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08KB ,
资源ID:42799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79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时提升作业 .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时提升作业 .doc

1、课时提升作业(二)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山西诊断)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在左右”“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义理之文,大臣数诎”。由此看来,汉武帝时()A.增设外朝牵制中朝的权力B.中央机构较秦代有所调整C.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D.大臣廷议呈现出常态化趋势【解析】选B。材料中体现了汉武帝时选身边近臣辅政,与大臣相互制约,体现了汉代中央机构与前代相比调整的地方。2.黄仁宇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隋唐三省

2、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B.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解析】选A。抓住题目关键信息“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提取时间信息“秦汉”“隋唐”,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时期,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完善,三省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故A正确。【拓展延伸】唐代的宰相制委员制(1)三省制的特点在于互相牵制,中书省发出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但此制度亦有其弊端,就是当中书省与门下省意见不一致时,往往由于涂归封还,以致造成拖延,废时失事,为了补救此弊,于是有政事堂的设立。(2)政事堂是中书省及门下省

3、联席议政的地方,中书及门下两省的长官均须出席会议,尚书省的长官若获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机务”等名衔,亦可出席政事堂会议。另外,官位较低者,如兼有“同三品平章事”之衔,亦得入政事堂议事,凡能进入政事堂的,一般均被视为宰相。故唐代的宰相,实不止三省的长官,所以唐代的宰相制可称为委员制,由各宰相共同负责,可避免独相专揽大权之弊。3.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解析】选B。题干中

4、没有提及地方官员权力大小的信息,故A错误;由题干中“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可知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C、D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D错误。4.(2015荆州一模)宋仁宗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北宋加强君主专制措施实质的正确理解。宋仁宗将政令,一方面“令宰相行之”,同时又让“台谏公言其失”,体现了企图通过

5、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的目的。【加固训练】(2014洛阳模拟)史学家钱穆指出:“讲到中国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钱穆在这里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主要标准是()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B.地方政府的清廉程度C.地方政府对中央集权威胁程度D.地方政府各部门协调性的优劣【解析】选A。从汉到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导致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地方权力过小,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从这个角度来看,汉代地方有较大权力,地方行政效率最高,唐次之,宋代最差,故A正确。5.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史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

6、)A.压抑士族,广辟才路B.加强考察,赏功罚罪C.精简机构,提高效能D.惟才是举,用人所长【解析】选B。材料无法体现压抑士族,广辟才路,故A项错误;据材料“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可知将名字和事迹写在屏风上就是为了在官员职位升降和赏罚时,有一个参考,故B项正确。6.(2015晋冀豫三省二次联考)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解析】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

7、宗法观念的选官制度,故A项错误;儒学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的信息说明出身阶层影响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论及的是选官制,没有提及天下大同以及社会不公的信息,故D项错误。7.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解析】选D。注意解读材料信息,材料大意是说,扩大科举取士,有利于使知识分子把精力用于科举考试,从而把对封建王朝的不满甚至反抗的潜在因素,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进而维护

8、社会稳定,故D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也有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面,故A项错误;“社会各阶层”的说法言过其实,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科举制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故C项错误。【拓展延伸】科举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经过层层的考试选拔,相对提高了封建官吏的文化素养,从而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通过科举考试,士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相应地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制便于笼络人心,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

9、有助于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极为重视科举制的原因。8.(2015宜宾调研)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解析】选C。题干中智力精英指的是知识分子,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从材料中科举制度“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即把知识分子纳入统治集团,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故C正确;D在材料中

10、没有体现,故D错误。9.(2015南京摸底)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解析】选C。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A错误;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对于军国大事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错误;根据材料“雍正时,青海告警,

11、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和“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正确;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机大臣并不是为皇帝提供建议,故D错误。10.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一是起草谕旨;二是备充顾问;三是议决政务;四是审议文件和案件;五是荐举官员。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解析】选D。A是宰相职能的表述,但题中没有涉及辅助天子的内容,故A错误;题中没有“门下封驳”的内容,故B错误;内阁只有票拟权没有决策权,与题中“三是议决政务”不符,故C错误;军机处在雍

12、正年间设置,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承皇帝旨意,起草谕旨;因此D与题意相符,故D正确。11.(2015临沂模拟)下列关于明代内阁制和清代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设置军机处用来取代内阁制度B.内阁无权向六部发令,军机处则有权发令C.两者都无权向六部或各省发布命令D.内阁首辅等于宰相,军机处是临时性机构【解析】选C。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的,与内阁无关,其后发挥的作用与内阁不同,不存在替代关系,故A项错误;军机处职能为上传下达,只为皇帝服务,不具备发令权,故B项错误;内阁只备皇帝顾问,与宰相不同,故D错误;内阁和军机处都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无权向六部发布命令,故C项正确

13、。【拓展延伸】明清封建专制加强的原因(1)明清封建专制的加强,归根到底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发展以及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产物。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此时已步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封建社会的基础很不稳固。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封建地主对土地和佃农的占有变得更不稳定,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2)因此,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国家政权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封建统治,以强化对农民的超经济强制,保证地主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就

14、是适应封建社会晚期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12.(2015安徽省示范高中模拟)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据其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中国古代()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中枢行政部门的地位逐渐下降C.君主专制统治呈现强化趋势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最终解决【解析】选C。材料三幅图均是中央官制,并未反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三幅图反映的均是中枢权力结构体系,并未反映出具体行政部门的地位,故B项错误;三幅图都反映相权逐步被分割,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最终解决,应该是明太祖废丞相,故D项错误。【加固训练】(2014朝阳区模拟)观察

15、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A.完善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弥合君相矛盾【解析】选B。中央集权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主要涉及中央官制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分割相权以实现皇帝集权,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宰相制度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已废止,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均不涉及宰相制度,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014海淀模拟)(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

16、,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例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韦庆远中国官制史材料二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2分)(2)结合材料二,分

17、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14分)【解析】第(1)题材料主要是介绍西周的中央官制的情况,而秦朝的情况则要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第(2)题从所学知识来分析,朱元璋是不认可丞相制的,材料中有黄宗羲的态度。原因则要从朱元璋要加强君权,黄宗羲则是批判君主专制来分析。答案:(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6分)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职权分工明确。(6分)(2)朱元璋: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7分)黄宗羲:明朝废除了丞相导致

18、了政治的黑暗,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7分)14.(26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聚收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

19、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12分)(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

20、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知“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日益衰弱。第(2)题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的威胁。再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府,说明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总体上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答案:(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2分)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4分)(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4分)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4分)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4分)(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4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