐述相关史实基本准确,解释较为合理。(0-4分)18(14分) 示例一: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就美国而言: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苏攻美守或经济实力减弱);多极

19、化趋势开始出现,两极格局受到冲击;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分,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就中国而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应对来自苏联压力的需要;改善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需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4分,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过程: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影响:打破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外交僵局,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有利于减轻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有利于推动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有利于构建相对和平

20、稳定的外部环境,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一点2分,任意2点4分)示例二:1979年邓小平访美背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十一届三中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受卡特总统的邀请。(8分,一点2分,任意四点8分)过程:1979年1月,邓小平赴美国进行了九天的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科技、教育、农业、贸易、航空等协定;签署了关于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2分)影响:是建国以来中国主要领导人的第一次访美之行,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

21、定决心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心态;促进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信任;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分,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19、(14 分)示例一: 图一和图二变化: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贸易的范围从欧亚大陆扩展到美洲非洲等地区)(2分)说明:变化的原因:15世纪,传统商路受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黄金白银需求量增加,欧洲人渴望到达东方;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和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6分,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变化的影响: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各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

22、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使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非洲美洲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6分,积极4分,消极2分)示例二: 图二和图三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原料,英国工业制成品行销各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可以答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转移到英国)(2分)说明:变化的原因: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衰落下去;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大力发展海军,通过数次殖民战争,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最早进行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到19中后期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6分,任意三点6分)变化的影响: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其“日不落大帝国”的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世界格局。(6分,积极4分,消极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