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影响1、2、3、4、5、6、13(1)、14(1)易、中、中、易、易、中、难、难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7、8、9、13(2)、14(2)中、中、中、难、难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3难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0、11、12易、中、中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中的传统文化属于()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解析:C图片中反映的是传统戏曲、古代书法,属于传统文艺,C符合题意,A、B、D与图片内容无关。2.(2015浏宁模拟)“新中装”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
2、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B.C.D.解析:A“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正确切题,故选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教育部决定从2015年9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原来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
3、少于100篇。把经典古诗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感悟古典诗词之美,这主要是因为()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B.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C.古典诗词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解析: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问题,B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说法错误;D说法过于绝对。4.孔子的“智者乐水
4、,仁者乐山”、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解析:A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正确;B说法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故排除;C、D与题意无关。答案选A。5.(2016青岛模拟)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
5、“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B.C.D.解析:D廉洁文化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楚辞强调廉洁到东汉王逸对于廉洁的解释,到现代汉语词典对廉洁的解释,再到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体现了廉洁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发展着的,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与题意无关。答案为D。6.春夏秋冬雨露霜雪,2 000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立,
6、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理念,绵延至今。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传统文化注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A.B.C.D.解析:D2 000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理念,绵延至今,说明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同时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传统文化对人们产生持久的影响,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注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不符合题意。7.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产生于农
7、耕时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其赖以延续的文化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习俗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也无法吸引现代人的关注。这表明()传统文化应该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随着实践的发展,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当前已经没有传播、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了A.B.C.D.解析: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点。传统节日大多产生于农耕时代,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习俗不适应时代了,因此传统文化要发展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剔除过时的、腐朽的东西,保留发展优秀的成分,符合题意;随着实践的发展,很多习俗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但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要加以选择继承发展,说法错误。答案选A
8、。8.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高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解析:D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材料强调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光继承,而要创新,A、B只强调了文化继承,不符合题意;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C观点错误。9.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
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意义。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B.C.D.解析:B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才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故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孟子的思想在今天仍富有启迪意义,体现了。10.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
10、蒙运动”都是催生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段文字说明()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C.生产力推动了历史文化的发展D.社会实践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解析:A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思想运动,催生了社会大变革,故选A。11.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社会变革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C.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D.革命
11、斗争和社会制度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解析:A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带来了思想解放,体现了A项;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排除B项;对于外来文化应批判地接受,故C项说法错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D项观点错误。12.(2015焦作模拟)近年来,由于游客量大和环境的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随着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综合防沙体系、数字处理系统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莫高窟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这表明科学技术()决定并改变了莫高窟文化遗产的性质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
12、要因素是莫高窟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A.B.C.D.解析:C通过科学技术使莫高窟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并没有改变莫高窟文化遗产的性质,说法错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借助科学技术对莫高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说明科学技术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13.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材料一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
13、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多地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再一次成为社会热词。临近过年,许多地方陆续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以减少PM2.5的排放。而春节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和深厚的文化因子,春节放鞭炮是中国的传统习俗。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论述)(2)结合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过年纠结心理的认识。解析:第(1)问,如果回答反对取消,应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
14、的特点和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果回答赞成取消,应从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等角度加以分析。第(2)问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明确,春节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节日,所以应回答民族节日的作用;其次要明确,虽然人们纠结,但过年的方式是会保持基本稳定的;再次,要从传统文化的作用角度,明确“纠结心理”所折射的过年方式的社会影响;最后,要从传统文化的继承角度,说明对待这种“纠结心理”的正确措施。答案:(1)示例一:不能取消。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应该得到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烟花是传统节日符
15、号之一,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不应该被禁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春节等民族节日燃放烟花,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示例二:应取消。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必须禁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应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采取一些新的庆祝方式来继承传统节日。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我们要剔除这种
16、习俗,取消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培育文明社会风尚。(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亲人团聚幸福情感的表达,是中华民族春节文化的展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虽然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但是人们还是想享受年味。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
17、量的改善和环境保护,这就产生了要年味还是要健康的纠结心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春节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该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以促进春节文化的继承。14.材料一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对此,不少人感到惋惜。材料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少古建筑由于“保护性”开发遭到破坏而导致衰落甚至消失。专家指出,古
18、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2)运用“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知识,说明如何让古建筑背后所隐藏的故事一直说下去。解析: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确定调用文化生活的哪些知识来说明。材料涉及的是乡村的衰落问题,可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多样性等角度分析原因。第(2)问,可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组织答案。答案:(1)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城镇化过程中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又要改造或剔除其糟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要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